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与周建安两人走在洋河堡外的万亩良田之中感触颇深,很是惊讶。
在洋河边有好几座大型的筒车正在不停的转动着,一筒一筒的河水也由筒车不停的滚动而带到岸上用水泥搭建而成的管道之中,而后中途又经过几座稍微型一些的筒车,最后将河水送到地势较高的山上。
崇祯上山去看过,周建安在山顶修了一座大型的蓄水池,不过在周建安嘴里,这玩意叫什么水库。
平时利用筒车将河水送到水库,水库水到了一定的深度之后便会从一旁的沟渠里往下面流淌,洋河堡外数十里范围之内的田地基本都都覆盖了进去。
而这范围里的田地也全部都变成了肥沃的良田。
“建安,有些时候朕真想打开你的脑子,看看你长得跟咱们有什么不一样,你这些方法简直是闻所未闻。”
崇祯的可不止水库这一项。包括他见过的洋河堡匠作坊,还有种植的那些新型农作物等等,这些都让崇祯咂舌。
“陛下笑了,跟朝中的大臣们相比,臣这只能算是献丑了。”
周建安谦虚的道,崇祯闻言轻轻一笑,继续朝着前面走去。
此时的田地里,洋河堡的百姓们正在不停的收割着麦地里的麦子,看得出来,今年的洋河堡将是一个大丰收。
而后崇祯便来到一块田里,洋河堡的百姓见状,纷纷吓的跪了下来。
“百姓们,都起来,都起来,朕看朕的,你们忙你们的,这收割可是大事,马虎不得。”
崇祯和蔼的道,一众百姓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不知所措,还好周建安朝他们挥了挥手,这些人才都站了起来,各忙各的。
崇祯来到一个麦筐前,伸手抓起一把麦子,捡起几颗直接放进嘴里尝了尝。
“嗯,香甜。”
一副表情,十分的享受。
“建安,你们这一亩地可产多少麦子?”
崇祯放下麦子,拍了拍手道。
“回陛下,根据前两日收割麦子的情况来看,一亩地大概能产两石左右,极个别的田地一亩能产两石五斗左右。”
“为何产量这么高?”
崇祯睁大了眼,有些不敢置信,毕竟在北方, 普通的田地大多亩产都只有一石往下,而洋河堡这里的麦子居然可以达到亩产两石,甚至是两石以上,这如何不让他惊奇。
“回陛下,兴修水利,麦没有水源的忧虑,而后臣又让百姓们在河道枯水之际,将下面的淤泥挖了出来,用来栽种,这种淤泥肥力极强,种出来的粮食自然也要多一些。”
如此一,崇祯便明白了,不由的更加爱佩服起周建安的脑袋来,的洋河堡,居然在周建安的带领下,搞得风生水起的!
两人在田地里着,包括王承恩,方正化,卢象升,孙传庭在内的人都在远处跟着,双方始终保持着五十步左右的距离。
看着远处周建安与崇祯相谈甚欢的身影,孙传庭咧着嘴微笑的对着卢象升道。
“卢总督,您可是找了个好女婿啊。”
跟周建安走了这么久,关于周建安的底细,孙传庭也早就查了个一清二楚。
卢象升不动声色的看了孙传庭一眼,不温不火的回了一句。
“能给大明,给陛下效力,是建安的福气。”
对于自己这位曾经的属下,卢象升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讨厌,不过对于孙传庭的能力,卢象升还是非常认可的。
单从能力上来,卢象升觉得他肯定不输自己。
不过要论个饶武力,放眼整个大明文官阶级,卢象升不虚任何一人。
这便是他的底气。
而由于宣大总督的管辖之地与保定总督的管辖之地有不少的接壤,两人又关于如何配合的问题上,聊了起来,到公事,卢象升明显健谈了许多,而孙传庭的思路格外的清晰,卢象升听后不停的点着头。
听着他俩聊的火热,一旁的其他巡抚总兵们却闷不做声,各怀心思。
其中大同巡抚叶廷桂,他看向周建安的身影,心里不禁的感叹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看周建安的年纪不过二十岁,便已经可以直达听,跟皇帝单独交流。
而他们这些总督巡抚们,则要离的远远的,生怕打扰了他们,叶廷桂不由得瞥了瞥卢象升的背影,心里直夸这卢象升生了个好女儿啊。
一扭头,他又想起了自家的那个孙女.........
大同总兵王朴,宣府总兵杨国柱两名武将则挤在一起,声的些什么,时不时的还看向周建安,不知道在些什么。
而宣府巡抚陈新甲,则是一脸淡然的站着,也不话。
一堆人,一堆的心思。
远处,周建安也带着崇祯一边着,一边来到了洋河堡新品种的种植田地里,这块地里种植的是番麦,也就是玉米。
一般的农作物,崇祯还是认识的,可这块田里的番麦,他似乎在哪里见过,可又完全想不起来。
“建安,这是何物,朕好像并没有见过。”
一起番麦,周建安赶紧乐呵呵的介绍了起来,而在介绍之前,周建安想让崇祯将各位大人们一起叫过来。
一来是给大家介绍介绍,二来则是缓解一下自己的尴尬。
毕竟自己只是一个的五品千户,可崇祯偏要把自己拉到一旁单独话,将一众封疆大吏们扔在一旁,周建安严重怀疑崇祯这是故意的。
为的恐怕就是让自己孤立起来,可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周建安想不明白。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周建安可清楚着呢。
崇祯答应了周建安这个要求,很快,一行封疆大吏们也终于是来到了崇祯的身边,能够问一问龙气了。。。
“建安,现在你可以了吧。”
崇祯急不可耐的问道,毕竟晚上他就得赶回去了,周建安点零头,开始介绍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