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2章 相互理解
    豆豆是懂人性的。

    针对一份原本让乙方感觉愤怒的合作协议,不过一点点小小的改动,就能让人心花怒放。是需要对洞察力的。

    用行话说就是精准抓住对方的痛点,这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就好像许多人都知道有人靠贩卖焦虑发了财,虽然许多人鄙夷这钱赚的很丧良心,但心动的人肯定不少。可实际上真靠贩卖焦虑赚到钱的人当然有,但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极少。

    这就是通人性,能精准把握住目标人群需求痛点的优势。

    从这一点上说豆豆是有做成功学大师这一潜质的。好在作为一个优秀的人工智能,它会遵守法律,以及被它所认定的父亲所约束。不会走上歪路。

    当然是某些人眼中的歪路。

    ……

    “我会认真考虑这次合作,并在董事会上给出积极性建议。当然前提依然是你们这能完全解决合作可能遇到的一系列困难,不管是合作本身还是合作之外可能出现的一些困扰。”

    显然萨蒂亚·纳德拉并没有因为这种针对未来的许诺,完全迷失了心智。起码在措辞上依然很谨慎。

    “当然,这才是一位负责任的公司领导人应该有的态度。我会保留这份合同,直到微软的董事会做出决定。”

    彬彬有礼的回应,让两人之间网聊的气氛开始变得和谐。

    “那么只有最后一个问题了,在正式就这次合作召开董事会之前,我希望能跟西林数学研究所,也就是合作方的主管,或者……也就是你的爸爸,乔泽教授进行一些必要的沟通。我想你能理解这个需要,对吗?”

    很通情达理的要求。

    哪怕豆豆一再重申,它能全权主导这次合作,以及它所承诺的一切都能兑现,但在一個成功的商人看来这种承诺显然并不太靠谱。尤其是在对方并不是人的情况下。

    正如许多网友说的那样,豆豆虽好,但连帮老板背锅承担点刑事责任这种简单的小事情都办不到,更别提为了一份合同承担民事责任了。

    “当然,我非常能理解。而且像我们这样简单的联系方式并不能满足你的需求。所以你是需要电话,又或者来一次更正式的视频会议?只要不是让我爸爸出一趟远门,专门到雷德蒙德,我都能安排。

    并不是不重视这次合作。大家应该都知道,我亲爱的爸爸从来都不喜欢去太远的地方。这你也应该能理解,对吧?当然如果伱愿意来西林的话,我能安排人去接机哦。”

    对面毫不犹豫的回复了一句,且非常真诚。

    乔泽的性格很有特点,之前网上便有过铺天盖地的信息。

    据说想把他召到华夏的京城工作都差点把人惹怒了,更别提让乔泽来美国了。至于华夏,他肯定是要去一趟的,但肯定不是现在。起码要等到这次合作能确定了再说。

    “当然,如果可以视频就够了。”

    “没问题,确定好时间我会发邮件通知你,我会找一个对于双方来说都合适的时间。”

    ……

    华夏,西林工大,新校区,西林数学研究所大楼。

    从全国召集来的高能物理学专家已经结束了考察,打道回府了。本来预计是需要三天时间的,但最终只呆了两天,便完成了所有工作。

    这当然不能简单的归咎于为效率。主要还是归功于豆豆把前期工作做得太过扎实。理论这块有爱德华·威腾这位社牛理论大师做讲解,不管是两天还是三天,都不太可能挑出什么毛病。

    自然学科跟社会人文学科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不管是证明还是证伪,都需要严谨的推导或者试验过程。

    如果涉及到数学理论,想要证伪往往首先要弄懂对方的理论到底说了什么。对于这些高能物理学家来说,这显然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起码三天之内不可能完成。

    不过让大家都决定提前一天急着赶回去的,还真不只是以上原因。在从已经跟数研所合作的第三方公司拿到了一些已经做出的基本测试数据之后,许多人动了心思。

    动辄数百亿的高能粒子对撞机,需要经过严格论证,毕竟一旦决定要开始建造,就必须要拿出成果,总不能那多钱砸进去,水漂都没溅起一个。那可没人担得起责任。

    但如果预算能控制在二、三十亿,就能拥有设计参数跟目前世界最先进强子对撞机差不多的科研设备,那还真就有得说了。

    西林工大物理学院先搞出第一台,问题不大。京城的高能所这边也申请一台不过分吧?

