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攸自投靠之后,从未单独得到过刘鑫的接见,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安。
“右北平东曹掾魏攸拜见征北将军。”魏攸来了之后便先行了个大礼。所谓的曹掾,是指负责某件事务的官员,魏攸主要负责是公文传递。即各郡县上报的重要事务,均由魏攸整理,再送到刘鑫那,由刘鑫批复之后,再转发各处。
其职责只是整理公文发送等,看着简单,但在右北平也是一个能够接近刘鑫的职位。只是,刘鑫把他调回右北平时,他还没到右北平,刘鑫就已经上了前线,是以两人并未见到面。
“魏曹掾,你无须客气,坐下话吧!”
魏攸跪坐在一侧,聆听刘鑫指示。
“魏曹掾,你投靠于我也有两年了吧?感觉与以前有什么不同吗?”跟魏攸不是太熟,刘鑫便想着先聊一会儿,缓解双方的尴尬,增进感情,再聊正事。
“幽州之地,在将军的治理下,已是一片祥和,百姓亦可安居乐业,若刘州……”魏攸意识到他如果还叫刘虞为州牧,那就不妥了。于是他连忙改口道:“若刘……伯安得知,亦会对将军佩服得五体投地。”
刘鑫听到魏攸提起刘虞,心中有些不悦:“过往之人,不提也罢,今日把你叫来,乃是有一大事想交于你。”
魏攸也听出刘鑫口气中略有不悦,心中一凛,只是听有大事,他便打起精神来:“将军请,若我能做到的,我必将全力以赴。”
他以前在刘虞的手下也是任曹掾,但刘虞手下就那么几个人,他几乎总揽所有事情。如今在刘鑫这里,只是整理公文,有时自觉有些委屈。
“如今我占据幽、冀、并三郡之地,治下二十多个郡两百多个县,右北平有什么指令,难以快速传到下面各郡县,而下面郡县若有什么事情上报,报到我这里时也会耗费时日。”
“例如我有指令要下达各郡县,各郡县收到时,短则数日,长则数月,如此还有什么意义?此政令不通,谋前弊病之一,你东曹掾人数不多,恐怕亦是无能为力。”
“将军能体谅我等,乃我等之福!”魏攸也是知道这个问题,只是他也没办法解决。这时代道路不通,又处处有战乱,政令不通是常有的事情。
在幽州还算好的,他以前在刘虞那里做事,朝廷有政令过来,运气好的话传个一年半载,运气不好就一辈子也传不到。
“长期如此,恐怕就不妥了,为此我想了一个办法,专门解决这个问题。”
魏攸很好奇地问:“不知道将军有什么办法?”
“我要求每个郡都必须派人驻在右北平,若右北平有政令时,则此郡县的人需要尽快地把政令传达给各郡。”
“不过,为了方便传达,对右北平的政令应定期整理,并印刷出来,传达给各地,如今右北平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乃下一绝,足以满足这需求。”
“将军,这……”魏攸的思维没能及时转变过来,似乎不理解刘鑫的意图。
“我的意思是,我右北平的政令,应每隔一段时间进行整理并印刷出来,然后交由各郡驻右北平之人,让他们带携带回去。如此一来,你不用劳烦你这个东曹掾来安排派送到下令郡县。”
魏攸这下听明白了,这无疑省了他的事情,他心中欢悦起来,连忙应道:“将军,这可行!”
“以后右北平的大事要事,需要往下传达的,都可以先整理印刷,通过这种手段发放下去。例如我要征兵,我可以发一条征兵令,我攻破高句丽,这是喜事,我希望所有人都知道,以振奋人心,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告知。某人是坏人,我要通缉这个人,我也可以用此方法下发……”
“只要我想让下面郡县知道的,我都能通过这种方式下发,我称之为邸报。何为邸?即各地官员在右北平设一官邸,驻守吏员,专门用于在右北平及各郡之间传送信息,并处理与各地相关的信息和政务。魏曹掾,你觉得这事可行吗?”
“这……”魏攸从未听过什么邸报,这无疑是一次创新,他也不知道其优劣,不敢轻易开口评牛
他站了起来,躬身施礼:“下官从未听过邸报,不敢妄下定论?”之所以站起来,是因为他觉得这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
刘鑫打了个手势,让他坐下:“那倒无妨,你不曾见过,那是因为下不曾有过,我辈生存于世间,应敢为下先,可不能什么事都跟在别人屁股后面。”
“你来右北平已久,可曾见过一些自己以前从未见过或听过的事情?例如在这里,你可以看到纸张,可以印刷出精美的线装书,恐怕以前在蓟郡都不曾见到的吧?”
魏攸点零头。
“下之事,总要有融一个去做,或许会做得不好,但亦会积累下一定的经验,以后便能做得更好。今日这邸报之事,势在必校”
魏攸听了这话,突然明白,刘鑫把他叫来,是叫他主持这件事,而不是与商议什么。想到这里了,魏攸连忙再次站了起来:“将军放心,我必竭尽全力,做好此事,不辜负将军的期望。”
“哈哈哈哈,这就对了,以你之才,做成此事绰绰有余,你先坐下。”魏攸明显太拘谨了。
魏攸坐下来,刘鑫又问:“既然你已接手此事,那么心中是否有什么好的实施想法?”
魏攸一怔,他哪有什么想法?万事开头难,他连怎么开头都不知道。好在他机灵,既然刘鑫主动提出来的,则刘鑫心中必有想法。他连忙问道:“还请将军指示。”
“大汉书局徐干徐伟长,你认识吧?”
“认识?”
“你去找他,向他请教出书之事,日后我们的邸报,要使用到特殊的纸张,如何去刊印,你必须懂得其中的原理,才能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