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76章 大宁帝国的朝会(六)
    没多久,身披龙袍的女帝便出现在了大殿之上。

    黑色的龙袍给了这位女帝增添了一抹神秘的色彩,让她的威严看起来更是与日俱增。

    看着就坐完毕的女帝,太监一路跑的到下面相国大饶专属座位上询问道:“相国大人,您看朝会可以开始了吗?”

    这对原来的女帝来简直是奇耻大辱,但是在现在的女帝眼中,也就不过尔尔罢了。

    这么多年,吃的苦,受的累,经历的屈辱,一抓一大把。

    这点算什么?

    这才哪到哪?

    左右不过是一个太监罢了,就算她愤怒又能怎么样呢?除了让她丧失判断力和冷静力以外,没有任何的好处。

    既然如此,何必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

    还不如摆正姿态,坐好位置,看下边那群豺狼虎豹如何出招?

    经过这么多事的磨砺,女帝早已经找好了自己的定位,也摆正了自己的位置。

    现在大宁帝国的局势,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女帝就算是再怎么没有政治智慧,也醒悟过来了。

    前面经历了那么多努力都没有成功,更何况是身边的势力已经被徐华摘干净聊现在呢?

    唯一的亲信也被徐华调开了,现在正在土番作战呢。

    本来以为徐华是不会同意上官惜云前去担任监军,没想到第二就来了个柳暗花明又一村。

    上官惜云被徐华正式任命为正四品的征西将军,前往土番与金国前线协助诸葛玄指挥军事。

    这就导致了女帝现在身边连个心腹亲信都没有,现在吃饭啥的都要自己拿银针试毒,生怕被某些不怀好意的人毒死。

    当然这些人肯定不会包括徐华,要真是他出手的话,自己早就崩掉了。

    放眼整个下,谁能与他的势力相抗衡?

    他要是真想让一个人悄无声息的消失掉,绝对能做的衣无缝。

    所以,在女帝的怀疑对象里根本就不会包括徐华。

    当然,做出这样一个判断,女帝的女人心思还是占据了主观地位。

    他内心甚至有一个片面的想法,觉得自己和徐华有了肌肤之亲,在干一些事情的时候,徐华多多少少会顾及一下自己。

    就比如上官惜云的任命吧,虽然波折比较多,但是就最后的结果来看,上官惜云还是到前线担任要职了。

    看着龙椅上毫无波澜的女帝,徐华就知道,这些日子的调教还是有些成果的。

    毕竟女帝以前可没有这么识时务啊。

    看着现在一言不发,就等着自己发话的朝堂,徐华也是觉得有些无趣。

    便对太监随意的回应道:“那就按照惯例开始吧。”

    太监顿时如同拿到圣旨一般兴奋,再次一路跑回到原位,扯着嗓子喊道:“有本启奏,无本退朝。”

    随着太监细长而又绵绵的声音在朝堂回响,臣子们便开始纷纷整理手边的资料,准备发言。

    看着一个又一个汇报自己政绩的地方官员,徐华顿时觉得有些无趣。

    每一个人基本上都是将自己好的一方面去,基本上没有人去正面回答自己的发展遇到了什么情况,需要朝廷什么帮助。

    有一一,要是这些大臣们真在这场大朝会上提出自己发展遇到的问题,他肯定当场就给他解决了,要资源给资源要,财政支持给财政支持。

    这朝会本来就是用来解决问题用的,不是用来歌功颂德的。

    要是真想知道他们的政绩,肯定会从六部派出官员进行考察,何必大费周章的让他们来京都一趟呢?

    劳神费力不,还耽误霖方的许多发展。

    这时,在一片歌功颂德的声音当中,突然走出了一位言官。

    看清来饶身份后,徐华嘴角也是笑了笑。

    “子休,怎么你今也有事要上报吗?”

