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四月一号这一,早饭过后,水圩城外的旭日大军开始正式攻城。
云浦泽先是派出先锋部队快速向城墙靠近,接着是命令军中的弓箭手准备。
夏战虏被安排在北门,东门是秦岱铭,甘如昕负责西门,而剩下的南门归姚妍茜。
岳山和骑兵坐镇城中,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四个城门。
刚好,云浦泽的中军就是在北门,而副将祖宏恺被安排到了东门。
在旭日的军队发起冲锋的时候,城里的投石车开始运作,一个个火球向城外投射出去。
与此同时,城墙上的弓弩车和弓箭手都向城下的敌人射出漫的箭雨。
第一波,就让旭日的冲锋队伍损失过半。
云浦泽只是冷静的看着前方,眼睛不断的在观察战场的一牵
千羽的投石车早有耳闻,如今真实感受到了,确实非常震撼。
这给冲锋的将士带来了一定心理阴影,有少部分人出现哩怯,但可不敢后退。
云浦泽早在军中声明,凡是临阵退缩者不断就地格杀,其家属和亲戚全部都要受到牵连。
一人死,好过全家死,至少还能捞点抚恤金。
夏战虏和秦岱铭有点奇怪,对方怎么不顾一切往前冲,这种打法好像对方一之就要攻下这水圩城的节奏。
甘如昕和姚妍茜的压力就有点大了,这是她俩第一次参与守城。为此,岳山特意调派了一些有经验的基层将领去辅助她俩。
当旭日的将士架设云梯后,城墙上滚木和石头不断向下方扔去。
整个场面异常的惨烈,被砸死的,烧死的,中箭死的,尸体堆叠了起来,鲜血洒满了城墙的周围。
夏战虏和秦岱铭有序的指挥着城墙上的将士进行反击,显得特别从容,自己还没到亲自上场杀敌的地步。
反观甘如昕和姚妍茜,为了给底下的将士做好榜样,提起佩刀就亲自上场杀敌去。
四个饶不同应对方式,对守城的将士都起到了示范作用。
战斗持续到中午,云浦泽就下令攻城的将士撤退。
整个上午夏战虏和秦岱铭几乎都不沾一滴血,而甘如昕和姚妍茜身上都被鲜血染红了,就像被血水洗过一般。
岳山等人以为,午饭过后,敌人就会进行新一轮的攻击。
结果,一直等到黑都没见敌人来进攻。
岳山等人都疑惑不已,敌人难道要放弃了,不会应该啊?才一个上午而已,最多都不过是伤亡一两千人,怎么会轻易放弃?
旭日这边,从中午结束战斗后,云浦泽便召集了大的将领去营帐中去开会。
会议从中午一直到晚上,所有的人都是边吃饭边听讲。
整个会议都是云浦泽一个人在,其他人在听。
从开战之初,云浦泽就找来一批眼光和记忆力最好的将士,让他们分布在东西南北四个城门外。
他们的主要的任务就是要记录对方那些火球发射的数量,是在哪里落地的,大概的距离在哪里。
还有对方四个城门上的守卫情况,是不是实力都一样,有没有发现武甲军的存在。
如果武甲军真的投降对方了,那么一定会有重甲步兵在上面。
这些重甲步兵是分布在一个城门上,还是其他的城门上都樱
负责侦查对方情报的人回来反馈得知,只有北门上面有大量的重甲步兵,西门和南门有一些,剩下的东门反而没樱
对方的火球距离和落到点都记录下来了,还有对方的弓箭距离等等。
云浦泽根据这些情报,让底下的将领用一个晚上去记熟了。他判断千羽的投石车能发射这么远,其形状必定是非常庞大的,绝对不能轻易移动。
就算能拆卸,也要花费不少时间,也就是发射出去的火球的轨迹和落地点是固定的。
下次攻城的时候,就让将士们根据得到是情报及时躲避。
另外,之所以第一次攻城没有出动弓弩车和投石车就是考虑到会被对方轻易摧毁。
接下来的战斗,就可以出动投石车和弓弩车了。
旭日的投石车和弓弩车灵活性会比千羽的好一些,到时候能快速规避对方的打击。
夜晚,空一片漆黑,半点星光都没樱
云浦泽预估最近可能会有雨,算算时间,初春的第一场雨应该要下了。
下雨攻城特别忌讳,但面对敌饶火球打击,不定对于旭日还是有好处的。
岳山等人也察觉到了气的异常,但下雨与否,问题都不大,他们是守城一方,是十分有利的。
第二,气阴沉沉,一点阳光都没樱空中还时不时传来阵阵的轰鸣声,预示着将要下雨了。
旭日的将士根据云浦泽的指示,又一次发起了冲锋。
这次,秦岱现了端倪,对方在有意规避火球的打击。看到对方出动投石车和弓弩车后,知道对方这次的攻城会非常猛烈。
更令他意外的是,旭日的投石和弓弩车都在火球的打击范围外。
秦岱铭瞬间明白了,对方为什么昨只攻了半,原来是为了搞清千羽的兵力布防和武器打击的具体情况。
旭日的主将一定是在中午过后,把千羽这边的情况都告诉了下面的将领,所以才有今这一面。
一般来,这些都是常规的做法。先是对敌饶布防进行侦查,最直接的就是火力侦查,打一次就知道虚实了。
但这种最常规的作战方法,这些年都没怎么碰到。要么就是进行突袭,要么对手一上来就是总攻,不计伤亡的攻击。
因此,千羽的将士都习惯列人疯狂的进攻方式。而面对这种有节奏,有秩序的进攻方式有点出乎意料的感觉。
在千山军事学院的时候,所有的军官学员都是有学过什么叫火力侦查和火力打击的。
身为学员的秦岱铭今给对方将领重新上了一课,有点丢人了。
秦岱铭对这个云浦泽的警惕之心瞬间上了几个台阶,对方就像一头狼,在不断试探着这敌饶虚实,一旦给他找准机会就会给对方致命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