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8章 宋辽开战,西夏入局
    苏过的一番慷慨激昂并没有取得预料中的效果。

    在场的都是官场浸淫多年的老油条了,哪能被这么几句话就给煽动起来。

    所以苏过无比怀念有老爹苏轼在一旁点赞的日子。

    好在赵煦还年轻,振奋道:“得好,子之仇,九世犹可报也,朕意已决,众卿若仍有疑虑者,可自行退下。”

    还是这话有威力,众人齐声请罪,连道不敢。

    苏过借机又道:“自古帝王临御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有兄弟相称也,臣为官家耻之。”

    好不行,就换恶语讽刺,君辱臣死,看你们还要不要点脸。

    赵煦也很配合,愤然起身道:“衔恨百年,须臾不敢忘,国家之耻,朕誓当雪之。”

    众人这才慨然允诺。

    章惇表态道:“官家既有此志,臣等岂能不从,自今日起,上下同心,全力支持北收燕云。”

    赵煦稍稍点头,让众人赶紧下去准备,该拟旨的拟旨,该出发的出发,该搞后勤的也抓紧时间。

    宰执们走后,苏过长舒口气,叹道:“希望首战告捷,不然这才鼓舞起来的信心,怕是又要不够用了。”

    赵煦坐回龙椅,笑道:“好在有卿帮衬,不然这一关都不容易。”

    苏过苦笑道:“要想扭转这局面,官家需要有当年仁祖提拔狄武襄的魄力,和先帝任用王文公的坚持。”

    大宋毫无血性,朝上全是读书人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仁宗用狄青为枢密使,本来可以稍微扭转下局面,可惜没抵住文官们的轮番攻击,若是仁宗有神宗那股“你有意见可以走”的劲,大宋也不至于一步步走到现在这个局面。

    赵煦摇摇头,“那也要先给朕一个狄青才校”

    得也是,就大宋这土壤,能出个狄青也是要点运气的。

    朝中的意见暂时统一后,曾布和许将奔赴前线坐镇。

    按苏过的提议,各路除了每日将军报送回东京外,也同时遣使通知几路盟军,让不同战线的将领在最快的时间内知道友军和敌军的动态。

    七月,北伐的三路大军同时出击,这一次,宋军没有发檄文,也没有浪费时间将统帅们召回京中开会,而是直接下达了攻击命令。

    西路的姚古、何灌率军出雁门关,分别向朔州、武州(山西神池)进攻;

    中路的种建症张叔夜出定州,杀向飞狐关;

    东路的种朴、王舜臣为先锋,种师中领大军紧随其后,直逼涿州。

    大宋蓄谋已久,契丹虽加强了防范,但边境的数座城在宋人大军面前还是不够看的。

    西路军的姚古攻破朔州城后,与何灌合兵扫荡朔州全境,姚雄则亲率大军攻向应州。

    中路的宋军攻击飞狐关不克,张叔夜率军偷袭了恒山与太行山之间的灵丘,率军继续北上,意图攻克蔚州,从背后攻击飞狐关;

    东路军则势如破竹,连克永清、固安、易州,兵围涿州城。

    大辽的反应也很快,大同府和析津府的守军立刻南下,增援各处,同时,辽主耶律洪基在中京集结部队,准备御驾亲征。

    宋辽双方很快就在桑干河、蔚州、飞狐关和涿州等地形成了僵持。

    消息传回东京,赵煦有些兴奋,让三省拟旨褒奖首战告捷的将士们。

    苏过则没有那么乐观,毕竟大宋之前的几次征辽、征夏,都是先胜后败。

    早期能占到优势,是因为准备充分,而游牧民族调兵需要时间,等兵力集结完毕,对方的骑兵优势发挥出来,大宋一般就扛不住了。

    不过打胜仗总归是好事,泼冷水的事苏过可干不出来。

    章惇先应下赵煦,继而道:“如今双方对峙,我军攻势暂缓,三路大军情况不一,后续是否需要调整?”

    “若是辽主南下,很可能会集结兵力先解一路之围,”章楶分析道:“三路将领还需尽快拿出应对之法。”

    这套“凭尔几路来,我自一路去”的打法其实并不新鲜,也谈不上多高明,后世是因为萨尔浒之战的意义重大,才将努尔哈赤的这个无奈之举给神化了。

    若是兵力足够,当然应该分兵拒之。

    拿眼下的情况来,假使耶律洪基率大军支援涿州,宋军只要不犯傻,能及早做出防备,要么守城要么撤退,一时半会契丹人也不能怎么样。

    可要是因此西线被打穿,丢了大同府,那契丹人真是亏大发了。

    苏过了自己的想法,又补充道:“皇城司近几年在契丹境内做得不错,若能提前探知辽主的动向,前线应对起来并不困难。”

    若是分兵增援,就看将领们的临阵指挥了,若是攻向一路,那么几路之间的配合则变得极为重要。

    苏过的意思,就是将决定权交还给前线的将领。

    北境风云突变的同时,西边也开始暗流涌动。

    在得知宋辽开战的第一时间,李乾顺便开始集结部队。

    大宋觉得自己等到了进攻的时机,巧了,党项人也是这么想的。

    韩忠彦将十五万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了折克行,大宋在西境的防御主要集中在两处,一是黄河边上的应理、鸣沙二城以及南边的韦州城,一是与夏州隔着长城对峙的石州。

    折家全员出动,折克孝折可大父子坐镇石州,折克柔、折可适叔侄坐镇韦州。

    党项饶西平府与韦州之间是茫茫瀚海,也就是一大片沼泽地,折可适率三万骑兵离开了韦州城,埋伏在瀚海西边的牛首山。

    西夏若是向南出兵,第一站便是鸣沙城,所以折可适再次发挥自己的特长,打算来一次奇袭。

    八月的北地,气已经转凉,在外等了十余日的折可适,终于看到脸项饶先头部队。

    鸣沙城不大,所以李乾顺并没有等全部兵力集结完毕,便让五万先头部队出发了,他自领中军在后。

    党项饶领军先锋,是李乾顺的亲弟弟,年方十六的李察哥,因为西线还未开战,所以他完全没想到会有一支宋军已经在等着他了。

    夏饶队伍,就这么毫无防备地进入了折可适的埋伏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