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儿终究还是没有收下白玉林的银子。
但白玉林却带着沫儿去首饰店,挑选了一副正好价值五两银子的耳环送给了沫儿。
银子不能要,但是耳环却是白玉林送给沫儿的礼物,在白玉林三寸不烂之舌的服下,沫儿最终收下了对于她来,价值不菲的礼物。
感动之余,沫儿也对白玉林产生了不一样的情愫。
这一,是沫儿十八年来,最开心的一。白玉林也深深地印进了沫儿的脑海,刻在了沫儿的心上。
当朱允炆心心念念的沫儿沦陷于白玉林的情意绵绵之时,朱允炆却在武英殿召见进宫的齐泰。
不知道朱允炆如果知道事情是这么发展的,会不会后悔自己两前的决定,朱允炆没有去着急辨别沫儿的真实身份,而是知道沫儿在徐府后,把他和沫儿之间,交给了缘分。
朱允炆相信,如果沫儿真的是周默,缘分总会让他们再次相遇的。
朱允炆却不知道,如果沫儿真的是周默,他已经彻底没机会了。
这一,朱允炆很开心,是因为他改造大明的第一步,基础已经奠定了。
这一,沫儿也很开心,是她十八年来最开心的一,因为她心里住进了一个人,一切都是美好的。
朱允炆要离开皇宫,这最后一夜该去哪里?
选择不多,要不去马灵那里,要不去黄瑶那里,周乔不考虑,因为今后在一起的日子很多。
可不管去马灵那里,还是去黄瑶那里,都对他们彼此之间是一种不公。
思考良久,为了公平,索性,朱允炆决定,哪儿也不去了,就在自己的寝宫休息。
一夜无话,第二清晨一大早,朱允炆神清气爽。
东子禀报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只等朱允炆下圣旨离开即可。
当没有穿龙袍的朱允炆看见同样一身朴素着装的周乔时,朱允炆笑了。
他们此去青龙山,不是去享福的,也不是去摆阔的,不得不,周乔心思细腻,很的朱允炆的欢心,周乔这一身淡雅的素衣,明周乔明白辞行的意义。
二人携手,如同一对普通夫妻一般,步行走出皇宫,来到昨夜已经和众位朝臣约好的皇宫城门,众位朝臣已经在这里列队等候了。
看到皇帝朴素的衣着,众人皆是一惊,让他们更加吃惊的是,身旁的人不是皇后,而是最近盛传十分得圣宠的周贵妃。
周贵妃也是一身朴素着装,和皇帝站在一起,就像是一对普通的夫妇一般。
怪不得周贵妃得宠,看来是十分了解皇帝的心思,这或许也是皇帝愿意把周贵妃带去青龙山的原因吧。
昨日宴会,并不是什么秘密,皇宫里的人都知道,皇帝宴请大臣,明早还会亲自为五位封疆大吏送校
按照常理,今站在皇帝身边的人,一定是皇后,皇后马灵也是这么想的。
所以今一大早,便早早起床,梳妆打扮,风光霞帔,端庄而优雅,只等皇上召唤她的圣旨。
等啊等,直到下人禀报皇帝已经在离开皇宫的路上,马灵才明白,她今日等不来皇帝的消息了。
陪在皇帝身边给五位封疆大吏送行的人,是周乔,而不是她这个皇后。
马灵坐在床边,面无表情,心里却五味杂陈,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可皇帝带着周乔去青龙山,已成大局,无法逆转,马灵有大郎二郎在,也不可能去青龙山。
大郎和二郎一直是马灵的保障,甚至是定心丸,曾几何时,谁能想到,现在居然成了想接近皇帝累赘。
马灵心中的恨,犹如黄河决堤一般,她恨皇帝忘恩负义,朝三暮四,更恨周乔这个狐狸精,迷惑皇帝。
今日一大早,早早起床准备的人还有黄瑶,她可不能犯周乔犯过的错,不管是皇帝还是皇后,她随时都准备好了。
为五位封疆大吏送行,让她单独陪皇帝的可能不大,如果皇后陪同,也保不准皇后会让她陪同。
所以,黄瑶是在等皇后的消息。
直到皇帝已经动身的消息传来,也没等来皇后动身的消息。
黄瑶懵了,真的彻底懵了。
皇帝走了,现在后宫就剩下了她和皇后,以后要更加心了,形势的变化,让她不得不倒向皇后这边,因为她根本没有和皇后抗衡的实力。
周乔啊周乔,别看你现在风光无限,你已经触动了皇后的底线,等你失宠之日,便是你万劫不复之日。
不,不用等到失宠之日,皇后怎么可能不闻不问。
也许皇帝喜欢你的单纯,可这也可能是让你命丧黄泉的索命绳。
黄瑶心里想着,不禁叹了一口气,她不想卷入这场没有硝烟的后宫之争,她只想平平安安地陪着平康健康地长大。
皇宫城门口。
虽是朱允炆为朱能等人送行,可是他也要离开,算是互相送行吧。
朱允炆不走,他们五个哪敢离开。
在周乔的提醒下,朱允炆才后知后觉地明白,又叮嘱了一番,朝廷政事交给了十二部,尤其交代解缙,教材之事,关系重大,让他以后多去刑部大牢,找道衍去商议,教材怎么编写,朱允炆已经和道衍的很清楚了。
道衍和解缙能编纂出永乐大典这部旷世奇作,教材之事,和永乐大典大同异。
永乐大典是涵盖下各行各业的百科全书,可永乐大典不过是好大喜功的朱棣来炫耀自己功绩的工具,永乐大典编纂完成后,就进了大明皇家的宝库保存了起来,阅览永乐大典者,少之又少。
而朱允炆,是要把这本百科全书,分册编成教材的形式,供下人学习,可以永远地造福百姓,永远地流传下去,根本不怕失传。
大明的军事边务交给了四位将军,中原的稳定,老百姓的休养生息,交给了铁铉。
叮嘱一番后,朱允和周乔才上了马车,带着几车生活用品和物资,在五百名禁卫军的保护下,朝青龙山的方向而去。
朱允炆离开后,朱能,马三保,丘福,张辅,铁铉五个人才和十二部尚书告别,五个人朝着四个不同的方向,带着皇帝的重托而去。
看着皇帝和众位将军离去的背影,方孝孺感慨不已。
他转身看着十二部众位官员道:“各位同僚,想当初皇上布局围剿叛军的时候,我和各位一样,心中或许有很多疑问,但是,皇上睿智过人,打败了叛军,现在皇上又在布一盘富国强民的大局,可能大家心中依然有很多不明白的疑问,甚至有些离经叛道,但是,我选择相信皇上,皇上现在把朝廷交给了咱们,咱们一定不要辜负了皇上对我们这份大的信任,不要给皇上拖后腿”
“方大人的好,人活一世,报效朝廷,为百姓谋福利,是我们的本分,皇上也是这么做的,皇上如此信任我们,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鞠躬尽瘁”,王敬止激动地道,他现在可是朱允炆最忠实的信徒。
“对,我们一定不能辜负皇上”
“那大家还等什么,赶紧各尽其事吧”
众位官员各自散去,各自回到自己的衙门,皇帝虽然离开了,可是他们感觉自己身上的压力反而越来越大了。
朱允炆在布一盘大局,能不能像打败叛军一样也获得成功,没人知道,甚至朱允炆都不敢保证就一定能成功。
不成功便成仁,既然来到了这个时代,还是大明的皇帝,就不可能浑浑噩噩地无所作为,朱允炆要的是改换地,要的是真正的国泰民安,国富民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