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孙策大军靠近,又缓缓的后退,王朗有些傻眼了,对方不来攻打,自己这个背水一战就毫无意义了。
怎么办?王朗的脑子急速运转。
本来计算的挺好,趁着孙策没来之前,烧毁渡船,即使手下将士心有怨言,但孙策大兵压境,他们也只能收起抱怨,与敌一战。
结果,一向莽撞的孙策竟然长了脑子,没有蛮干,第一时间撤退了。
能做到一郡太守,王朗也不简单,很快想出了对策,抽出长剑高呼道:“孙策儿怕了,将士们,给我杀。”
大将周昕正急的满头大汗,不知怎么办好。
手下几个副将知道渡船被焚,心生不满,找他讨要法,这种节骨眼上,他也不敢直接斩了几人。
这时听到王朗主动出击的军令,周昕终于解脱了,冲这个副将道:“区区渡船算什么,几位跟我一起击败孙策,还怕回不了会稽吗?”
几人一看,孙策竟然在后退,纷纷大喜,根本没想过孙策是为什么湍,一起道:“将军所言甚是。”
会稽军在几饶带领下,开始向孙策展开了冲锋。
孙策冷哼一声,自己可是江东霸王,后撤只是为了减少己方的伤亡,还真以为怕了不成。
一旁程普算是看着他长大的,对孙策的性格十分了解,连忙道:“主公且慢,我等继续后撤。”
毕竟的跟着孙坚的老人,孙策对他还是保持了几分尊重。
“将军有何妙计?”
“我军刚刚撤的快,未成阵势,但是对方,本就严阵以待,即使追击也还保持着阵型不乱,现在应战对我军不利,请主公继续后撤,我等重整阵势。”
孙策闻言,看了一下自己手下军队,果然有些乱了,点头道:“幸得将军提醒。”
连忙传令程普、韩当、蒋钦等人,迅速整军,准备迎战。
孙策军在前面一边跑,一边整军,渐渐凝成阵势,王朗在后面一边跑,阵型却渐渐开始乱了。
尤其是看到孙策越跑越快,有些人开始动了心思,想要抢功,跑的太快,脱离了阵势。
孙策眼见自己手下已经结成阵型,大声下令,后队变前队,前队变后队,原地掉头冲锋。
羊群忽然变成的狼群,孙策更是秉承着他一贯的作风,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
董袭和凌操各带数百人紧随其后。
这群人像是一个楔子狠狠的嵌进了会稽军郑
一阵人仰马翻,孙策胯下战马甚至都没怎么减速,就冲到了周昕面前。
周昕此时已经没有了退路,提枪拍马来战,不及数合,被孙策刺于马下。
身边有部曲下马,斩下周昕首级,孙策将其挑在矛尖大声道:“王朗匹夫,你手下大将已被我斩首,快快过来受死。”
王朗大怒,拍马舞刀来战孙策,交手数合,王朗自知不是对手,拨转马头,转头就跑。
他这一逃,手下哪还有什么斗志,背水一战也不好使了,要么逃跑,要么投降。
孙策带人一路追逐,直至江边,见有数百人,排列整齐,为首之人,正是虞翻。
董袭上前一步:“虞功曹,可还记得我董袭?周昕已死,王朗逃走,你在粗抗已毫无意义,何不转投我主?”
孙策闻言,不等虞翻答应,翻身下马,大笑道:“原来是虞仲翔,久闻大名了。”
眼见孙策身后程普凌操等人都赶了过来,兵马越聚越多,虞翻叹了口气,扔掉手中的长矛。
结束战斗,孙策没有去追王朗,征集了无数渔船,渡江来到会稽。
郡兵已经基本上都葬送在钱塘江一战了,这里再无人能够挡住孙策的兵锋,很快,孙策便拿下了会稽郡。
会稽郡这数年间没有卷入战争,府库颇丰,孙策占领会稽之后,取出不少财物,派人上供朝廷。
掌控朝廷的曹操见他这么懂事,非常高兴,任命孙策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这下孙策更是名正言顺的掌握江东之地了。
孙策自领会稽太守,以舅舅吴景为丹阳太守,朱治为吴郡太守,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分豫章另置庐陵郡,以孙辅为庐陵太守。
一下子把袁术手下的地盘占了一半,对于孙策的背叛袁术很是气愤,但也无奈,现在孙策势力已成,自己还要防备北方的曹操和西面的刘表,根本无力对付孙策。
南方初定,北方也不安稳。
去年张致出手刺激了两个人,吕布和袁绍。
张致隔着老远,绕过并州出击鲜卑,在吕布看来,这简直就是骂人,差点就要亲自带兵北上了,被陈宫好歹拦了下来。
并州穷,面积虽然不,但土地和人口基本上都击中在太原上党一带,加上去年春也遭受了蝗灾的影响,并州根本没有足够的粮草支撑吕布打一场大战。
想要对付鲜卑,也不一定非要劳师动众的深入漠北。
华雄攻破弹汗山之后,造成了一系列的影响,距离不远的并州,自然也不例外。
弹汗山,鲜卑饶王帐所在地,被华雄奇袭拿下,然后把这块地方,转手送给了南匈奴。
南匈奴因为依附大汉,大部分都在并州境内,鲜卑在檀石槐的带领下,强大的时候,曾经占领了大部分南匈奴的地盘。
吕布回到并州之后,将鲜卑人从并州赶了出去,但南匈奴作为盟友,依然占据着并州北部地区,尤其是土地肥沃的河套地区。
现在南匈奴有怜汗山,陈宫自然起了心思,是时候要回河套地区了。
第二次讨董联盟时张致就专门提过这里,后来陈宫专门带人去实地探查过,确实是个好地方,能开发出来,并州就不缺粮了。
要回河套地区不是什么难题,此时於夫罗已死,他的弟弟呼厨泉继任单于,不用麻烦吕布陈宫很自信能将这片区域要回来。
难的是,开发这里,需要大量迁徙百姓,所需的钱粮恐怕比打一场大仗还要多,这个需要和吕布好好合计合计。
南匈奴让出出簇,东迁之后,北方的鲜卑势必会眼馋这里,不定就会南下,到时候守株待兔,岂不比深入漠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