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60章 吏治
    1861年,在德国施塔斯富特的地方首次开采光卤石钾矿……

    “文若,我一直认为,任何事物都是通过不断尝试才能进步。

    工业大学制作出的氮肥可以试一下,产量高低一比较就知道。

    ……”

    辽东虽然经过多年发展,但不少人依然顽固,他们只相信自己认知范围的事情。

    “殿下,最近有个讨论会很有意思。”

    刘恢提着茶壶给荀彧和自己茶杯里加满了水。

    “什么事情能让文若发出这样的感慨?”

    荀彧端起茶杯,微笑着道,“不少人总结了我们一直以来官场的一些做法。”

    听到荀彧的话,刘恢也是很好奇。

    荀彧继续道,“有人把自古以来的潜规则称之为钱规则。”

    听到荀彧这样,刘恢嘴角扯了扯,这话难听,但的确是实话。

    “官场上最可怕的就是溜须拍马,这种现象一旦形成,那么什么问题都会出现。

    一旦溜须拍马流行于官场,那么,欺上瞒下就会成为常态。

    因为上级喜欢听自己想听的话,下级就会专门去找类似的话,他们会把成果不断放大,问题不断缩。

    可是,问题缩只是在嘴里,并未实际去处理解决他,问题本身依旧存在。

    很多人会把这些问题归咎于底层百姓,是因为底层百姓的不知足、不努力造成的,可实际情况真的这样吗?”

    刘恢听到荀彧的话,让他想起了历史上清代方苞的《狱中杂记》记载:即将执行死刑时,行刑者先在门外等候,他的同伙先进去索要财物,如果犯人富裕,就找他们家属谈,如果犯人贫穷,就找他们本人谈,对凌迟处死的犯人:“顺我,即先刺心,否则四肢解尽,心犹不死……”

    这种合法祸害别饶能力,便是官吏的合法伤害权,是古代社会权力结构的重要纬度之一,整个社会财富都要据此逻辑进行分配再分配,在这些掌握了合法伤害权的古代官吏眼中,老百姓形同鱼肉,这也是“鱼肉百姓”一词的由来。

    明朝的张居正是当朝最能干的大臣,深知官场各种弊端和权谋,圆滑的游刃其间,几乎凭一己之力实现了所谓中兴。

    然,身居高位、聪明绝顶的张居正,讲起官场吏的故事,也是心怀畏惧。

    军队里的军官升官发财、论功行赏主要取决于沙场斩获的首级,作假冒功可是杀头大罪。

    兵部有个吏,故意把一份报告上的一个数字洗去,再填上一个同样的数字,然后拿着报告让兵部官员看,字有涂改,按规定必须严查。

    将校们得到消息大惊失色,忙不迭贿赂吏,收了贿赂,吏又改口,字虽有涂改,但仔细检查,发现和原来一样,并无作弊,于是兵部就不再追究。

    张居正感叹:军官们在战场浴血奋战杀敌,但升降富贵,命运却有相当程度捏在这个吏手里,他的官职虽得微不足道,可你不行贿他行吗?

    刘恢想起这些事情,并非这种事情只有明清才有,而是历朝历代这种属于正常普遍现象。

    “文若,你想过这是为何?”

    荀彧原先也很迷茫,他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朝廷这种现象十分普遍,而辽东从第一起就杜绝这种现象,现在,两者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殿下,从根本上讲,是不同的社会制度造成了不同官场形态。

    中原朝廷的官吏没有制衡,他们掌握着下面所有官员的升迁调动。

    下面的人想升官,只得去巴结讨好他们,乡里的基层官员巴结县官,县官巴结郡官,郡官巴结朝廷大员,层层递进。

    长此以往,谁还记得百姓?因为百姓根本无法左右他们的前途和命运。”

    刘恢赞同的点零头,“我一直也在,绝对的权力必然造成绝对腐败,这一点是必然。

    任何权力必须受到制衡,否则权力失去制约,对于百姓来就是灾难。

    失去制约的权力,首先会造成社会不公,律法形同虚设,或者,律法就是为了百姓而设。

    另外,我们要让百姓来决定官员的前途和命运。

    现在我们只是把官员和公务员考核纳入了百姓满意度,将来,我们要让百姓有权决定谁成为县长和郡守……”

    听到刘恢的话,荀彧不断点头,辽东正在朝这条路上走,不过,离刘恢设想仍然有不差距。

    在刘恢看来,最不需要的就是过多的口号,需要的是一个真正为民办事的社会制度,只有当官员和公务员利益与百姓挂钩时,你不去喊口号,大家依然会用心去工作,与其浪费时间搞这些,不如多去想法解决百姓本身存在的问题。

    “我终于明白殿下为何刚开始就要变,如果到今再来改变,恐怕很难调头。”

    荀彧深知,一旦形成强大的利益集团,一切都不太可能,因为大家习惯了高高在上的颐指气使,谁会愿意接受别人监督?谁会愿意公布自己个人财产?辽东律法严格规定,凡是超过个人正常收入的财产,都会被认定为贪腐所得,辽东腐败立案标准是1华元,哪怕只拿了1华元,那么必须开除,达到500华元将追究刑事责任,10万华元将被判处死刑,并且将个人事迹镌刻于城市耻辱石上。

    辽东最初这一做法,遭到中原各地官吏嘲笑,他们声称,当官不贪财,谁去当官?

    不过,随着时间推进,一些有识之士看明白了,辽东这一做法是吏治的基础,否则一切就是空谈。

    当官员和公务员升迁不由自己上司决定时,谁会脑袋进水去给上司行贿?辽东官员和公务员考核中,百姓意见占比超过60%。

    例如:一名普通乡里的接待人员,他是一名普通公务员,每次接待完成后,会有一个满意度,根据自己判断划勾以后放入意见箱,意见箱是两大监管部门共同管理和统计。

    吏治首要解决就是利益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