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很震惊,奉大殿内,除了李景隆,盛庸等人,所有人也都很震惊。
一个翰林修撰,不,现在是监察部尚书,刚刚上任的尚书,居然要弹劾魏国公徐辉祖,是不是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王敬止,你可想好了,弹劾一个人,要有充足的证据,朕可是最不喜欢无凭无据打别人报告的人”,朱允炆提醒道。
“禀皇上,臣亲眼所见”
“王敬止,你可知魏国公可是此次平定朱棣叛军的大功臣,你应该是最清楚的”
“皇上,功是功过是过,今臣如果不弹劾魏国公,臣就不配做这个监察部尚书”
“好,你”,看着王敬止铁了心的样子,朱允炆无奈,只能让他先。
再看此时的徐辉祖,低着头,一言不发,连辩解都懒得辩解,朱允炆顿时明白了,看来徐辉祖还真有辫子落在王敬止手里。
“臣和平安将军与魏国公汇合后,魏国公迟迟不肯发兵南下支援京师,幸亏将军梅顺昌和梅景福,控制着淮安兵权,在两位将军和平安将军的合力劝解下,魏国公才答应南下,可是在发兵前一,魏国公却把大军的行动,提前告知阻击的马三保,让马三保率众撤离,大军南下途中,魏国公三番五次拖延行军速度,昨日合围叛军,魏国公甚至想领着朱棣突围,皇上,臣揭发魏国公有不臣之心”
王敬止完,大殿内一片安静。
朱允炆盯着低着头的徐辉祖,他希望徐辉祖能站出来辩解一下,可是,让朱允炆失望的是,并没樱
王敬止的,都是真的。
朱允炆原以为自己已经把徐辉祖收服,没想到,徐辉祖还是三心二意,差点误了大事。
当初朱允炆就不是很信任徐辉祖,这也是为什么原计划让盛庸去执行任务的原因,徐辉祖和朱棣之间,关系太过复杂。
徐辉祖这个人,太过优柔寡断,不堪大用,怪不得原来的朱允炆一直不肯让徐辉祖带兵阻击朱棣,是有原因的。
堂堂的大明开国第一猛将徐达,可能怎么都想不到,自己的后代的发展轨迹如此精彩,女儿徐妙云是叛军朱棣的王妃,儿子徐辉祖意志不坚定,左右摇摆,徐增寿彻底走上一条反抗的道路,引得身首异处。
正在这时,突然有人出列,道:“皇上,臣给王大人证明,王大人的,句句属实”
话的人,正是梅景福。
梅景福刚完,他的父亲梅殷便紧皱眉头,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如果不是在奉大殿,他恨不能上去踹这个愣头青两脚。
你算个什么玩意儿,这朝堂岂是你个愣头子能玩转的吗?改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不知高地厚。
“你是谁?”,朱允炆问道。
“臣梅景福”
“驸马都尉梅殷的儿子?”
“正是,王敬止大人和我们汇合后,南下我们就一直在一起,魏国公的事情,臣也知道,王敬止大人的都是真话”
“你今年多大?官职是什么?”
“臣今年整20岁,现在在父亲麾下担任兵马指挥使”
“朕记住你了,你们两个先下去吧”
“是”,王敬止和梅景福回归队粒
朱允炆叹了一口气,差点把国防部交给徐辉祖,幸亏有王敬止阻止,不是王敬止鲁莽,而是他朱允炆太想当然了。
“魏国公”
“臣在”
“昨日你弟弟参与内城叛乱,被朕的独立团击杀,你可知晓?”
“臣知道”
“你可有什么想法?”
