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95章 到底该选谁做统帅?!
    第二日。

    蒙古各族共聚一堂,参拜新即位的脱古思帖木儿。

    众人参拜过后。

    阿鲁台率先出粒

    “大汗!如今草原人膘马肥,是该出趟远门了!且臣听闻,南边出了一种可亩产千斤的作物!

    大宁府和北平府都有种植。”

    他先抛出了引子。

    南边新出现的作物,这个消息还是有许多人,不曾得知的。

    一时间,大帐内纷纷惊讶出声。

    “阿鲁台!此消息可当真?!”

    阿速部落首领咬住,不等上首的大汗发话,就率先问道。

    他的名字就叫咬住。

    他的部落在蒙古各部中也是数一数二,有兵马十万。

    “应当是真的,前些路过部落的大明商人,还在到处吹嘘。某抓起来盘问一番,确有其事,只是作物被南明官府管控严格,不许流落出境。”

    奈尔不花开口,肯定道。

    有他的保证,帐中众人信了八分。

    纷纷在心中合计,如此神物怎么能不出现在丰美的草原呢。

    而且连大宁府也能种植的话。

    岂不是他们也可以尝试一番。

    最次最次也可以在蒙古南岸等河套地区,和大宁府地理气候相同的地区种植。

    “大汗!恭喜大汗!大汗初临,就有如此神物降世。

    此必然是长生感应到大汗的贤德,故而降下来的福瑞!

    也预示着我蒙古将兴!

    昭示着成吉思汗的荣光必将再现!”

    阿鲁台再次先众人一步,高声庆贺。

    他先前就留意着帐中饶神色。

    而且这样的辞,有谁能不同意呢。

    毕竟中原人祥瑞的一套,在蒙古族内也是很吃香的。

    “恭喜大汗!此神物必预示着大汗的圣明,昭示着大蒙古国的重新崛起!”

    奈尔不花紧随其后,高声唱和。

    昨日他已和阿鲁台商议后。

    此时也只是打着配合。

    相信这段话,没有人能拒绝!

    “恭喜大汗!大蒙古国永在!”

    “恭喜大汗!大蒙古国永在!”

    咬住起身出列道贺。

    各部落首领也纷纷道贺。

    这样的解释,必定是正确的。

    他们也知道这样的举动意味着什么。

    但是,面对赐神物,若是不去争取一番,又岂能甘心呢。

    何况,新一批的儿郎们已经长大了,该去见识一下外面的花花世界!

    “哈哈哈!好!降神物,佑蒙古!”

    全程只做聆听装的脱古思帖木儿,站起身,一脸振奋。

    一时间。

    整个大帐内,其乐融融。

    每个部落都在想象着,不管接下来的局势怎样变化。

    只要世间出现了此种神物,草原民众的生活,必然会减轻很多。

    蒙古族各部落在考虑着他们的未来。

    以及接下来要准备的动作。

    而被谋划的南明!

    不,应该称呼为大明朝,也在踌躇满志着。

    ......

    应府,大明皇宫。

    太和殿内,文武重臣分列两旁。

    皇帝朱元璋坐于主位的龙椅上,闭着眼睛聆听着臣子的建议。

    太子朱标站于老朱的右侧,手握着一份份奏折,不时的和臣子们商讨几句。

    殿中的飞鹤铜灯,经久不变,再一次见证着大明又一次高级会议。

    或者是大明朝权力最核心的又一次扯皮争吵。

    “今次讨论的主题,是四位王爷,西安秦王,太原晋王,北平燕王,大宁宁王!

    四人同一时间发来奏报,北地蒙古有异动,怕是将要大举入侵!

    从西安到大宁,跨越千里,边境线漫长。

    若是蒙古人兵出一路便罢,我们自当集中全部兵力杀回去就是。

    可若是蒙古人兵分两路,三路,那北边的防守就很可能出现救顾不瑕的局面。

    所以,到底该选谁做统帅?!

    众人不妨试而言之。”

    太子朱标站于六阶玉台之上,高声宣布。

    众位臣子,早已经等待多时。

    “陛下!臣认为北平燕王殿下骁勇善战,曾多次跟随大将军蓝玉出征,作战经验丰富,实乃统帅的不二人选!”

    曹国公李景隆率先出列,力挺燕王朱棣。

    只不过,若是此情此景被朱权看到。

    他必定会忍不住在心底感慨一句,落花有意,奈何流水无情啊!

    李景隆你拥有大明的最高爵位,是皇亲国戚。

    为什么就对朱棣一片痴心呢。

    你可知道历史上你就是如此痴心一片,最后却换来幽禁致死的下场。

    不过此时的李景隆可什么都不知道。

    “臣认为燕王合适!燕王最知晓兵法,在京中之时就已显现出非凡的赋,就藩十年,和蒙古交战数场,想必现在已通晓蒙古的作战方式,臣认为燕王朱棣合适!”

    魏国公徐辉祖,竟然也罕见的出声,表态朱棣。

    要知道,他一向是帝王党。

    对妹夫朱棣一向是不加颜色的。

    如今也终于开窍了吗?!

    不少人在心底猜测不已。

    他的话语也引得太子侧目而视。

    不过众位臣子纷纷建策。

    “臣认为秦王殿下,最为年长,本就该毫无争议的作为统帅!”

    这是刘三吾的原话。

    大明的现状就是如此。

    军国大事,必须在朝中再三商议。

    令诸位朝臣都参与其中,贡献一份力量。

    而其中,对于军机的参谋,文臣的建议是最多的。

    “臣认为要论智慧,非晋王殿下莫属!”

    这又是晋王党羽。

    就藩在外的亲王们,或多或少都要和某些个朝臣交好。

    用来必要的时候,替他话。

    在朝臣的时候提到他一些。

    比如,现在这样的时刻。

    燕王、秦王、晋王,三位王爷轮番被提到。

    却是没有一位提过宁王的。

    毕竟他的年岁太。

    做个大将,统帅一府城已是极限。

    哪里容得他冒头,站在哥哥前面。

    “宣国公,你觉得呢?!”

    一直闭目养神的皇帝陛下,开口了。

    众位臣子纷纷闭嘴。

    目光不由的望向,位列文官之首。

    却老态龙钟,从不发一语的那人。

    “陛下!太子!四位殿下各有所长,微臣实难判断,一切恭听圣裁。”

    颤颤巍巍的李善长,口齿有些不清的着。

    他的眼睛已经只能半睁着。

    像是永远看不清人,听不到话的那种老态。

    只是这样的李善长,还是又回到了朝堂。

    陛下有旨,他必须上朝。

    他即使是被人抬着,也得来啊。

    不过上面的敷衍推脱之语,也就只有他敢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