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复扫视一圈,他当初提出“银行”这个概念时,就想到了这一幕的出现,只是他以为,最起码也得到王朝末期,最起码也得委婉点。
哪知道在大周鼎盛之时,就看到如此“光明正大”抢钱的行为!
“既然账查清了,那就准备清账吧。”
“传令下去,所有登记在户的百姓,每家每户按兑票换取现银,”
“上限……为二百两,有弄虚作假者,一律没收全部家财,送去修路!”
“是,大人!”一旁的小吏心中一凛,连忙领命道。
苏复限制兑现额度也是没办法的事,其实这宁海府内的普通百姓,除开自家的田地和房子外,能掏出二十两银子的都没多少家。
这些世家之人和那些贪污的官吏,做事根本就不计后果,随意印刷兑票,甚至还有不少人私印。
在有一段时间,这宁海府的青楼里面,光兑票每月能收到千万两白银以上。
私制的兑票到处飞,而京中监制的正版兑票,却放在库房里面吃灰。
所以苏复没有办法,想将那些兑票全部兑现,把整个大周卖了都不一定够。
限额兑换不仅能让宁海府百姓从一贫如洗的状态中拉出来,给他们增加一定的风险抵抗能力,同时也不至于让一些心怀不轨的人大肆牟利。
最关键的是这银子可都是由这些世家之人家中之财所出。
这些银子苏复拿不到,也不会拿,自然不会傻到“便宜”朝廷,不如自己用来当个好人,挽回点名声了!
毕竟,论当善财童子,苏复可是有经验的。
“玉河,这件事就麻烦你盯着点了!”
谈玉河来宁海府内,整个人就没有停过,在江南府还有一个慕容家帮衬着些,在这里真是吃喝拉撒睡,他管了个便。
甚至还得帮忙从江南那边调度物资过来。
“我的宁安郡子呃!”谈玉河揉着太阳穴,调侃着一副吃好睡好模样的苏复道:“你这升官加爵的,不能完全不顾手下人的死活呀。”
“我只有一颗脑袋,两只手,你不能什么事都往我身上推呀!”
“这事……你自己干,或者你再找个合适的人干!”
谈玉河是深知这种事的繁琐的,白花花的银子在前,不知道有多少人起心思,他现在忙着重建宁安城,负责调度整个宁海府的必须物资,还得负责分地之事……若不是他有经验,就是把他切成十六瓣也不够用呀!
此刻的他哪里还愿意往自己手里揽活。
苏复尴尬一笑,他这个甩手掌柜真的当过头了,之前谈玉河还以为是苏复掌控着大局,后面发现苏复让大狐轻雪帮他做事后,对着整日游手好闲的苏复,那被过度压榨的情绪一下子就翻涌上来了。
这些天他可没给苏复什么好脸色。
“呃呃,玉河你过了呀!”
“什么叫就我加官进爵,你国子监生的名我可给你提上去了,等宁海府的事结束,你回一趟江南府,把事安排好。”
“再来丰京安心学个一年,以后荫蔽个地方官,那不是升官?”
谈玉河在科举一道上并不擅长,虽然现如今大周对商贾宽松了许多,可允其三代之后,家世清白者参加科举,但谈玉河二十余年努力,也才堪堪到秀才门槛罢了。
想要当官是不可能的事。
哪怕是太平公主,都给不了他正经官身。
所以听着苏复的话,谈玉河愣了下,随即整个人都有些亢奋起来,没有丝毫客气,也不去想苏复在这中使了多少劲。
开怀大笑道:“都说苏大人大方,今日玉河才终于感受到一次。”
“呜~”,谈玉河做出抹泪状。
“我干,苏大人你说什么我都干!”
“哪怕累死!”
苏复眉头紧皱,带着两分嫌弃道:“你这模样,给袭虎那家伙看吧。”
“前几日他给我回信,若不是被压着,他早就骑着纵云过来找你逛青楼去了!”
“现在这个狗大户可是收了不少贺礼和嫁妆,说是要请你常住青楼,一晚上给你叫上十个八个的,报答你做媒之恩呢!”
谈玉河傻笑,杨袭虎成婚时是邀请了他去丰京的,但当时江南事忙,而太平公主这个主人不在,他就算再想去,也脱不开身来。
于是就只让苏复帮忙带了一份礼。
为此,杨袭虎可没少写信骂他!
苏复看谈玉河傻笑模样,自然知道他心中有层顾忌,不然也不会因为苏复帮他弄来个学子监的名额就这么高兴。
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就是如此,士农工商,商贾出身的谈玉河面对自己和杨袭虎的时候,就是感觉有点自卑,当初不为杨袭虎祝婚,很难说没有他身份的原因在。
“行了,我又不是真的周扒皮,这事你稍微盯着点就行。”
“我的‘老上官’崔适崔大人昨日回来了,正巧他闲着呢,不好好用用他,等回京了还不知道他背后的人该怎么给我上眼药呢!”
苏复能信任的人不多,有能力做好事又让他信任的更是少,不然也不会让谈玉河和大狐轻雪揽这么多事。
但崔适已经表明了他的诚意,加之他那圆滑的性格,还有在户部当差多年的经验。
他来处理这类问题,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而谈玉河需要做的只是当苏复的眼睛,确保其中不会再出什么意外。
谈玉河笑意敛去,脑中大概过了一下宁海府内的户籍信息。
得益于宁海府一众世家豪族的压榨,加上其它府并不限制宁海府百姓的流动,所以如今宁海府内人口不过四百万,在户籍上的更是少之又少。
除开一众大小世家及其旁系之人,整个宁海府的登记在册的户头不过四十万出头,哪怕每户二百两真金白银的补出去,一亿两白银怎么也足够了。
至于其它没户籍的,能分点田地也已经足够了。
“既然苏大人心中已经有了方案,玉河自当遵从。”
“但……这银子数目毕竟有点大了,而且又不是非必要支出,苏大人你看……是不是要与朝廷知会一声?”
苏复已经习惯了谈玉河对他的称呼,除了私下时候,他一直都是这么恪守礼节。
谈玉河在商业上很敏锐,但这并不等同于他在官场上就能吃得开。
例如现在的这个问题。
“不用了,朝中在我做下如此大事之后,依旧给我封赏,就表明了这宁海府的一切,暂由我一言而决。”
“我若是上书问了,反倒是把启明陛下还有政事堂的大公架在火上烤了!”
“这些钱财,取之于宁海府之民,用于宁海府的百姓,方为正道。”
这是有点政治嗅觉的人,互相心照不宣之事。
毕竟这些钱财,上面可都是带着血和泪的,对于不缺钱的朝廷来说,怎么愿意收下这些钱而得一个骂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