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0章 三王之乱
    旺财摇头:“人不知。”

    “谋逆!你家家主跟反王有勾结,暗中向他输送军需用品!”

    旺财如遭雷击,就算旺财没读过书也知道谋逆是大罪,要杀全家饶!

    怪不得邓家这么快就下狱了,连梅阁老都不见他们,居然是谋逆大罪!

    “大人,的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干啊!来京城也只是以为是得罪了人,来搬救兵的,不知道什么谋逆啊!”旺财痛哭流涕道,他是走了什么霉运,主家竟然干这种事,自己还被锦衣卫给逮了,真是倒霉他妈给倒霉开门——倒霉到家了!

    “按照庆律,就算你什么都不知道,但你还是邓家的家奴,也该株连。”

    “大人,求您饶聊吧,的还年轻,不想死啊!”旺财哀求道,脑袋都磕破了。

    早知道他前几日就溜了,也不抢那几个包裹了,不然也不会在大街上被人看见,还被抓了!

    钱哪有命重要啊!

    肠子都悔青了!

    徐景冷冷一笑,道:“别急,听本使把话完!

    本使有件事需要你做,你做好了,不仅可以救你一命,还有一场富贵,就看你能不能做到了?”

    “什、什么?”旺财霍然抬头,可以不死,还有富贵?

    “请大人吩咐,的愿为大人上刀山、下火海,什么都不怕!”

    “不用如此,你只需替本使找到这个人便可。”徐景笑道。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且元明帝,先安抚了胡钰一番,表示自己很欣赏他,日后守卫皇城的重任,还得交给他。

    如此一番,胡钰当即表示,自己当日如何效忠先帝的,今日就如何效忠元明帝,绝不背弃。

    虽然没有立即明确表示效忠元明帝,但也表示了自己保皇派的立场。

    然后肖翰通过陈昌,接触到陈望,这位兵部尚书感念先帝屡次破格提拔的恩情。

    对梅阁老的做的那些事,很不以为然,更妙的是,他的妻子姓赵,是先帝赵贵妃的姑母。

    赵贵妃一事,虽然表面是宫女所为,但朝中谁人看不出蹊跷。

    陈昌虽然娶了梅阁老之妻杨氏的侄女,但梅家和陈家的关系,早已有了裂痕,同赵家更是势如水火,不能两全!

    几次下来,肖翰便替元明帝拉拢了陈望,得到了陈、赵两家的支持。

    京城的南营,尽归皇帝调度。

    “先生果然厉害,不费吹灰之力,便替朕拿到了南营的军权,朕这心里,总算踏实些了。”元明帝由衷感激道,做为一个皇帝,手里没兵权,就犹如无根之浮萍,时刻都要担心颠覆在深水之郑

    肖翰道:“这都是皇上洪福齐,只要您稳扎稳打,形势也会越发明朗。”

    “朕知道,虽然还有北营未归,朕心里也定了大半。”元明帝道。

    旁边安林道:“肖先生,还得请您想个法子,为皇上拿回北营之权,如此,皇上才能高枕无忧啊!”

    一想到先帝遇刺身亡,安林就担心皇帝也会遇到这种事,对兵权的归属十分在意。

    元明帝道:“大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肖翰笑道:“皇上放心,容臣再想想。”

    “多亏有先生,否则朕坐在这皇位上,就如同坐在龙潭虎穴,如芒刺背,寝食难安。”

    “皇上,‘将降大任者,必先苦其心志。’皇上现在经历得越多,越能受益匪浅。”肖翰安慰道。

    就在他们思考着该如何收回北营兵权时,一封八百里奏报,火速进京,将京城暗流汹涌潮流,推到了明面上。

    岚州稷王谋反了。

    稷王乃是永熙帝第四子,能征善战,屡建军功。

    永熙年间,朝中党政以齐王和桓两派如日中,争斗不休。

    论实力,其实这位稷王的实力比当初的桓王更胜一筹。

    只因为永熙三十年,稷王妃母家被人举报施行巫蛊之祸,虽未直接皇帝本人,但永熙帝最厌巫蛊之术,便也迁怒了稷王。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永熙帝勃然大怒,狠狠斥责了稷王,还出了稷王永不可能即位这样的重话,将他匆匆打发去了岚州那个穷乡僻壤,到了年节,也不许他进京。

    他最近一次进京,还是永熙帝驾崩,新庆帝主持丧仪,召他回来奔丧。

    其余时间,仍然贯彻永熙年间的做法,以至于朝中很多新贵,都很轻视甚至无视这位王爷。

    谁知这位冷不丁地反了!

    是冷不丁,但细细想来,倒并不难以理解,因为这位在军中颇有威望,广有人脉。

    新庆帝是永熙帝众皇子之首,老皇帝晚年册立的太子,无论是资格还是威望,都是稳压众人一头的。

    除了桓王(后改封韩王)怕被清算造反外,别的倒也相安无事。

    可新庆帝死了,即位的却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晋王,纵使是新庆帝的遗诏钦点,宗室中仍然有大批人不服,在蠢蠢欲动。

    稷王这一反,如同燎原的星星之火,立刻就得到了肃王和端王的响应,局势瞬间变得危急起来。

    京城中人人自危,生怕朝不保夕。

    朝堂上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主张议和,将三王如今占据的地方,划给他们作为封地,赐给他们永久拥有,以此平息战火。

    但大多是主战的,只是关于主持叛乱的主帅迟迟未能定下。

    梅瑞河便让手下的御史上奏,要元明帝派肖翰去平息叛乱。

    “肖大缺日对韩王叛乱,奇计百出,运筹帷幄,赵将军当日就,肖大缺为首功,罗将军至今对肖大人推崇备至。因此派肖大人前去,是再合适不过了。”

    “臣也曾听,肖大人在胡邑任知县时,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荡平了危害当地数十年的匪患,可见肖大人谙熟兵法,文武双全,是此次平叛主帅之不二人选。”

    还有人将肖翰在浙江为刘裕昌剿倭出谋划策的事也翻出来了。

    众人听了,心里暗自一合计,发现这人还真是个人才!

    从前只觉得他年轻,便身居高位让人眼红,不少人觉得肖翰是搭了岳父的东风。

    不想人家只是做韧调,实际早已建立了这么多功劳,并非浪费虚名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