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国事艰难 成蟜卖身!懂不懂天下最富国的含金量啊!
秦王政十三年三月十日。
大秦,咸阳宫,御书房。
齐外史淳于虎悲声而呼:“今齐危若累卵,楚军军势正隆。”
“拜请秦王救我大齐!”
嬴政沉吟间给了韩仓一个眼色。
韩仓立马上前,用更悲怆的声音高呼:“大王!”
“大秦,穷啊!”
“硕鼠若被困于我大秦粮仓都会被饿成死鼠!”
“野猫都不屑于我大秦粮仓周边走动!”
“且我大秦历经大战,虽夺了些许疆域,却令得诸多青壮战死沙场,人丁稀薄。”
“臣知秦齐乃是至交之盟,可我大秦果真疲敝矣!”
“国内青壮便是连耕耘出够今岁果腹之粮都难,更遑论出兵助齐乎?!”
韩仓的声音可谓是闻者心酸听者落泪。
淳于虎听的也确实有些心酸。
因为淳于虎分明能看得到韩仓的发际线比前几年见面时后退了不少。
若是嬴成蟜继续全天下撒欢,韩仓恐怕连固定发簪的头发都凑不齐了!
不等嬴政宽慰韩仓,淳于虎果断拱手:“此番秦若愿出兵助齐,所需辎重、赏钱、军饷皆由我大齐担负!”
秦国君臣面无表情。
此番秦国是去救援齐国的,齐国又比秦国富裕那么多,哪能再让秦国自己担负援军的粮食?
淳于虎继续说道:“此战,我大齐将征兵六十万以抗楚!”
“我大齐仅只求请秦国派遣将领统帅齐军!”
秦国君臣来了一点点兴趣。
大秦的青壮还得种地呢,是真没办法抽出来作战了。
但既然不需要大秦的青壮离开田亩,那此战对大秦的弊端就大大减小,已经可以仅从国际战略角度来考量了。
淳于虎给出了致命一击:“我大齐承诺。”
“只要此战能拒楚军于莒都之南,我大齐愿赠粮二十万石与秦。”
“只要此战能夺回我大齐沦陷之疆域,我大齐愿赠粮五十万石与秦。”
“若此战能打过淮河、重创楚军气焰,我大齐愿赠粮百万石与秦!”
听闻这话,嬴政并所有大秦朝臣的眼睛全都亮了!
百万石粮食!
这是什么概念?
足够十万大军吃上一百天!
足够三十万徭役吃上一百天!
若是拿去赈灾,可供八十万灾民吃上一百天!
对于急缺粮草的大秦而言,这百万石粮草绝对是雪中送炭。
有了这一笔粮食,大秦就能坚持到今年秋收了!
韩仓再次眼巴巴的看向嬴政,眼中满是哀求。
但这一次,韩仓所求却不是拒绝救援,而是乞求嬴政看在这些粮食的份儿上帮帮齐国吧!
错过这位大金主,遍观天下也找不到这么富庶的甲方了啊!
但根本不需要韩仓哀求,嬴政的心跳已不自觉加快,直接开口:“秦齐乃至交之盟!”
“今齐遭楚猛攻,我大秦纵然国力疲敝,又岂能袖手旁观?”
“我大秦定会助齐得胜!”
大秦本就需要齐国牵扯楚、赵、燕三国,保住齐国原本就是秦国的外交策略。
而今齐国又拿出了这么多粮食,嬴政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帮!
必须帮!
齐国可是大秦的挚爱亲朋啊!
淳于虎感激不已的赶忙拱手:“外臣,拜谢秦王!”
嬴政环顾御书房:“哪位将军愿为寡人分忧?”
杨虎毫不犹豫的当先出列:“末将请战!”
杨虎之后,辛梧、羌槐、屠睢等将领纷纷出列请战。
楚国嘛,老朋友了。
虽然齐军孱弱,但领着六十万齐军将楚军打到淮河,这些将领还是愿意一试的!
李信见状心中大急,直接走到了将领最前方,轰然拱手:“末将无须六十万兵马!”
“齐国仅需准备二十万兵马予本将即可。”
“本将定能逐楚于淮河之南!”
“余下四十万将士所需辎重,还请齐国尽数折算为粮食转赠我大秦!”
李信卷起来了!
听闻李信这话,辛梧、杨虎等将领面面相觑。
李信起的调子太高了,他们真心卷不动啊!
秦国君臣们却是怦然心动。
五十万兵马所需辎重若是尽数折算成粮食的话,那今年的大秦非但不缺粮了,甚至还能过个富裕年!
嬴政竟是起身发问:“李爱卿果真有把握以二十万齐军大败楚军乎?”
李信坚定的看着嬴政:“末将两度随长安君伐楚,对楚国多有了解,更明白楚军薄弱之处。”
“予末将二十万兵马,末将定取那楚上柱国之项上人头!”
“末将,愿立军令状!”
李信轰然拱手,再礼垂首!
嬴政不由得陷入思虑。
嬴政始终非常看好李信。
若非嬴成蟜崭露头角的太早,嬴政甚至会将李信当成新生代秦将顶梁柱来培养。
若是李信此战果真能胜,秦国不止能获得大量粮食,还能收获一名锻炼成型的年轻大将。
但若是李信此战战败……
没等嬴政思虑周全,淳于虎已忍不住开口:“启禀秦王。”
“我王之意,乃是以我大齐左相之位,求请秦长安君为此战主帅。”
嬴政毫不犹豫的驳斥:“我大秦长安君近来诸事繁多,不便外战。”
自寡人亲政至今,王弟大半时间都在外征战,为我大秦、为寡人赴汤蹈火、血染征袍!
