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仁看着大家伙这表情,有些莫名其妙,这是咋啦?!
怎么都像是听到了什么骇人听闻的事情一样?
自己不就是根据新式的震雷,加了一点新花样,想着野外御敌的时候多些手段么?
这可是郝仁夹杂的私活,有了这些震雷,大宋的边军就算是被包围了,也能够凭着远比弓弩杀伤更大的手雷给顶住敌饶进攻。
甚至若是士气足够,还能够凭着这手雷炸出一个豁口,成功突围,扬长而去!
从而保证部队不会被包围全歼!
要知道过几年的宋夏之战,“三川口”和“好水川”战败,都是不心被敌人给包围,面对敌饶优势兵力,虽然拼了个两败俱伤。
让对方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失败了!
假如有了这手雷的加入,那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即便是自己什么都不做,仅凭借着这手雷,也能够扭转战局,最起码不注意落败。
这手雷就是改良后的震雷,郝仁的心里还是习惯性的叫手雷。
毕竟经过这段时间的改进,又瞧了一些,不过暂时还是用火折子点,郝仁的想法是,暂时的发展到电视上的那种木柄手雷。
毕竟那香瓜手雷的外壳暂时还做不出来。
过分的追求弹片杀伤想使用铁皮,反而会降低威力,到时候炸不开外壳就搞笑了。
走一步看一步吧,
这不眼下震雷的推广好像就遇到了些问题。
看着其他人戏谑的眼神,郝仁有些不明所以,自己以为很自然的事情,怎么好像让别人看笑话了?
这有了新武器不得想着怎么交付军队的对付敌人么?
自己改良的这御敌战阵有什么问题么?
就在郝仁摸不着头脑的时候,反倒是王德用站出来提醒。
而且对方提醒的还很巧妙,假意的询问责备,让别人看不太出来。
“郝仁啊,你这个,不行啊,守城也就算了,野外御敌,可不能瞎搞,要按照阵图来才行!军国大事,岂可儿戏?随意更改?!”
“轰!”
听到王德用这略带责备却明显的带着善意的提醒,郝仁如遭雷击!
自己好像真的有点想当然了!
炸药包演示的顺利,以及官家的重赏,让自己连升四级成了正四品之后,自己有些飘飘然了!
竟然了些不该的话!
若只是这样演示,是展示这震雷的威力,那自然是啥事没有!
明眼人也能够看到其中的妙处和用法,知道这震雷在野战的时候对付敌人,尤其是冲击自己队伍的骑兵,有奇效!
千不该万不该,郝仁不该在飘飘然之间,志得意满的向官家建言,是野战御敌只要按照他这种方法,绝对所向披靡!
这可是犯了大忌讳!
经过王德用这么若有若无的一提醒,郝仁听到了一个关键词,才恍然大悟!
奶奶的,自己太飘飘然了,忘记了这是我大宋了!
我大宋自有国情在此!
阵图,没错,就是王德用口里的阵图!
在古代,打仗要排阵,要讲究、演习阵法。所谓阵法就是野战的战斗队形和宿营的防御部署。把队形、部署用符号标识,制成作战方案,叫作阵图。
在华夏的历史上,从春秋时期的郑庄公用鱼丽阵和周王作战,到清朝太平国时用的百鸟阵,可以整个中华历史上的所有战争里,大多数时候都有阵法的记录和运用。
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八阵图,“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的诗句,一直流传到后世,其影响力可见一斑。
但这毕竟只是历史上只言片语的举例,真正的行军布阵,虽自有章法,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因地制夷做出改变!
否则一味的墨守成规死记硬背兵书战阵,那只能是遭受失败的苦果。
那纸上谈兵的赵括和失街亭的马谡差不多都是这种情况。
之所以流传下来,就是这教训足够深刻,需要后人警醒,也是因为,这样的事情毕竟充满了戏剧性,是极少数情况。
但是,在大宋建国初期到仁宗朝结束这一百年中,特别重视阵图。甚至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
北宋前期为了防止武将专权,不敢给武将太多的自主权。
这时候的统治者是用阵图直接指挥前线部队作战的,用主观决定的战斗队形和防御部署,指挥远在几百里以至千里外的前线部队。
甚至,宋太宗还亲自御制了一套平戎万全阵图。听这名字就知道,万全阵,也就是不管啥环境啥敌人,拿这套阵图排兵布阵,万无一失!
在宋代统治者讲求阵法并且亲自下场的鼓励下,诸将自然也纷纷创制阵图。
在原本的历史上,仅仅有记载的大宋将领们献上阵图,就有很多次!
王德用他爹王超支援灵州的时候,就献上过两张阵图,两张!
洛苑使赵振献过阵图。
并州知州杨偕献上过龙虎八阵图。
等等等等……
甚至在做定州路副都总管、马步军都虞候的时候,杨文广都献过阵图和攻取燕云十六州的计划。
想到这郝仁偷瞄了一眼站在后方警戒的杨文广,没想到啊,你杨文广看上去浓眉大眼忠厚老实,原来还会整这一出?!
这就是上行下效的作用啊,打仗规定的死死的,一切都得按照阵图来才行!
前方的将领无法根据实际的战场情况制定战略战术,
全凭后方的统治者一言而决。后方指挥前方!
像,很像啊!这一点,颇有点后世那位优势在我的蒋委员长通过电话电报微操前线作战指挥的事情啊!
那还是在有电话和电报,最起码练习算是方便,对前线稍微有点了解的情况下,
现在呢,信息传递靠驿站,要用通过人马腿着一步步往返传递消息,后方与前线相隔千里,
这样打仗,那能打好就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