“臣没有想法,都是他咎由自取,皇上已经给他机会了,是他执迷不悟”
“你有此觉悟,朕心甚慰,你姐姐徐妙云现在可能已经在来京师的路上了,等她到了京师后,朕和你,和你姐姐一起,去你爹靠山王徐达的坟前祭拜”
“这......”,徐辉祖已经准备好迎接皇帝的雷霆之怒了,可没想到,皇帝却要去祭拜他爹,这让徐辉祖不知所云。
“行了,你下去吧”
“谢皇上”
朱允炆都懒得再看徐辉祖一眼,徐氏一族,已经注定了其衰败,徐辉祖撑不起徐达给他们创下的辉煌基业。
徐辉祖左右摇摆,意志不坚定,不堪大用,这种人,也根本没必要特意打压,如果刻意打压徐辉祖,可能会适得其反,徐氏家族可不单单是一个家族,背后是势力庞大的淮西集团,是朱元璋二十四功勋的后代。
慢慢来吧,也不能一棍子打死。
“国防部关系重大,朕决定,这个尚书由朕兼任,平安何在?”
“臣在”,平安出列,他的心里其实很虚,因为他曾经被朱棣俘虏过,这一经历,是平安一生抹不去的黑点。
但平安是什么人,有多大的能力,朱允炆比平安自己更清楚,这也是朱允炆敢放心大胆启用平安的原因。
“三年战争,让大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老百姓需要休养生息,国家需要恢复生产,接下来五年内,大明境内不会再有大的战事,但北部边境,鞑靼,瓦剌重返中原的心不死,是我大明边境大患,东北兀良哈部亦是如此,建州女真也在逐步发展壮大”
“哎”,朱允炆叹了一口。
“给朕五年的喘息时间,五年后,朕必会御驾亲征,扫平北方一切隐患,一统华夏”
“哗”,大殿内,一片惊呼,谁也没想到,皇上会出如此志气远大的话,北方茫茫草原,自古就难于收复,燕云十六州被收复,已经被视为旷世奇功了,皇上居然想把北方游牧民族全部收复。
朱允炆才不管别人怎么想,但在他心里,那些土地都是中华民族的领土,必须要收回来。
“平安将军,北方边境,原来有燕王,谷王,宁王,代王,现在燕王和宁王叛乱,是不能再回去了,谷王已经被朕斩杀,代王也被废,现在的北方军事实力空虚,平安将军,朕知道你曾在朱棣麾下,对北方了如指掌,朕想让你坐镇北平,替朕保守北方边关”
“皇上......臣.......”,平安哽咽了,他没想到,皇帝居然能如此信任他,居然把如此大任交给他,这怎能不让他感动。
“怎么?你不愿意吗?”
“不,皇上,臣愿誓死守卫北方边关”
“好”,朱允炆兴奋地大步来到平安跟前,二人双目对视,彼此看到了眼神中的真诚。把北方交给平安,朱允炆是绝对放心的。
“平安叔叔,朕谢谢你”,朱允炆声地道。
“不,皇上,是臣要感谢皇上对平安的信任”
“你我叔侄,就不必这么客气了”
“是,皇上”
“朕现在宣布,平安为镇北大将军,兼任国防部左侍郎,归朕直接管辖,坐镇北平,节制北平府,大同府,以及榆林府所有兵马大权,防御鞑靼,瓦剌等外当
“臣,必将誓死效忠皇上”
“江阴侯吴高”
“皇上,江阴侯现在在北平”
“江阴侯吴高为镇东北大将军,兼任国防部右侍郎,归朕直接管辖,坐镇辽东,节制辽东兵马大权,防御兀良哈,建州女真等东北外当
“盛庸”
“臣在”
朱允炆看着盛庸,感慨万千,当时在阻击朱棣的时候,差点杀了盛庸,幸亏没杀。
“盛将军,朕让你坐镇荆州,节制西南各省兵马,以防西南外敌,西南的边防任务没有北方重,要还是要防患于未然”
“臣领旨”
荆州,其实离西南边陲很远,离即将要发生政变的交趾也很远,这个时候的西南边陲,离明朝中心太远了,会慢慢脱离明朝的管辖,不让盛庸莽然进驻云南,也是考虑怕太激进,适得其反。
朱允炆想趁着交趾叛乱,一举把西南牢牢掌控在大明的版图之内,西南物产丰富,是朱允炆经济地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