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总是出乎意料,苏辙要吏部考功司把杨元奇的职位报上去,政事堂通过了他的新职位,尚书右丞。他迈出了最重要的一步,进了政事堂。
苏辙自己都感叹世事巧妙,他在政事堂处理的第一件就是杨元奇的职位,致果校尉武毅郎环州团练副使。正七品武散阶、从七品武职官,团练副使不变。这个提升一点问题没有,甚至还有点压功。
就在大家以为政事堂会平安度过一时候,苏辙开口道:“这个考功司的任命还过了我的手。潘易岭和我闲聊这事,没想到他这个女婿有这份胆气,这么点人就是敢在那里硬撼西夏蛮子。就是兵员太少啊!”
政事堂有人知道环州要求扩编杨家营的事,有人不知道。
王岩叟是肯定知道的:“苏大人这话什么意思?”前面的话没问题,后面这句叹息却多余。
苏辙没接这话:“我潘大人也别担心,以后杨元奇任职会提升,他又有带兵的能力,总要好转。”
王岩叟:“苏大人,木波镇应该如何防御,杨元奇要带多少人。枢密院自会有安排。”
苏辙继续没搭理王岩叟,这是王岩叟的范围,他不能争也争不过。
苏辙只是问韩忠彦:“韩大人,木波镇如何防御我是不懂,只是想问下杨元奇的安排而已。”韩忠彦只要枢密院安排没问题,苏辙就不会再开口。这本就是枢密院的事,政事堂他只是随口一问。
韩忠彦回答:“木波镇的防御由环州负责,环州种诊行伍二十多年,我们相信他就好。”
苏辙道:“哦,能不能问下环州的安排,省的我去问他们。”这话才是最大的杀伤,环州是提请扩编的。
刘挚:“苏大人,政事堂多的是事,就别闲聊这些了。”
高太后坐在后面问道:“环州有什么安排吗?”
高太后又怎么会不知道这事,上次她就让皇城司把杨家的资料报过来。杨元奇在环州大破西夏蛮子大家都知道,王岩叟把那份奏折建议罢掉,皇城司一样会报过来。太后既然要了所有的资料,那过去现在的都会给。
苏颂听出了不对:“怎么,环州有调整?”
王岩叟这个时候必须了:“环州曾建议扩编杨家营成军。我这边否决了,既然这场战事打赢,那就没这个必要,何况,边境动静一大,又会引起刀兵。”
范纯仁这次有些恼怒,杨元奇已经去了大西北,实实在在的在那边守边,切切实实的打了一场狠战,杨家本就将门,按功扩编,一个军的编制没多大影响,他要有带兵的能力,多一个强军不好吗?撑死3000人。
范纯仁道:“军队作战,赏功罚过,奖惩分明。对于前线将帅,升官进爵重要,浴血勇战也为承担更大责任,再难听点,也为下一次立更大功勋抓点本钱。本钱是什么?无非能统领更多的军队。环州作为前方战事实际执行者,这么个请求枢密院也要否决么?!有没有和环州再行商议?!”
范纯仁看到杨元奇的那份战报,内心是欣慰的,这和他印象中的杨元奇是一样的。范纯仁不太懂军事,他看到的是杨元奇率着600人就去救清风寨,一个民寨,还正在和环州谈改土归流的民寨。就这点来,范纯仁认为已是足够。
高太后静静的看着下面争论,她更不懂军事,但她有个在西北鏖战多年的弟弟,虽然元丰伐夏,他犯下致命错误,但他是懂军事的。
高太后问他对这份战报的看法,她得到的回答是:如果属实无夸,以六百步兵硬撼千人骑兵,已是无畏;正面击溃,更是大宋首例。哪怕她清楚高家和杨家关系匪浅,她也知道事实不会比评价差很多。至于属实无夸,更是不需多,四百余的首级还能作假?!
高太后看到皇城司梳理后的杨家情报,她对这个家族是有些好感的。杨兴武的战场履历,她看着也觉得将门不易,对比开封将门,那更像是将门。杨元奇跑去随着他父亲的步伐,第一战已是续上了他父亲的荣光。
范纯仁还在:“杨元奇率兵救援,尽忠担责,环州种诊才会扩编。枢密院担心前方扩军,引起异动。拉到后方扩军会很难?!”
王岩叟清楚这事在政事堂扯开就不好争论了,他当时想的就是事,不管就是。但今政事堂有人为杨元奇张目,那他这个事做的就有些没有道理,他本来也没去想这事该有多少道理。
刘挚问道:“奏章还在枢密院?韩大人是否确认?最后和环州确认了吗?”
王岩叟内心一动,这是在救他。王岩叟道:“奏章还在枢密院,我还是觉得没这个必要,不过可以和环州商议后,再报韩大人最后做决定。”这事本就不用扯到政事堂,枢密院定了就是,他现在不是还没最后定么?!
高太后道:“那就赶紧定,不要冷了前方将士的心。”这是拉偏架了,都不要冷前方将士心,那还能怎么定?!编制给出去就是。
对于大宋来,西北战事正酣,前方缺不得将门强军。是有10个统万饶将门,还是有1个统十万饶将门,或者几个统五万饶将门。这显然是第一选择最好。你让折家或者种家扩编,大家还会思虑一下。杨家现在就一个独苗在那里,这有什么好担忧的。
高太后内心是这么想的,杨元奇离开开封,来也是她逼零,她的喜恶会促成很多事情。你们杨家既然尽忠职守,今我就给回你这个机会。当她出最后这句话的时候,想来别人也不会一点事,再去折腾杨家了吧。
高太后认为关于杨家,杨兴武还是可以称道的,至于杨元奇这子……算了,看在他老爹这么难的份上,懒得折腾他就是,反正他现在也不在开封,眼不见心不烦也不会惹事。只是当她这样想时,她内心其实已然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