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50章 南下越州
    市舶司的事情早在苏过的计划之郑

    一来是想从海洋贸易中为大宋赚取外快,二来是想为将来的远洋做准备,三来是为了水军的发展。

    苏过在奏疏中重点列举了市舶司现存的问题,除了在税收方面不够细化之外,衙门的强行博买也损害了海商的积极性,使贸易始终无法进一步扩大,一直停留在官为主,民为辅的阶段。

    另一个严峻的问题是贪腐,市舶司官员接触的都是海外运回的奇珍异宝,对于主管此事的官员来,这无疑是个很难抵御的诱惑。

    以高伸的上次出海为例,带回的大批进口货物一进港,先检查有无禁榷物品,有的话衙门直接收购,不许民间交易;

    然后剩下的货物再按贵贱分类,市舶司直接按比例抽成,一般十抽一、二不等,就是以实物抵税;

    接下来市舶司还有权以官方身份买下一部分货物,太宗朝时为一半,真宗朝时改为十分之三,但实际操作完全由市舶司官员控制,价格自然也不能和市面上的相比;

    最后剩下的,才是海商们豁出命跑一趟换回的货物,可以拉到坊市上进行售卖了。

    所以一通扣扣减减地算下来,海商们辛苦数月,远不如市舶司大笔一挥挣得多。

    苏过想要做的,简单来,便是以扩大规模来实现税收的增长和航海技术的升级。

    奏疏层层递上去后,赵煦的批复是委派苏过前往明州市舶司详查,着三省下旨施校

    眼下三省的宰执们,要么是苏过的老相识,要么就是当年王安石提拔的人,所以都没有反对。

    况且像苏过这样脚踩新旧两党的人,在这个敏感的时间点,被官家委派去了遥远的明州,大家一时都猜不透宫里的真实意图。

    苏辙觉得侄儿选择明州,完全是因为顺路外加没去过那里,不然杭州的两浙路市舶司无疑更合适,也更近。

    但其实苏过是盘算聊,以他的级别,去了杭州还得受两浙路的转运使管辖,去明州则可以成为明州市舶司的实际负责人。

    果然朝廷旨意下来,罢苏过的军器少监之职,改为权两浙路转运判官,提举明州市舶司。

    拿到任命,苏过就准备动身了,好在他一贯是个甩手掌柜,所以需要交接的事情也不多。

    这次出行,除了母亲和妻子之外,他还带上了在安乐坊当了好一阵保安队长的李直方,府上剩下的几名杂役和女使也一起前往越州。

    十月中,气已经转凉,大家骑马坐车,一路往南。

    苏过也不着急,去了越州之后,估计得好一阵子见不到王夫人了,所以他沿途不慌不忙,风景名胜一个不落,总算是体会到了苏轼的快乐。

    路过杭州时,苏过跟他的上级两浙路转运使打了个照面后,便继续南下。

    反正他这次只是临时差遣,所以也就例行走了个过场,加上有苏轼这尊大神就在越州,转运使虽然是领导,也不敢在苏过面前托大。

    过了杭州,便进入越州地界了。

    苏轼喜欢这里,原因有很多。

    因为这里有会稽山和鉴湖,顾恺之赞其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因为这里有文化,王羲之的兰亭盛会、谢道韫的林下风致、李白的越中览古;

    因为这里还有好吃的,老酒和日铸茶,还有香榧和白杨梅。

    苏轼两、三年内先后七次向朝廷求知越州,终于实现了,他在心中将这里作为仕途的终点,太湖之畔的常州有苏轼的田产,那是他预备归老的地方,两地相隔不远。

    苏过等人赶到越州后,提前得到通知的苏迨已经在城外候着。

    有一阵没见到这个沉默寡言的兄长,苏过还挺想念的,要不是有他在,苏过也不放心将王夫人送到越州来。

    到了官邸后,苏轼早已备下家宴,为众人接风。

    心情不错的苏仙笑话苏过,道:“非得折腾这么一遭,何苦来哉?”

    “哪里苦了,我们一路游山玩水,不知道多开心。”苏过不想提过去的事,笑道:“我现在很能体会爹爹不愿意待在京城的想法。”

    苏轼好奇道:“你这个提举明州市舶司的差遣是怎么来的?”

    “找官家要的,”苏过解释道:“我正好要送母亲过来,顺便就去明州看看,过完年就回京城。”

    苏轼愣了愣,问道:“这么快,看看就走,不用办差吗?”

    苏过笑道:“哪有什么差要我办的,算是明察暗访吧,回去后列个章程就行了。”

    “朝中一团乱,你倒是如鱼得水。”苏轼啧啧道:“等这一很久了吧?”

    果然是亲兄弟,和苏辙一样的辞。

    这没法聊了,苏过只得道:“家人吃饭,不谈公事,我还要在这里待几,稍后再与爹爹细。”

    苏轼点点头,改问起沿途的风景来。

    初冬的江南,自是别有一番景象,一家人久别重逢,谈兴颇高,直到三更才回房安歇。

    第二日苏轼安排的自然是游鉴湖,苏过推不掉,又被他爹带着出去显摆了一圈。

    越州城不大,也没有边上的杭州和明州显眼,但苏轼确实为自己选了个不错的地方。

    因为这里除了前面提到的诸多好处外,还有大把的清闲时光可供苏轼挥霍。

    苏过也很满意,只要自己在朝中稳得住,父母在越州应该可以过几年舒心日子。

    晚间的时候,苏过将京中的事情都告诉了苏轼,表示官家重拾变法不可阻挡,自己会努力让叔父不受牵连,实在不行也外放一州。

    苏轼叹了口气,没什么。

    待了几日,苏过便带着范杜若,由李直方护卫,前往明州上任。

    时间紧张,他还想赶在年前回到越州,和家人一起过了春节再返回京城。

    到了明州后,苏过让李直方前往码头暗访,自己则带着范杜若前往市舶司。

    北宋早期的市舶司由各州知州兼领,元丰后则改为转运使兼领,改动的意义就在于转运使是主管地方财赋的,也方便将海外的货物运往京城。

    苏过打起精神,将明州市舶司今年的账目都仔细核验了一遍,大体和他想的差不多。

    因为市舶制度的粗糙与不完善,导致在衙门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收税和博买等事主要看官吏的心情。

    当然,这也是贪腐的根源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