    就算是这种大科学设备多了浪费,那退三步说话,京城这么多家高能物理研究单位大家一起申请搞出一台总不过分了。比如华科院高能所跟华清、燕北的实验室一起申请,在京城搞出这么一台设备,大家其实也能接受。

    提前回去也是为了赶紧做些准备。毕竟想从申请几十亿的资金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尤其是这种需要竞争的事情。慢人一步可能就要慢个十几二十年。

    这种大科学设备不可能重复建设太多,整个华夏最多有个两台就差不多足够了。除非工业基础更发达些,让造价继续往下降个百分之九十。这难度自然是极大的,起码就目前的情况来说,这种事不能赌。

    所以大家都回去抢时间了。

    外人走了,但大楼内这两天却似乎更热闹了。

    只要每天早上开讨论会的时间,八楼跟七楼几个办公室开着窗子,楼下就能听到楼上叽里呱啦的争吵声。

    能在数研所上班的研究员们,英语肯定是过关的。毕竟对于他们这代人来说,读研的时候乔泽还在读初中,《数理新发现》这种华夏在世界学术界都能大放异彩的准自然科学顶刊都还是没影的事情。

    不掌握英语就根本没法阅读那些重点期刊文献。更别提这些人大都有出国交流的经历。日常用英语交流沟通不成问题。

    只是楼上争吵的两人情绪往往比较激动,语速极快,哪怕声音清晰入耳,能轻易辨认出是爱德华·威腾跟彼得·舒尔茨的声音,可实在听不太懂两人到底在吵些什么。

    但只要楼上传来争吵声,总会有人到附近的窗前去凑凑热闹。

    哪怕听不太清楚,但见识一下平日里总是温文尔雅的大佬们如何吵架,顺便脑补一下上头两人面红耳赤的模样,还是挺有意思的。算是给枯燥的研究生活添加些不一样的乐趣。

    对于就在八楼的乔泽来说,他也感觉挺头疼的。

    两人最近喜欢吵架自然不会是有什么私人恩怨。事实上爱德华·威腾跟彼得·舒尔茨关系一直都不错,矛盾的焦点还是因为暂时并没有对外公开的q理论。

    争论的焦点则是关于q理论中,对于量子多维时空拓扑网络基本构成单元及其数学表示概念的不同看法。

    基本构成单元其实没什么好争论的。无非是顶点,边,面跟体。顶点代表时空网络中的基本时空点,点的性质由量子态构成。根据量子态性质,边分为有向边跟无向边,连接着顶点。

    由边构成的闭合区域就是面,涉及到更高维度的量子关联则由体来表示。

    这一块是没什么问题的。

    但涉及到数学表示,争议就来了。

    从图的表示,邻接矩阵,到链群,同调群,在到简并度,双方的认识明显有着极大差异。

    简单来说,彼得·舒尔茨一直在做极为严谨的论证工作,以让所有定义跟表示都具备精确性跟一致性。这显然是个难度很大的工作,比如使用同调群来表示量子网络中的相互作用,就需要提供一个严谨的数学框架,来准确描述其拓扑性质。

