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37章 朝鲜国使团
    督抚衙门中,贾瓒正在处理公务,对宫里发生的一切并不知晓。

    山陕二省的土地清查工作已经完成,情况要比他想象乐观一些。

    本以为即便晋商已经被完全连根拔起,但多年积累下来的土地兼并与社会矛盾,不应该会这么容易就能解决的。

    但许是晋地经过他一番大清洗后,幸存下来的那些豪门大族都被吓破了胆。

    尤其是见到朝廷并未取消他山陕督抚的职务,反而还增设了个山陕督抚衙门后,便也明白过来,起码在当下来说,他才是二省说一不二的领导者,纷纷夹着尾巴做人。

    所谓一鲸落万物生,若是在以前,似这般查抄大族之后,便是这些相对较小家族的饕餮盛宴。

    这么多土地,以前的惯例都是低价发卖,价高者得。

    一来能卖些银子,弥补一下财政,二来……可以钻空子,也弥补一下自己的钱袋子。

    三来,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简单,不用劳心劳力。

    说到底,不是每个当官的都是饥不择食,见了银子走不动路的人。

    但几乎所有当官的,都希望能少干点就少干点。

    毕竟,懒是人的天性。

    卖地多简单,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一锤子买卖,后面什么事都不用管了。

    可这一回,却完全不一样。

    贾瓒将所有晋商侵占的田地尽数发放给了穷苦百姓,这着实大大增加了地方衙门的工作量。

    偏偏他给的压力又大,不少企图偷懒的人轻则罢官,重则法办,诸多新旧官员纷纷落马,直接解决了二省官员冗余的问题。

    甚至一度还出现了人手不足的状况,又从长安往二省调遣了不少官员。

    也正是由于贾瓒的高压,本想送送礼走走关系,好趁机买些良田的大族,不仅不敢乱来,反而还吐出了不少巧取豪夺而来土地,唯恐贾瓒一个弄不好又要找机会大开杀戒。

    晋地的土地兼并问题大大好转,耕者有其田不敢说,至少总体来讲,有土地的自耕农比例占了绝大多数。

    督抚衙门真正开始办公的时间还不长,能在这么短的时间中完成统计,除了贾瓒派遣的不少巡查人员外,米泽与贾珲二人功劳不小。

    这些日子他俩几乎是挑灯夜战,忙的家都没时间回。

    当下统计工作已经接近尾声,督抚衙门下一项工作重点将会放在取消苛捐杂税上面。

    二省的税赋已经被永安帝免除,等将这些地方杂税全部取消之后,自耕农也就挣脱了束缚,自是没必要再把地投献给士绅大族。

    土地兼并问题虽是依旧不能保证杜绝,但也大大缓和了许多。

    眼见着就要到了夏粮收割的时间,相信晋地百姓总算是能迎来一个多年未曾再体会到的丰收之年。

    问题依旧存在,而且还不少,但总体来看,是在朝着好的方向去发展。

    贾瓒对此更是欣慰。

    这可都是他以后争霸天下的本钱所在。

    处理了积压下来了公务,又和衙门里的官员开了个小会,布置了下一阶段的任务。

    等工作处理的差不多了,时间已经临近饭点。

    贾瓒正要与一众官员去饭堂随便吃点,谁知就在此时,竟是忽然来了一波鸿胪寺的官员求见。

    “鸿胪寺?”,会堂之中,贾瓒有些莫名其妙。

    鸿胪寺是负责朝廷外事活动的部门,隶属于礼部,从职权上来看,类似于后世的外交部。

    贾瓒一个勋贵,跟鸿胪寺从来没有打过交道,可谓是老死不相往来,突然来找他,着实让人费解。

    “且让他们进来。”

