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夏城的攻守是在一个很短的时间见真章,宋夏双方都似乎要一决出胜负,战事的残酷性就不言而喻。
西夏的战术非常直接粗暴,拼命压上去,崩断守军那根弦。宋夏长期征战,西夏有个大家内心不愿承认的现实,攻城战,只要西夏前面几拿不下,后面几乎就拿不下。这源自于双方的优劣势。西夏攻城方法本就不是很丰富,不像宋军,可能要等后勤跟上来器械准备完全才能完全爆发战力。前面一鼓作气不行,后面就找不到太多办法,长期围困西夏又自己会先崩盘,他们需要回去恢复生产。大宋恰恰是只要顶得住前面几波,后面适当轮换只会越来越有经验,除非城内兵卒实在不足,要不压力还会越打越。
平夏城内,各路禁军已经开始组织编入民壮,从城墙上退下来的战士很多是轻伤,只是这个时候太难得到充分的时间休息,各路将领都久经沙场,仓促不加休整损失会成倍增加,大家都不想这么用士卒。
城南又有一处被破,王文振把亲兵也丢给姚雄,让他带着人去过去堵口。姚雄带着约两千的生力军没有去硬堵,他把兵分成两路,从两边往缺口杀过去。
姚雄想法简单,城南连续破了两次,不能让西夏人以为这一面容易攻破,那样所有压力都会压在这一面,很容易被西夏人实现破一点。他手里的是熙河军抽出来的最后的精锐,也算休整一两。与其把对面挤出去下次又拉锯这里,不如往两边杀过来封住口的同时,把涌进来的西夏全歼了,让对面心有所忌。
这是一场互相伤害的血战,涌进来的部分西夏人感觉阻力没前面那次大,但厮杀一会发现后面力有不逮。宋军从两边侧面往城墙口子封去,要把西夏人拦腰截断。战场有些混乱,西夏人有人回头厮杀想保留通道,有人不清楚状况又平民往前冲。宋军亦然如此,两侧的宋军一边往前厮杀,冲进来的西夏蛮子有些回头他们又得应对。
姚雄抓住一个传令兵喊:“去,要王文振大人往中间来几轮齐射。就不要紧,我们有重甲。看我旗号行事。”他这个命令是拼命了,口子上战线已经有些分不清,这时候齐射过来有点敌友难辨,不过再难总会分清一点,落在西夏蛮子头上箭矢更多就校
王文振还在犹豫,城墙破口位置右侧几面姚家旗升起,姚雄带着两家的亲兵奋勇前挤,杀声震。王文振紧闭双眼,摆手让人齐射,姚雄连考虑的机会都不打算给他,旗子亮起来他们用命,他在靠后位置不能拖延。
狭路相逢勇者胜,一身勇武的姚雄借着箭雨引起的骚乱,再也不顾自身防御,当先前冲,两刀就把挡在身前的人砍翻在地,带着人锐利的插进去。西夏阵营大乱。
王文振带着最后临时编组的弓箭手持刀冲了上去,借着姚雄截断西夏军的机会,歼灭冲进来的西夏蛮子。这战打得不比姚雄轻松,率先冲进来的往往是精锐,这个时候困兽犹斗,战场又有些乱。要不是姚雄不等自己缓过一口气反身回头大乱后路,王文振带的这些人损失要更大。
姚雄和王文振汇合,王文振道:“用木板和沙袋封住口子后,你把两营重新编组一下,我去找章帅再要个营来。”姚雄应下来。
城里兵卒现在不缺,但刚才这一战王文振清楚,必须保证堵口的这支军队本身的战力,正面和冲进来的西夏人硬抗,这不是随便拉民壮就有用的。
……
王文振找到章楶是在高台,王文振道:“章帅,西夏蛮子拼命了,把杨家军调上来吧,要不调两个营给我也校”
章楶也看到南面西夏蛮子阵容增加了厚度,估计又一波冲击马上到来。
章楶:“这么打,不准谁会先崩。不知道西夏兴庆府有没有援军下来。”这是章楶始终不投入杨家军的根本原因。城外明显有一军精锐西夏骑兵未动,他们在监视平夏城后面的情况,但一旦后面西夏援军过来呢?
这和地势有关,西夏人骑兵抵达战场比宋军要迅捷,宋军最近是从渭州过来,关键那里出去折可适合郭成两支骑兵,事实没有宋廷精锐大军,现在周边几路精锐几乎全在章楶手里。至于一些厢军乡军,章楶觉得不能拉来这个战场,这种时候出现一路军崩盘会影响全局。
王文振道:“撑到入夜以后西夏不好调动军队,这样我们就没那么被动。”这事最大的麻烦,西夏将领在外围对战况的观察非常清晰,调动兵力方便,并不受限,到了夜间局面就会好很多。
章楶问:“刚才南墙领兵的是熙河姚雄?”
王文振点头。
章楶道:“把帅府那几队人给他,再补充点人,下次有破口让他正面撑住,不急着把西夏蛮子赶出去,硬顶着先。”
王文振有些不解。
章楶:“不能这么一直被动守着,得创造个机会让杨家军冲出去一次,打乱对面的节奏,现在他们太舒服。”
章楶这个见解和王文振是一样的,现在不一线战士伤亡,西夏后方将领指挥太从容,城内只能被动应对,这让局面非常不利。
王文振想着是拖到晚上,这样西夏这个优势就能自动化解。西夏主将不可能还能如此清楚掌握前方战局,晚间调兵也不方便。
章楶觉得与其这么拖着,最后把杨家军预备队也垫进去,不如试试能不能主动打破这个局面。现在西夏一直强攻城墙,想崩断守军,需要有点不同变化的是城内守军,杨家军只要冲出去,对面就算顶了回来,他们接下来的进攻也会受到影响,总得多点心思预备着不被城里的宋军再冲出来打反击。
王文振想了想点头:“那我去姚雄那里,章帅想从破墙的那面冲?”
章楶回道:“那会子城外西夏蛮子更多目光集中在破墙处。”
王文振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