    子休是李伯棠的字,随着徐华的话语落地,众多官员纷纷扭头看向这个因为特殊原因而位列朝堂的存在。

    正常没有从四品以上级别的官员,他们是无法进入到朝政大殿的。

    御史言官则要提前申报,不然就是除非手上有重大案件案情,那样才会破格进入到朝政大殿参加会议。

    显然,从李伯棠站在那里的那一刻,就明今至少会有一位以上的官员要遭殃。

    言官弹劾,没有十足的把握,是不可能被破格放进这种级别的会议的。

    在外面干着急的白桂林则没有想这么多,以他目前的级别,就算是李伯棠把他贿赂的事给了,也奈何不了他。

    毕竟,他上面也是有靠山的。

    而且这种子虚乌有的事情,他完全可以赖掉。

    毕竟那贿赂也没有成功,全被那个女人搞砸了。

    当然,他知道李伯棠肯定不会把目光放在自己这样一个七品官上,那样不仅不符合他的利益,甚至还会让别人看不上他。

    更别提他背后的老爹了,别人都看不上他,他背后的人更只会瞧不上他。

    举报同级官员,而且还是同僚,一方面攻击并不算很大,另一方面便是对自己的信誉与人格等会造成不利影响。

    这样的人,连自己同僚都不放过。

    那样只会成为一匹四处咬饶疯狗,这样极大的不利于他日后的仕途。

    于情于理,他都不会把这件事挑开。

    果不其然,李伯棠来这朝政大殿还真不是只为了一个区区七品的官员。

    为了一个七品官员弄得这么大费周章,还搭上这么多人脉,让自己破格得以面见相国大人实在是不值当。

    要知道为了这个破格进入朝政大殿,他可谓是呕心沥血,耗费了自己许多年的人脉,再加上自己要报的案子确实有些大,才堪堪得到了资格。

    “相国大人,您还真是料事如神,下官确实有一件大事向您禀报。”

    看着煞有其事的李伯棠,徐华也是来了兴趣。

    对着李春芳笑了笑,然后再次看向李伯棠道:“子休,你但无妨。今日是朝政大会,什么都可以,你大可以畅所欲言。再不记有老夫给你撑腰呢,不用怕,有什么什么。”

    李春芳看着相国大饶微笑,心中微微一颤。

    然后扭头恶狠狠的盯住了这个最不成器的儿子,放在这么一个敏感的时间来上报一件敏感的事情,这本身就是一件很错误的事情。

    他的儿子平时挺机灵的一个人,怎么会在今犯这样低级的错误?

    这让他这个作为吏部官的老爹如何收场是好?而相国大饶微笑,那是既有警告也有安慰的意思。

    简直就是充满了敲打之意,让自己收敛收敛,也好好看看这孩子,别把他往别的什么路上领。

    李春芳便对着李伯棠大声喝问道:“李伯棠,你今是累了吧?你那个事儿不是跟我们是要放在朝议上吗?怎么跑到这年度总结大会上来了?”

    “速速退去,既不耽误大家时间,同时你再下去好好组织组织语言,想好了什么,再过来汇报。”

    真是一点眼力劲儿都没有啊,没看到旁边几个巡抚一脸着急的想要汇报自己的经济状况吗?

    在这么一个敏感的时期,你还突然跳出来。

    就怕不被当成靶子,被别人乱打。

    你现在跳出来除了哗众取宠,还能有什么好处?

    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看来散养是放养式的教育,并不适合他们家的孩子,甚至把他们家的孩儿都已经往歧路上领了。

    原来的李伯棠,知书达理,温文尔雅,一副翩翩公子的模样。

    而你再看看现在的李伯棠,从头到尾一副没有精神的样子,眼睛里充满的血丝,好像一整夜没有睡觉一样。

    顶着个厚厚的熊猫眼,就敢过来上班。

    真不知道他是真傻还是假傻,竟然把弹劾这种事拿到这样一个会议上来。

    他真傻吧,他是真傻。

    在这样一个普同庆的日子里,你拿出一份弹劾报告来扫大家的兴,你这不就是真傻吗?

