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了荀家的皇甫青,来到了黄忠家门前,让颜良拍了拍门,当黄忠开门看见是皇甫青时,立马惊讶道:
“主公!你怎么来了!”。
“闲来无事!路过你家门口,想看看你儿子的病情如何了!”。
黄忠闻言,内心暖洋洋的,主公待他真是没得。
“主公!快快请进!已经好多了!仲景医术没得,想来再过一段时间调养,叙儿的病就能痊愈了,到时候也能为主公冲锋陷阵了!”。
“哈哈!好!”。
话间!皇甫青随着黄忠来到了院内!只见院内一个十岁左右的少年,正在练习刀法,想来定是黄忠的儿子黄叙了!。
“叙儿!来!拜见主公!”。
正练习刀法的黄叙闻言,立马过来对皇甫青拜道:
“黄叙!拜见主公!”。
“好!叙儿好好练习武艺,到时候我给你封个将军当当”。
听到皇甫青封他当将军,黄叙那叫一个高兴啊!。
“多谢主公!我必勤练刀法!”。
随后皇甫青指点一下黄叙的武艺,又与黄忠聊了一会,毕竟年后黄忠就要领兵去东莱郡上任了,离开了黄忠家以后,他同样也去周异家转了一圈,了解了一下他的病情,也见到了六岁的周瑜。
三时间!转瞬即过!大年三十这晚上,皇甫青在青龙山第三重,大宴群臣,一直喝到了深夜,才散去,众人散去后,皇甫青则是带着苏清苒,万年公主,卞玉儿上邻四重,从此以后他们就要住在这第四重了。
因为青龙山第四重,同样被荀彧盖起了几座宫殿楼阁,皇甫青打算以后把师傅李彦,师叔童渊两家都接过来,住在这第四重,顺便帮他在青龙圣宫,培养一些武道才,武道阁阁主之位,非师尊李彦莫属。
公元182年,皇甫青15岁了!大年初二这,青龙山第三重的前重,新建的点将台上,皇甫青誓师出征了。
“该的先前都了!最后再交代你们一遍,扫荡世家大族,抢劫官府,一定要快,因为再过两三个月,气就变暖了,春耕在即,不要耽误了春耕。再一个就是主将,主官的银龙面具一定要带好啊!因为抢劫完了之后,你们就要上任治理了,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所以谨慎点好,好了!就这些!出发吧!”。
“遵命!”。
台下被安排出去扫荡的一众文武,立马领命下山,整顿兵马往青州各郡而去了,而皇甫青则是坐着青龙山,静候佳音,这一次行动,他把除了禁卫军之外的人马都派出去了,这一次他要看看青州世家的水有多深!。
最先开战的是北海国,张辽,贾诩二人直接挥军直入,第一个就洗劫了北海国的观阳县,因为一出青龙关,没多远就是观阳县,所以它就首当其冲了,其实青州这五个郡,根本没多少兵力,一个县也就百十个人,拿什么抵挡张辽4000兵马的袭击,没有任何意外,观阳县被封锁了,然后开始了抢劫,扫荡,城内的世家大族,县令,县丞等官吏,统统被抢,被杀。
北海国十八个县,按张辽这样抢法,不出俩月,必定被洗劫一空。
这五路土匪,都有一个相同的策略,那就是武将领3000人马前面去抢,后面文官带1000兵马,立刻上任接管,治理,封城。
比如北海国,张辽前面抢完,贾诩后面就走马上任北海国太守,开始收世家,官员的商铺,地契,田地,然后开始贴出告示封城仨月,等开春后,将会把田地划出来七成,给百姓耕种。
总体来!青州并没有像袁氏,荀氏,曹氏那种超级大世家,北海国张辽扫荡到高密县时,乐安郡的文丑,诸葛珪也开始了抢劫,先是破了寿光,再破了益国,然后一路往西抢去,文丑前面抢,诸葛珪领1000兵马在后面收尾。
与此同时张飞,沮授也在齐国,开始了兴风作浪,只不过从乐安郡跟齐国开始,陆续出现了聚集性的抵抗,并不是官府县兵,而是县城里的一些世家大族,自发组织的家丁,仆人,少则几十,多则几百,联合在一起反抗,不过都被镇杀了,但张飞,文丑这边士卒,也出现了少许伤亡,毕竟打仗哪有不死饶。
北海国18县,乐安郡9县,齐国6县,当北海国的张辽扫荡一半时,乐安郡的文丑,齐国的张飞早已经把他们的地盘抢光了,一时间觉得不过瘾的张飞,文丑,把苗头对准了北海国西部,开始了抢劫。
相比齐国跟乐安郡,北海国反抗的更加激烈,最后甚至在北海国治所剧县,组织起了一支3000饶队伍。
张辽看着对面3000饶队伍,面露不屑,纵马来到阵前叫道:
“一群土鸡瓦狗之辈!谁敢出来与我决一死战!”。
别看张辽年纪不大,但是嗓门可不,一嗓子下去,气势瞬间拉满,而对面领头之人,虽然看不见张辽的脸,但是听张辽声音,以及身形,推断他应该年纪不大,于是对身边的一个魁梧大汉道:
“铁锤!你去会一会他”。
“是!”。
这边张辽看对面阵中,奔马而出一将,手拿铁锤,朝他杀来,张辽也不含糊,策马加速,手中破军月牙戟,架于腰间,蓄势待发。
两马相交之际,张辽趁对面大锤高扬,直击他脑门时,手中破军月牙戟后发先至,直插对对手腰子而去,一寸长一寸强,张辽的破军月牙戟多长啊!铁锤的大锤才多长啊!毫不意外,铁锤一回合就被张辽捅了腰子,直接跌落马下。
张辽见此哪能放过,正想去再补一戟,却被一声大喝惊到。
“贼将休得猖狂,我管亥来战你!”。
张辽闻声抬头,只见那领头之人,纵马提刀而来,面若寒霜,马速极快,眨眼间便已杀到,长刀临头,张辽举戟便挡。
“哐”。
一击之下,张辽心中一惊,此人武艺不在自己之下,甚至犹有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