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09章 四次方与微次方
    四次方最大的优势,是其极强的可塑性和极大的可靠性。

    每一个四次方,都是由一定数量的微次方聚合而成。每一个微次方都有完整的功能闭合,依靠拼接面之间相互的四维库仑力进行连接和信号传递。

    可以形象的理解为,一个大的立方块,由一定数量的小立方块拼合而成,就像拼积木一样。

    大的立方块就是四次方,小的立方块就是微次方。

    只不过这个四次方和微次方都是四维结构。

    每一个微次方的一层都由至少长宽高各1024个单位长度的幽灵子点阵组合而成。

    而要依靠有限的3维层级叠加出一个四维形态的微次方,至少需要至少4个这样的点阵。

    也就是说,一个微次方至少含有43亿个幽灵子对。

    这是能组成微次方的最小结构。

    而这样的结构,还没有一个质子大。

    大量的微次方经过一次聚合、二次聚合、三次聚合……,就叠加出了这样的超大四次方体。

    这种结构比变形金刚的金属结构还要稳定。

    毕竟,变形金刚是纯粹的三维结构,并且最小母原子团神经结构,需要3000个金属原子。

    而四次方的基本单元不但是四维结构,并且基本单元微次方还没有一个质子大。

    两种东西相差N个数量级。

    而且四次方是可以变换形态的。

    只是立方体结构是最简单的结构,便成为四次方非战斗形态的基本造型。

    之所以说四次方的稳定性强,是因为它即使被切分,切下来的每一部分也都有完整功能,还可以独立运转。

    纳塔之前摧毁的虫洞激发器,就是这种四次方结构。

    那他是怎么摧毁的呢?

    其实是讨巧了。

    当时纳塔掌握的最先进武器,也就是四维反物质粒子炮。

    依靠正反物质发生湮灭反应时产生的强大能量来摧毁目标结构,从而产生破坏力。

    而正反物质为什么会发生湮灭反应呢?

    随着幽灵子对的发现,揭开物质构成的神秘面纱后。湮灭反应发生的原理也就自然而然的清楚了。

    其实原理非常非常简单:

    幽灵子对有两种缠绕状态:正向缠绕或者反向缠绕。

    正向缠绕的幽灵子对就组成了常见的正物质,反向缠绕的幽灵子对就组成了反物质。

    当正反物质接触时,破坏了幽灵子对的正常运转。平衡被打破,能量就被完全释放出来。与此同时,正反物质完全消失。

    不过正反物质湮灭导致的破坏力,并不来自湮灭反应本身,而是湮灭后释放的能量造成的强大冲击波,对周围物质结构的冲击。

    而四次方的微结构,可以极其有效的吸收周围的三维冲击波。

    这导致反物质粒子在与四次方接触后,与之接触的微次方发生了湮灭反应,但湮灭反应的冲击波被周围的微次方吸收掉了。

    冲击波无法扩散出去,就没办法造成大范围伤害。

    既然反物质粒子武器无法对四次方造成伤害,纳塔就另辟蹊径,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

    微次方中包含了四次方运转的必要遗传信息,那纳塔就利用刚刚攻克的四维技术,合成了若干个木马微次方。

    这与人体基因中包含了人体运转的必要遗传信息一样,病毒和癌细胞就是破坏人体运转的强大杀手。

    纳塔将木马微次方投放到了虫洞激发器上。

    虫洞激发器在交换信息的过程中,不断复制了木马微次方中的有害信息。在这些有害信息的破坏下,最终导致了激发器的解体。

    不过这种方式用在战斗当中,就有点不够看了。

    毕竟,通过扩散木马的形式摧毁敌方,需要漫长的时间。

    而战斗的最重要的就是时间。

    这种方式摧毁敌人需要几个月甚至一年,而敌人摧毁自己只需要几个小时。

    等木马起作用的时候,黄花菜都凉了。

    所以,这场仗,难打了。

    好在东方辰二和纳塔商量发展火星基地的时候,就考虑到了这一点。

    当时东方辰二刚刚向纳塔放权的时候,就问他打算如何建造火星基地。

    纳塔的回答是在火星轨道上建造基地飞船。

    东方辰二问他这么考虑的原因。

    纳塔回答,火星无法移动,遇到不可匹敌的敌人时,就是活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