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统领,华夏文教院对于教育,刘备副院长面对记者提问时,给出了全新解释,您怎么看?”一名记者问道。
“具体是什么?”刘恢的确不知道刘备了什么?
“他,华夏未来教育主要是培养大家的思考能力,要有质疑精神,甚至否定精神,要从过去那种灌输式教育中逐渐改变出来,要让大家懂得去问为什么?”
刘恢笑了笑,“华夏一直鼓励在特定范围内进行独立思考,并不是别人不好就是不好,也不是别人好就好。
我记得几年前有一场争论,是关于秦始皇的功过问题。
当时就有人提出,功过都要如实记录,作为后来者,我们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就对此前统治者抹黑丑化,进而达到合法化的问题。
刘副院长所的包含了华夏价值观,这里没有威权,也不允许威权,没得个人崇拜,也不允许个人崇拜,因为我们都不相信没有错误的人。
质疑、否定才是更好解决办法,学术上尤其如此,华夏多年前就提出知行合一一样。
灌输式教育是因为有人为了私利,想让你变成什么样的人,这一点,我们永不提倡,因为人是个体,一个国家是由无数个思想不一的个体组成,只有这样才是精彩的社会。
我个人是支持他的法,华夏坚持的法治和商鞅、韩非子他们法治有本质区别,他们是法、术、势,他们的法治是百姓囚笼,是为了统治阶级服务。
而华夏追求的法治,是法律之下无一人能够例外,无一饶任何权力大于律法。
良好的法治是干掉权力,让权力变成一种制度,而绝不是个人手上拥有的无限威权,更不是压迫百姓的工具。”
刘恢的话让现场的人全都站立了起来,多年的教育,年轻人对未来充满信心,年长者常常担心,担心华夏又回到黑暗腐朽的皇权社会。
“可能会有人有疑问,把权力变成制度和法律,这些事情总得有人做,是人就有私心,如何保证呢?”刘恢看着台下众人继续道。
“这也是为何华夏立法机构是独立的,他们不涉及权力,他们和百姓大会下院是对立的,也和华夏政府是对立的,因为他们的责任就是,干掉权力,让权力变成制度,让权力变成办事的流程,而不是某个人拿在手中向百姓索贿要好处的威权。”
“去年,有位同学在报纸上了一句经典的话,我深以为然。
百姓最大责任是不能让政府权力扩大化。”
“句实话,面对百姓对华夏政府的赞誉,我个人如履薄冰,忧心忡忡,因为这些原本是自己的本职工作,现在却成了赞歌,这种现象一旦蔓延,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我们不能去歌颂苦难,苦难应该是去同情和怜悯,苦难是华夏政府应当面对解决的问题。
华夏现在有品、歌剧等节目在民间出现,深受百姓喜欢。
我们应当鼓励大家如实反映社会现状。”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堵不如疏。”
刘恢的话音刚落,台下到处都响起了讨论声。
“大统领为何时时刻刻都在强调法治?”一名青年不解的道。
“法治塑造规则,规则成就道德,从来没有一个国家靠道德能成就强大,只有所有的人都在规则行事,国家才会强大。”旁边一位青年回答道。
“元放,你如何看大统领这番话?”一旁的陆康饶有兴致的看向陈纪。
陈纪轻轻咳嗽了两声,“季宁,句实话,如果不是因为华夏今的成绩,我会把大统领当一个疯子。”
陆康不解的问道,“怎么?”
“自古以来,统治者无一不是给自己增加权力,他倒好,不断弱化自己和所有的人权力。
尤其是他搞的对等原则,你看,地方官员当官升职是当地百姓了算,也就是这些官员会造成县长不听太守的,太守不听大统领的,同时,郡里太守还有100到300人不等的兵力用于制衡大统领权力。
现在又提出一个全新概念,干掉权力,让权力制度化,让权力流程化,这样的人不是疯子?”
陆康嘿嘿一笑,“华夏发展你如何看?”
“老夫今年66岁了,见过太多的人和事情,句实话,华夏从上到下的人笑脸让人看到真诚和发自内心的高兴。
三年前我去高句丽郡农户家里,提起华夏,这些人倍感自豪,当我提起高句丽王时,那些人脸瞬间黑了,差点将我赶走,那一刻我就知道,华夏的政策是顺应了百姓的想法。”陈纪虽然迂腐,但是他不是不识时务的人,尤其是襄平的发展,让他看到此前世家豪族想挡住他是多么不自量力?
“元放,正如你儿子陈群所,留在华夏对于陈家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世家豪族能保持屹立不倒?能保证自己子孙不受侵犯?至少华夏的制度让我放心自己子孙后代在这片土地上安稳的生活。”陆康微笑着道。
“这点你的是对的,法治远好于人治,根据自己喜好善恶治下,那不是下人福气,而是整个民族的悲哀。”陈纪微微颔首。
袁愧此时仍然在想刘恢的话,“权力归于制度,权力归于流程?如果真的做到这些,华夏将会有一套自我修复的机制,不会因为一人而衰亡,也不会因为一人而突然大兴。”
一旁的杨彪赞同的点零头,“叔父,这点上面,大统领最让人佩服。”
袁愧点零头。
今南下的这场刘恢临别演讲会,刘虞带着华夏长老院新当选的长老前来旁听。
刘虞是长老院的院长,加上他,总共产生了七名长老,这些人都是高皇帝刘邦的后裔。
刘繇也是长老之一,“以前我对大统领颇有微词,这段时间让我改变了想法,尤其是今大统领这番话让我明白,想要子孙后代过得公平,那就需要一套好的制度才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