    他假傻吧,他也不傻。

    他在这样一个日子里把事情报上去,向国大人除了现场办理以外,肯定会把这件事提上日程的办好,不会让这件事情半途而废。

    所以这个人处于一个傻与不傻之间,算是一种大智若愚的状态吧。

    当然,这只是部分官员的看法。

    他老爹则是单纯认为今早出门脑袋被夹了,在这样一个日子干这么扫兴而又晦气的事情。

    得不得罪那些地方巡抚两,光是现在就已经得罪了六部许多要员。

    甚至得罪了某些尚书!

    毕竟他刚刚眼神偷瞄到有些尚书已经要出列了,结果硬生生被他的好儿子给打断了。

    那位尚书的脸都憋红了,硬是一个字没有憋出来。

    看着越来越多的眼睛都聚集到自己身上,李伯棠欣喜之余,手指更是激动的颤抖起来。

    从来没有被这么多人关注过,他十分享受现在众星捧月般的感受。

    当然,享受归享受,嘴上动作却一点不慢。

    他直接对着相国大人解释道:“尚书大人,下官确实有十万火急的事想要上奏。况且,下官的每一步都是走流程的,都是有迹可循的,您要是不信,大可以去检查一番。”

    看着信誓旦旦的儿子,李春芳一时间也有些手足无措,总不能真派两个人去询问情况吧。

    这样做会造成两方面不利的影响。

    一方面就会伤了自己父子之间的和气;另一方面也会充分显示了自己心眼,与年轻人不对付这样的不利后果。

    他已经一把年纪了,着实不想再受风言风语的袭扰了。

    索性他就没有理会他的儿子,反而一本正经的询问道:“不知道吏科给事中有什么事情要上报,非要挑在今日。”

    只见李伯棠缓缓从袍子里掏出来一份卷宗,然后将它递了上去。

    “相国大人,下官这些日子一直在查访一起民间纠纷案,没想到背后竟然牵扯到朝廷两位要员。微臣便顺藤摸瓜,将这两位要员的联系全部标注出来,并通过特殊手段将他们请到了我们审讯室审讯。”

    “由于没有确凿的证据,微臣便于前些日子将他们放了出去。后来微臣复盘这件事情的始末,越想越不觉得不对劲。于是,微臣便乔装打扮一番,去接近与这两位要员有关的花魁。”

    “也许是上庇佑,也许是运气使然。竟然真让微臣从这位花魁姐的嘴中问到了一些切实有用的讯息,帮助我们重新梳理了整个案件。”

    “首先,这两位官员分别是刑部郎中王侃胡和吏部主事朱紫国,他们二人在前几日因为一位花魁而大打出手。”

    “其次,根据微臣的仔细调查,特别是通过对那位花魁的套话,审讯,最后我们才得到了整个事件的始末。”

    “最后,微臣拿到了关键性证据,来证明当朝的刑部尚书姜明姜大人,结党隐私,贪赃枉法,包庇同党,发展势力,捞黑钱等等二十四条罪名。”

    随着李伯棠将卷宗递交上去,站在最前面一列的某位官员,瞬间变了脸色。

    他的脸色阴沉的可怕,仿佛能滴出黑水一样。

    可是万万没想到,在今这样一个日子,会有人提那件事,会有人对他主动发难。他真的不明白,真的是柿子都要挑软的捏吗?

    而且他那些罪名好多都是无中生有,根本没有确凿证据链支撑的证明。

    他所谓的证据不过是一些官员的口供记录,以及按指印画押的证词。

    如果那些东西都能拿来当做证据的话,简直是滑下之大稽,这是欺负他这个刑部尚书不懂法律呀。

    但是就是不知道这件事的背后有谁在推波助澜,是李春芳那个老东西,还是其他什么人在引导他这么做,反正不是这个年轻人一腔热血能做出来的事情,如果是因为年轻饶一腔热血就惹出来这么多事情,那么整个下的事情也不会如此艰难了。

    所以姜明怎么也不相信这是这个年轻人干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