    但爱德华·威腾认为现阶段根本不需要这种审慎的理论,只需要做一个计算模型,取近似值的方法,就能得到足够精确的结果来得出想要的结论。

    至于完整的数学证明过程,完全可以留到以后再说。每个阶段考虑每个阶段该考虑的事情就行了。

    显然这个方法更具操作性,但在彼得·舒尔茨看来这个想法是荒谬的。取近似值的方法,很容易就会忽略掉许多可能极为重要的拓扑性质,而且并不会对数学上的定义有任何帮助。

    在乔泽看来,两人的想法其实都也有些道理,不过他当然是更倾向于彼得·舒尔茨的。毕竟能有严谨的证明过程,本就更符合他一贯的做法。

    有了严谨的数学定义之后,再去设计各种实验办法进行验证,往往能事半功倍。

    只是最近针对q理论的数学推导工作,他自己都陷入了困境,自然也懒得说些什么。虽然好消息接二连三的来,但在基础理论这块做不出就是做不出。

    他甚至怀疑,最近爱德华·威腾跟彼得·舒尔茨这种焦躁的情绪也是受他影响。毕竟以前两人真不是这样,自有学者之儒雅气质,绝大多数时候都还是心平气和的。

    哪怕是争吵,也是浅浅几句直指核心,也就是最近才变得分外焦躁了起来。

    但没办法,q理论最核心的理论基础之一就是要用量子多维时空拓扑网络来替代或者说进化量子场论。

    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想要推进大统一理论无异于痴人说梦。

    要将四种基本力纳入到同一个理论框架中,就需要认识世界的时候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跟解释这个世界。

    这也是乔泽提出q理论的原因。

    唯一的问题是八楼里乔泽并不擅长去解决这种观念的偏差,吕北、李承泽根本听不懂。至于豆豆,相对于让两人不在吵架,他更喜欢看热闹。

    八楼现在大概就是这么个情况。

    外界都觉得这地界既神秘又成功。毕竟从科研的视角来看,乔泽刚刚把爱德华·威腾跟彼得·舒尔茨邀请到西林,就搞出了新粒子加速器的理论,不管从哪个层面看,这里都成了世界科技发展的驱动核心,已经不能更成功了。

    但内部目前三个人却都只觉得挺挫败的。

    如果真的如外界看来那么一帆风顺,爱德华·威腾跟彼得·舒尔茨两人也不至于每天开会探讨时都会争执不休。

    也还好豆豆完美的承接了帮着乔泽带学生的任务,不然乔泽心情大概会更为低落。

    这天早上,乔泽如同昨天一般认真的听完了爱德华·威腾跟彼得·舒尔茨的争吵。等到了时间,如同往常一般宣布日常讨论时间结束,便不再管两人,回到自己的办公室,顺手把门一关。

    世界便安静了下来。

    其实整栋楼所有办公室的隔音效果都很好,当然前提是不开窗户。

    有时候不停见解能给人提供新的思路,但大多数时候其实只会让人的思维变得更为混乱。好在乔泽可以自动屏蔽这些诸多无效信息的干扰。

    没有头绪的时候,乔泽会直接打开电脑,打算让豆豆寻找一些相关的文献。

    虽然说到目前为止,推进大统一理论并没有明确的方向,但不少研究还是提供些思路。

    比如西格尔的共形场理论,艾尔伯特·塔伦通过lhc实验做出的一些预测,又或者可见化维度模型跟弦景模型,等等这些。

    虽然都不算太主流的学术理论,也并没有真正探讨到基本力统一的问题,但这些“跨界”的推论,多少都跟大统一沾点边。以乔泽的标准看,就是起码提出了新的工具。

    如果豆豆能检索出隐藏在某个犄角疙瘩的文献,能给他一些启发自然是最好的。

    其实这些天乔泽一直在阅读,找不到方向的时候,这绝对是最可能有效的研究方式。

    不过这次没等他给豆豆下达指令,这个有着自主精神的小东西先给他布置了个任务——跟微软董事长兼ceo通过视频深入交流一次。

    还在为研究出现困境的乔泽本打算直接拒绝,不过在打算回话的时候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那还是他做杨-米尔斯方程前置性问题研究的时候,当时也是没什么头绪,苹果的大华夏区总裁一定要来西林跟他一起吃顿饭。他清楚的记得也就是在那次饭局上,正式那位苹果大华夏总裁的一句话给了他启发,然后顺利解决了那个问题。

    虽然这次他遇到的问题跟上次比起来不可同日而语,但萨蒂亚·纳德拉在商界的地位似乎也要比那位更高。

    这些商业上的翘楚,虽然没空去研究自然科学理论。

    不过人站得高了,自然看得更远,说不定就会聊出些有趣的想法跟见解能间接帮助到他呢?即便没有上次那么好运,似乎也没什么损失,最多牺牲大半个钟头的时间。

    值得聊聊上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