寡人如何忍心王弟再次为秦出征啊!
魏缭也不禁开口:“淳于外史许是不知,我大秦长安君固然连战连捷、威名赫赫,然,我大秦长安君却也……并不看重战前军议,偏好将在外而君令有所不受。”
“若此战果真是秦长安君挂帅,本官以为此战必胜,但如何胜就难说了。”
“此番秦齐之盟,或也当重修之。”
魏缭认为,嬴成蟜肯定能取胜。
但能不能按照齐王建的心意将楚军赶回淮河以南就不一定了。
嬴成蟜是从楚国头上取得的大胜,还是在赵国头上取得的大胜,亦或是在燕国头上取得的大胜都犹未可知!
韩仓也满脸后怕的认同点头:“长安君勇故勇也!”
“然,长安君出征,对于国力后勤乃是巨大的考验。”
“便是以我大秦之能都难以担负。”
“以齐国调运粮草辎重之能,本官以为,恐无法支撑长安君酣战啊!”
韩仓真想问问淳于虎,你齐国是怎么敢主动求请长安君为帅的啊?
请长安君为帅,你齐国粮仓里的老鼠们做好哭泣的准备了吗!
淳于虎温声笑道:“我大齐对秦长安君累战之役皆有所耳闻,也知秦长安君行军奇诡、难以被旁人所度。”
“然,无碍。”
“我大齐旁的不多,唯粮多!钱多!青壮多!”
“只要秦长安君愿战,便是秦长安君战至瓯越,我大齐亦可担负大军辎重。”
“至于秦国尉所言,本官亦以为然。”
“只要秦长安君愿挂帅出征,这些都好商量。”
淳于虎的笑容很温和,但秦国朝臣将领们却感觉有些刺眼。
这是来自土豪的金光!
而齐国也确实有说这话的实力。
当下齐国疆域虽然算不得广,但齐国的商业、金融业、轻工业却都是天下第一。
再加上齐国近几十年一直在打保卫战,几乎没打过对外侵略战,对粮食的消耗量可谓是七雄之末,难免能存下大量钱粮。
嬴成蟜能打却耗钱粮,更耗青壮?
巧了。
我大齐不缺钱粮青壮,但缺良将!
你秦国用不起的大将,却正适配我大齐!
淳于虎身上闪烁的甲方金光刺的大秦群臣无言以对。
唯有嬴政还有些心疼弟弟,仍在争取:“我大秦良将如云!”
“长安君固然声名在外、连战连捷,然我大秦可胜楚之将却不止有长安君一人。”
“今长安君诸事繁杂,着实无暇出征。”
“寡人可再擢一良将,以助齐驱楚!”
嬴政诚恳的说:“秦齐至交也,寡人必不会害了齐国!”
李信等将领来了劲,齐齐目光灼热的看向淳于虎。
然而淳于虎却只是歉然一礼:“启禀秦王,我王对秦长安君仰慕已久,前番秦长安君往临淄,未能畅谈一番,我王遗憾不已。”
“我王亦希望借此机会再与秦长安君秉烛长谈。”
“且秦国良将固多,却唯秦长安君曾领我大齐将士得取大胜。”
“既已有可领齐军得胜之将,又何必另请别将?”
“外臣知秦王定然对秦长安君另有重任,但却也拜请秦王体谅我大齐面对的亡国之忧啊!”
援齐之战失败,秦国最多损失一名大将和些许将领。
但齐国面对的可是亡国之危!
伱秦国可以对付对付换个其他将领,但我齐国怎么敢对付?
末了,淳于虎拿出杀手锏:“若是另请将领援齐,则我大齐希望秦国能再发精兵以助齐。”
“而我大齐能赠与秦之粮草也只能缩减些许,以防不测!”
此话一出,嬴政彻底陷入两难。
一边是获得足够大秦安稳熬到秋收的粮草。
一边是护着嬴成蟜继续在家与屎尿为伍。
该如何抉择?
难!
难啊!
隗状轻声道:“大王,虽然若长安君出征,则齐不再请兵,然臣以为还是应该发些许精兵以护持长安君。”
“且此番乃是助齐抗楚,左右我大秦无忧、大王无忧,想来长安君也不至于死战不休。”
听到隗状这话,嬴政终于下了决心:“事涉长安君,寡人不便一言而决。”
“长安君究竟是否愿担齐左相之位,还当由长安君自决之!”
关于匡章为什么这么能打却没进武庙?
其实匡章一开始也是在武庙里被供着的,只不过后来被踢出去了。
匡章之父杀死了匡章之母,又将匡章之母葬入马厩,匡章事后没有选择为母报仇手刃生父,也没有违抗父命为母迁坟,但也没有再与其父亲有所往来,这种做法在当时就是有些争议的,庄子认为匡章不孝,但孟子却认为匡章只能这么做,且没有半点不孝,为了匡章,孟子舌战群儒,还由此诞生了‘好勇斗狠’这个成语。
而到了宋朝,关于匡章的争议消失了,因为匡章的行为大大违背宋朝核心价值观,更严重违背了愚孝思想,如此人物就算再能打又怎样?会教坏小孩子的!所以匡章就被宋朝踢出了武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