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62章 美国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是导致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
    ……

    对于自己这篇论文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常浩南此时还并不知情。

    因为在工程领域,即便是最简单和直接的用途,也需要短则几周,长则几年的时间进行测试和验证。

    并且影响力还很难被扩散到本领域之外的地方。

    所以,要想在IPCC的会议之前搞出足够大的动静,重点反而是这篇论文的后半段。

    也就是跟人工神经网络有关的那部分。

    众所周知,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如果真想要速度,那研发周期和发表周期都可以短得吓人。

    像arXiv这种预刊载论文的网站之所以能有存活空间并且还不断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这帮人的研究迭代速度甚至比正规论文期刊的审稿速度更快。

    如果走传统流程,那很有可能出现大量关于原创性的争议。

    而常浩南和利塞尔的那篇文章,则恰好给正在互联网泡沫当中emo的广大计科人提供了巨大的水论文空间。

    因此一时之间,各大高校争相跟进,水平较高的学者们开始琢磨着如何利用类似的思路拓展出新的领域,而层次一般的研究人员则就地开始灌水。

    总之,具体对行业发展的贡献不论,但至少在论文数量和热度方面,已经丝毫不弱于一些老牌的研究领域。

    已经不可能有人否定这个改进Levenberg-Marquardt方法本身的正确性。

    而这,就已经达到常浩南最开始的目的了……

    ……

    2004年12月,IPCC第四次评估正式展开。

    其实从原则上讲,IPCC更接近于国家之间的学术会议,其本身并不进行任何科学研究,也和学术期刊一样,不对任何所采纳的数据本身负责,只关注科学的评估手段,以及在“假设数据为真”的前提下给出分析和建议。

    这当然是出于技术可行性的考虑,毕竟联合国并不是真的权力机构,不可能跑到别人国土上去随便调查。

    但却也说明,IPCC给出的结论,并不一定真的靠谱。

    只不过因为背靠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两个平台,而大家毕竟还要在这一个马勺里吃饭,所以还是倾向于认同其权威性。

    但真到了评估过程中,那场面其实和菜市场吵架没有太大区别。

    而今年,因为某个众所周知的原因,则更是从一开始就多了些火药味。

    由于参与IPCC评估的国家数量并不算多,只能借鉴而不可能照抄联大的发言顺序,因此搁在以往,光是谁先谁后这件事,就足够讨论上一段时间。

    但这一次,当美国代表提出按照国家首字母排序时,竟然没有人提出异议。

    就连俄罗斯代表,也没有做出诸如“你们美国的首字母明明是U”之类的表态。

    因为在这种安排下,美国将会和华夏挨在一起。

    而所有人都想看看,这两边到底会撕出如何绚烂多彩的火花……

    按照惯例,无论后面的顺序如何,第一个发言的都是巴西。

    作为南美诸国的代表,他们的核心关注点自然是在热带雨林的变化上面。

    “在过去五年中,由于极端气候、乱砍滥伐、以及自然灾害等影响,亚马逊热带雨林的面积已经缩小了大约1.3万平方公里……我提醒各位注意,亚马逊雨林占据了世界雨林面积的一半,以及全球森林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拥有无可代替的生态和气候价值……”

    “此前,根据气象研究,2005和2006两年,美洲大陆将会遭遇百年不遇的严重旱灾,整个地区的局面已经站在沙漠化的边缘,平均一旦突破临界点,雨林将无可挽回地开始死亡,进而对全球气候带来灾难性影响,甚至毁灭整个世界……”

    “……”

    巴西代表一上来就是一段明显危言耸听的内容。

    这些说法骗一骗那帮没脑子的所谓“气候活动家”们还行,但在座的哪个不是千年的狐狸,不可能被这些早就听惯了的说辞给蒙到。

    你亚马逊雨林确实很重要,但很少有人提到森林面积在减少的同时也会自发性扩张,每年的净减少面积根本达不到平衡临界点。

    正如很少有人提到,在“平均每小时都有一个物种毁灭”的同时,也有新物种在以大概相同的速度出现那样。

    大家真正关心的,反而是这段话背后是否隐藏着什么目的……

    “我说老丁,他们这发言明显采信了美国环境保护署前段时间发表的灾害数据……该不会是想要配合老美来针对我们吧?”

    随行的华夏气象局副局长郑国刚贴近到丁仲理耳边,低声询问道。

    后者低头沉思片刻,但还是摇了摇头:

    “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大部分第三世界国家在IPCC都是跟我们在同一条战线上的,但南美洲毕竟受到美国影响很大,而且台上说话的代表也未必真的能代表巴西人自己,所以我还真不好说……”

    不过,就在这边已经有些担心的时候,台上那位巴西老哥却突然话锋一转:

    “亚马逊热带雨林是整个人类的宝贵财富,而雨林保护也绝非南美洲国家自己的任务,而应该由国际社会共同承担……”

    这下子,华夏代表团的一众人纷纷松了口气——

    对方显然不是有什么政治目的,只是单纯以此为借口要钱而已。

    果然,巴西代表很快就图穷匕见,希望世界银行和发达国家能够按照拥有热带雨林面积的占比,给国家提供相应配额的环保基金……

    尽管这个套路看上去有些粗糙,但是在环境保护的大背景下,还真就不可能被完全拒绝。

    毕竟,要钱这种事,在IPCC已经算是相当单纯了。

    而还有一些国家,则希望拉着环保的大旗达到更加不可言说的目的……

    就比如随后上台的美国代表。

    就像大家一开始所预料的那样。

    在照例回顾了一下全球范围内最近五年来的气候变化数据之后,便就着刚才巴西代表的发言,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华夏:

    “最近五年,在华夏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是快速恶化的环境问题,以污染物排放总量计算,华夏已经成为全球最大污染国……”

    “我们已经注意到,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纸面上的经济增长数据,华夏已经在着手开发其国土东北部的草原地带,这将有可能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对于全球气候平衡的影响不亚于亚马逊雨林所遭受的破坏,这里有分别拍摄于去年和今年的卫星照片,可以明显看出植被总面积明显减少……”

    “华夏破坏环境所造成的恶劣成果“独占鳌头”,全球国家都应该通力合作制止这样的破坏性行为……”

    “……”

    美国代表明显是早有预谋,不仅拿出了相当详细的调查数据,还用了发言时间的几乎三分之一来专门批评华夏在蒙省东部的开发行为,用意堪称昭然若揭。

    如果搁在以往,华夏代表团这边的策略基本就是按照对方的指责进行逐条辩解和驳斥。

    虽然是有条理,但不管你解释得再怎么有道理,在气势上总归要落入下风。

    但这一次,即将发言的郑国刚却毫无心理波动。

    甚至还有点想笑。

    在美国代表离开之后,他几乎是迫不及待地迈着大步来到了台上。

    当然,作为体面人,不可能一上来就带着骂街的态度。

    而是和前面两位一样,先是报告了一下全国,以及东北亚地区环境和气候的基本情况。

    在完成了全部的例行性内容之后,才缓缓转过身,面向还不知道马上要发生什么的美方代表团。

    “在这里,我想特别提醒各位注意,我国在蒙省东部进行的开发,本身就是一个大的环保计划的一部分,这是同一地点和位置在开发前后的航拍照片,相比卫星图要细致很多,足以看出,这些土地原本就已经处于荒漠化状态,反而是我们的开发行为,改善了总体植被水平……”

    “……”

    前面的部分,跟过去的解释似乎没什么不同。

    但紧随其后,郑国刚却突然一转语气:

    “反而,我们有充足的证据证明,刚才巴西代表所说的气候变化和自然灾害,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美国人消耗了太多的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