    虽没弄明白他们想干嘛,但也总不能推脱不见。

    不多时,有四名鸿胪寺官员,领着十几个衣着虽是与中原几乎相同,但细节用料皆有诸多不同之处的人上前参见。

    领头的鸿胪寺官员贾瓒认识,鸿胪寺少卿郑浦。

    “下官见过宁国公”,郑浦带着鸿胪寺的官员躬身行礼。

    相对于他们,那群一看就知道是番邦的使臣可谓谦卑至极,毕恭毕敬的大礼参拜,用相当熟练的官话朝贾瓒问安:“番邦外臣叩见宁国公。”

    “诸位且免礼”,贾瓒伸手虚扶。

    待他们尽数起身后,他疑惑的望向带头来郑浦:“郑大人,这是……”

    郑浦扭头望向那群使臣,满脸无奈的道:“宁国公日理万机,下官无事自不会叨扰,不奈他们对宁国公仰慕已久,不论如何也要前来见您一面,下官无可奈何,这才领着他们前来,如有得罪,还望宁国公海涵。”

    说着便拱手一礼。

    贾瓒轻笑道:“郑大人言重。”

    又望向那群使臣,问道:“尔等是哪国使臣?为何非要见我一面?”

    为首那人神情十分激动,欠着身子上前道:“宁国公,下官朝鲜国使团正使李圭安。”

    “朝鲜国?”,贾瓒眉头微微一挑。

    在前元时,半岛上的政权只有一个高丽,高丽王还迎娶了元廷公主,成了元廷的女婿。

    梁太祖北伐成功后,对这个元廷的狗腿子政权自是不会有什么好感。

    本应出兵征讨,一举扫灭了事。

    可当时中原历经战火,百废待兴,太祖生恐重蹈隋炀帝覆辙,便暂时留下了他们,只想待时机成熟,再行征讨。

    谁知未过多久,一名为李相佑的将领眼见元廷灰飞烟灭,高丽国内惶惶不可终日,生怕大梁起兵打过来,便趁机发动兵权,一举夺权。

    后又遣人来长安,祈求太祖册封。

    太祖欣然,赐国名朝鲜,封李相佑为朝鲜王。

    后东胡崛起,在辽东几乎所向披靡,大梁大败,龟缩在九边防线后面一蹶不振;草原诸部也被修理的没脾气,就更不用说区区朝鲜国了。

    据贾瓒所知,这些年里,朝鲜国被东胡打的很惨,其国祚虽然仍在,但北部大部分领土都已经落在东胡手中,其只能在半岛最南端苟延残喘,就差没被推下海了。

    他在山西一举干掉了东胡主力,想必他们也获得了不少喘息之机。

    不过……他们身为一国使团,应该不会闲到为了表达憧憬之情,专程跑来见自己的吧?

    李圭安表情很是谄媚,滔滔不绝:“宁国公于山西一役,以寡胜多,灭蛮军二十万之众,战功赫赫,威震寰宇,我国虽在海外,却也大受鼓舞……”

    “宁国公俊美无俦,神采飞扬,如冠玉之璀璨。而气度恢宏,泰然自若,临危不惧……”

    “诚为当世之豪杰,天下之士庶所敬仰……”

    “天朝得遇宁国公,实乃天朝百姓之幸、天下万邦黎民苍生之幸也……”

    “嘶嘶嘶”,贾瓒被他极其肉麻的话夸的直倒吸凉气,头皮发麻。

    讲实在的,夸他的人多了去了,真心实意的也不在少数。

    但像李圭安这样浮夸的,还是头一个。

    “好了好了”,贾瓒见他没有一丁点儿要停下的意思,赶忙打断他:“本公的公务着实繁忙,正使如无要事,且改日再一同详谈如何?”

    以贾瓒面皮之厚,都有些受不了他了。

    “这……哈哈”,李圭安讪笑了几下,与身边的几人使了个眼色。

    几人噗通一声跪倒在地,泣声道:“禀宁国公,我小国寡民,常年为东虏劫掠,国内凋敝,民不聊生,上国天子命我国出兵协助攻辽,我国着实拿不出多少人来。”

    “还望宁国公在天子面前美言几句,酌情削减我国出兵定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