赵桓道:“也算不得极好,行不行还请诸位考量,朕的意思是用货去换铜钱,就像当初我大宋对辽朝一样。
辽朝需要大宋大量的生活用品卖到辽朝,辽朝只能用金银铜钱来购买,而他们自身又不能生产金银铜钱,用一分就少一分,而他们的货物大宋却基本上不买。
大宋想要的战马等战略物资他们又不卖,由此一来就造成极大的贸易顺差,也就是我们大量的东西卖给了辽朝,赚回了铜钱,而辽朝却没有什么东西卖给我们赚大宋的铜钱。
辽朝的钱就越用越少,最后没钱了就只能铸造铁钱,用铁钱私下里跟大宋的商人交换铜钱。
可是这条路最终也被大宋堵死了,造成辽朝铁钱泛滥,使得通货膨胀严重,物价飞涨,百姓民不聊生,这也是最后辽朝被迫跟我大宋签订澶渊之媚一个经济上的原因。
我们可以效仿之前对辽朝货币战的成功经验,当然不是用来对付敌国,而是用来对付那些不愿意接受纸钞的州县。
在商家进出州县的通道设卡,不允许携金银铜钱进入这些州县,做生意只能携带纸币。
同时组织大量的货物输送到这些州县去出售,换取当地饶铜钱。
这样一来,当地人铜钱用出去了,卖东西或者干活挣的钱却只能是纸币,没有铜钱。
他们开始可能就拒绝出手,但是长日久也只能接受事实,这一点跟当初的辽朝是一样的。
这样从经济手段来让当地人接受纸币可能要比刀剑更强,更好,至于推迟时间不合适,那样不作为慢慢会使得局势不可控。
毕竟到了年底,我们就不能够有太多时间来应付国内出现的矛盾了,要尽快在金朝入侵之前把金融市场彻底稳定下来。
至少要保证纸币在全国所有州县都能畅通无阻的实施使用,不要再造成内耗。”
赵鼎急忙拱手道:“陛下圣明,这一招比温水煮青蛙更好。”
李纲也哈哈大笑,道:“是呀,陛下的这招软刀子的确非常好,试想一下咱们把大量的货物送到当地去卖,繁荣帘地经济,当地百姓只有感激的,不可能出二话。
这么多琳琅满目的东西,他们看着喜欢只能掏钱来买,而手里的铜钱用一文就少一文,他们的东西卖给进去的商家,商家手里只有纸币没有铜钱。
由此一来,铜钱就只出不进,越来越少,最终他们也只好接纸币了。”
李若水等几个人也连连点头,李若水道:“是呀,其实是否接受纸币只是一个习惯问题,当他们发现使用纸币并没有危险,而且纸币稳定之后就会逐渐接受的。
这一点,臣这些日子通过对开封百姓的调查走访深有感触,当初刚开始推行新纸币靖康通宝的时候,很多百姓的确非常的焦虑,害怕又像蔡京那样纸币大贬值,拿出货物换成纸币,最终鸡飞蛋打。”
赵桓饶有趣味的望着李若水:“对了,朕还忘了问你,朕让你监看开封的物价怎么样?物价有没有大幅上升啊?”
李若水忙起身,躬身道:“臣雇佣了不少人对整个市场进行观察,物价依旧维持在原先的水平,这一个多月来纸币的推行效果良好,臣对陛下的睿智聪慧深感佩服。”
赵桓点头道:“物价只要保持稳定,或者逐年有缓慢的上升都是可以接受的,毕竟随着百姓手里的钱越来越多,购买力增强,物价应该是会逐渐上升才对,但不能涨幅太大,要有一个缓慢的上升过程。
下一步规范市场的时候,要有专门的价格监督体系来计算出价格指数,这个价格指数应该稳定在年增长不超过百分之三,这样就是稳妥的。
超过聊话就会出现通货膨胀,太低于这个数字,甚至达到负值,价格回落的话,那就要问原因了,是不是因为货币量少造成的通货紧缩?那对市场也是一个负面影响,并不是好事,那就得增发货币了。
总之,市场监管对于价格波动的监管是重中之重,李卿你要在这方面多加费心。”
李若水又赶紧躬身施了一礼:“臣定当尽心竭力,办好差事。”
当下财政大臣便对十几个不愿意接受纸币的州县进行梳理,并找出进出这些州县的关键通道相关的州县立刻下文,让这些州县设关卡盘查过往商人。
凡是进去的商人不允许携带金银铜钱,只能在当地州县兑换成纸币,同时将当地急需的一些重要物资组织专人长途贩运送到这些州县,便于换出他们的手里的铜钱。
这一招软刀子的确很犀利,当地百姓根本不明白出了什么事。
只是他们发现市场上的货物又多又便宜,比以前多多了,价格也很公道,忍不住拿手里的铜钱去买,可是铜钱花掉之后除了他们的货物拿去卖,商家却只能只有纸币,没有铜钱。
不仅一家,所有的商家都一样,铜钱越来越少,百姓却无可奈何,所以也就时间过了一个月,纸币便开始在这些州县通行起来。
百姓发现纸币用起来要比金银铜钱方便多了,而且没有什么波动,于是逐渐接受了。
在处理纸币推行问题的同时,赵桓掀起的反腐倡廉、严打整治专项行动正向深入推进。
光京城抓捕的贪官污吏就有上百个,应府等陪都、二十四路和全国各个大的府州县也都在开展反腐倡廉、严打整治,也抓了不少贪官污吏。
按照赵桓的圣旨,不管涉及到谁一查到底,所以这一次声势非常浩大,而《大宋日报》每一都有专门的板块用来报道各地打虎行动的丰硕成果,百姓交口称赞,拍手称快。
这一批案件由皇城司负责搜集证据之后,移交给御史台等三法司查处的贪腐案件,以及由此牵连出的其他一些刑事案件,也先后做出邻一批判决。
按照皇帝的圣旨,都是从重从快惩处,第一批处以斩立决的就有十三个。
这些案件全送到了皇帝赵桓手中,要由皇帝做最后的御批,死刑案件都要报皇帝作最终御批。
排在最前面的就是太师郑绅和前宰相冯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