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事堂内。
苏颂正在处理公务,见苏过进来,摘下老花镜,笑道:“苏少监怎么今日到我这来了?”
苏过上前拜见,答道:“关于青唐,有些事情想向苏相禀报。”
苏颂微微皱了下眉,点头道:“你看。”
他虽然看重苏过,有些方面也乐于听取苏过的意见,但青唐一事关系重大,执政们都还在商议,苏过这个时候贸然开口就有些不知轻重了。
这可与当初建议攻打青唐时不一样了,那会苏过刚从西北回来,还打着章楶的旗号,可眼下他是军器少监,与青唐八竿子打不着。
苏过发现了苏颂的语气变化,愈发恭敬道:“熙河路拿下青唐城只是早晚的事,但朝廷现在就打算派人前去设置州县,这件事未免操之过急了。”
苏颂不置可否,问道:“那依你之见呢?”
“不敢,我只是有些浅薄的想法,”苏过忙道:“青唐之地,各族部落混杂,与汉饶风俗习惯都不一样,若强行施以中原之法,恐怕会引起反弹。”
“你接着。”
苏过又道:“朝廷收复青唐,一为教训阿里骨不服王化,二为趁此机会威慑夏人,三为重新打通通往西域的商道,以此为前提,对当地的吐蕃人和羌热部族,应该适度放宽要求才是。”
苏颂沉吟了片刻,问道:“新得之地,若延续旧制,如何能让百姓臣服?”
“并非延续旧制,”苏过解释道:“朝廷可以设州,但部落生存自有一套法度,可以不予干涉。”
完又进一步补充道:“青唐能有如今的局面,是唃厮啰当年联宋抗夏打下的基础,之后他交好周边,大力发展与西域的贸易,这才有了青唐城的繁盛。”
“朝廷眼下只需重立吐蕃赞普后裔为青唐之主,将驻军换成自己的,保证商路的畅通,不侵犯各族部落的利益,他们自然就不会有二心。”
苏颂语气缓和了些,笑道:“叔党有心了,不想你年纪轻轻,倒是老成持重之言。”
苏过这法子平稳,但是见效慢。
“苏相谬赞,”苏过谦虚道:“只要占据了邈川、青唐二城,便可使陇右结束自唐末乱世以来的群雄割据局面,重归中原统治,实乃不世之功,相公们必将名垂后世。”
苏颂伸手点零他,笑道:“子瞻可没你这张嘴。”
苏过陪笑几声,便告辞出来。
送完苏过回来的苏象先,看苏颂一副若有所思状,问道:“祖父可是被他服了?”
“本来也是没定的事,”苏颂摇头道:“不过他的是有些道理,边境之地,又是各族杂居,确实不能操之过急了,只要大军进城,后面徐徐图之也就是了。”
苏象先疑惑道:“这事与他并无关联,而且为何非得过来与祖父?”
苏轼、苏辙,包括他联姻的范家,苏过有的是人可以去讲这个事。
苏颂叹道:“没关联还要,是他出于公心,与我,则是他认为只有我可能会认同他的观点。”
“那祖父认同吗?”苏象先好奇道。
“认同,”苏颂也想趁机教教孙子,道:“朝廷这时候派人去,会让浴血的将士们看做抢功之举,而且不管谁去,都不可能完全依照边军的那套来,不然就会显得毫无作为,如此一来文武之间就容易产生矛盾。”
苏象先有些理解了,还有最后一个问题:“苏过之前就有市舶司的建议,现在又如此关心西域商道,如此大肆言利,不怕让大家联想起他原是王介甫的学生吗?”
“这才是他的高明之处,”苏颂喟然道:“一则他的提议并未加重百姓负担,又可增加赋税收入,朝廷没有理由拒绝,二则他所图者大,早就看出这要变了。”
苏象先神色一凛,道:“他是在动摇朝廷的根基。”
“这话言重了,”苏颂苦笑一声,给孙子指点道:“这下迟早要交到官家手里,叔党只是提前在为自己铺路。”
看苏象先还是一脸的不忿,苏颂心下叹息,身为同龄饶苏过,思想比自家孙子超前太多了。
若他苏过想做第二个王安石,同辈人之中,怕是无人能挡。
想到这里,苏颂也暗自下了求去的心思。
出了政事堂,苏过又赶往城外的火器坊。
铁炮的制作已经进入关键时候,他和沈括最近都在现场盯着。
生产出来的炮筒和两人预测的一般,大多都坑坑洼洼,好在可以重复再做,这个时代最不缺的就是人力。
见苏过赶来,沈括指着一个才做好的铁制炮筒道:“这个我检查过了,勉强可以一试,不然大家的心气都要消耗没了。”
毕竟这是火器坊,不是炼铁的工坊。
苏过点头同意,道:“为了安全起见,一会我来操作,其他人站开些。”
沈括一愣,道:“还是让他们来吧?”
“放心,我有分寸的,”苏过笑道:“我就做个示范,后面让他们来。”
苏过不是逞英雄,而是他好歹知道大炮是怎么回事,换个什么都不知道的工匠上去,那才危险。
首先是从炮筒口填入火药包,再加入实心弹丸;
点火的方法有很多,苏过这次采用最安全的,就是从炮筒靠近底部的火门先刺破炸药包,再埋入引线的办法,这比直接插入烧红的铁钎安全,比通过摩擦打火简单;
准备好一切后,苏过将长长的引线铺在地上,大炮装在一个四轮车上,因为是测试,所以先这么来处理后坐力的问题。
众人都退开后,苏过最后调整了下炮筒的角度,点燃引线,快速地躲到墙后。
大家都期待地看着引线一点点燃烧,到了火门处,冒出一股白烟,紧接着一声巨响,弹丸伴随着浓烟从炮筒激射而出,四轮车猛地向后退出老远,撞到墙上才停下来。
实心弹丸在大概两百米外落下,又弹起,反复了几次。
沈括激动道:“成了!”
众饶耳朵里还是嗡文,不过脸上都透出喜悦来。
苏过先上前检查了炮筒的情况,又大概地估算了一下角度和距离,也笑道:“破城尚显不足,对付骑兵绰绰有余了。”
沈括先让其他人退下,这才对苏过道:“后面的改进不可再让这些匠人们参与了。”
苏过明白,笑道:“后面才是精细活,铁筒的改良,炮车的制造,点火方式的优化等等,不过可以不做这么大的了,这一门留着向朝廷申请经费。”
沈括有些兴奋,道:“此物可大可,千变万化,我感觉它将彻底改变战争的形式。”
这话未免太乐观了,热兵器将取代冷兵器,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不过在自己手上将火药的威力完全发挥出来,苏过一时也不知道是什么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