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51章 工匠与生产力
    生产力!

    粮食产量!

    朱棣深吸了一口气。

    他听完李弘壁所言后,整个人都有些茫然。

    “我们打仗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朱棣还只是燕王之时,他就已经明白了。

    当年太祖高皇帝将他封往北平镇守北方险要关口,在藩王任上时朱棣时常与北方的蒙元势力交战,多次战争让朱棣明白了一个道理!

    漠北一日不平定,大明将永无宁日!

    诚然,太祖爷已经将蒙古赶出了中原地区,但是元朝的残余势力仍旧是一个威胁。

    残元退居岭北行省,史称北元,在捕鱼儿海一战中蓝玉粉碎了北元王庭,大蒙古国就此分裂。

    这一战以后,黄金家族丧失了在蒙古人中的中央汗国地位,蒙古各部落纷纷独立,北元陷入内乱。

    这期间,有两支蒙古势力崛起,他们分别是鞑靼和瓦剌,时常越过边境进犯大明,寇边扰境!

    游牧民族骁勇善战,以鞑靼、瓦剌为首的两大势力在漠北彼此争斗不止,战火也慢慢烧到了大明边境。

    如果不加以迎头痛击,坐视其壮大发展,只怕大明江山,迟早再次沦陷于蛮夷铁蹄之下,大好河山,变染膻腥!

    或许旁人会说,他朱棣好大喜功,多次想要挥师北伐,永清草原大漠,是为了像整个天下证明自己。

    但在朱棣眼中,漠北一日不太平,他就一日不能安心!

    这仗,必须要打!

    打出一个太平盛世!

    是,瓦剌是残了,兀良哈三卫也老实了,但是鞑靼依旧还有余力。

    此刻鞑靼鬼力赤主动请求称臣纳贡,试图迷惑大明换取部落发展的时间。

    那二三十年之后,等到鞑靼恢复了元气,又或者说瓦剌再次崛起,那大明能否还镇压得住他们?

    这个问题,朱棣不知道答案。

    所以他只能选择动用武力,在自己有生之年,尽可能地削弱草原蛮夷的有生力量,做到他这个皇帝可以做的一切!

    可是现在,李弘壁却提出了完全不一样的看法。

    想要解决草原蛮夷之患,光靠战争根本就行不通,也永远无法解除这个隐患。

    但是转而采取李弘壁的办法,以利诱之再配合棱堡土豆,不断蚕食草原蛮夷的生存空间,直至最后让其不得不主动放弃远离大明,向其他地方迁徙!

    不战而屈人之兵!

    朱棣眉头微挑,呢喃着那句后世名言,眼中时不时闪烁着精光。

    战争,只是政治的延续,只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

    这句话,当真是鞭辟入里!

    越是琢磨,就越是有味道!

    而事实真相,原本就是如此。

    大明经略外藩所遭到的最大不幸,就是在太祖高皇帝逝世的同时,立即爆发了靖难之役这场内讧,导致大明好几年间完全无暇外顾。

    因此,直到太祖高皇帝晚年煞费苦心所建立的对外威力,一下子丧失殆尽,到了他朱棣即位后,又不得不重新开始苦心经营。

    起初,他这个新帝的权威还没遍及边陲,他的对外政策专赖招扶,还不能立即出去征讨攻伐。

    加之即位初期政权不稳,朱棣全力对内,暂时没有大举出塞远征,只是努力招扶兀良哈三卫和鞑靼、瓦剌等漠北实力最强的游牧部落。

    那个时候,蒙古失去了首领,鞑靼、瓦剌两部酋长互相激烈斗争,致使“北虏”相继投降大明。

    可是正当这个时候,意外却再次发生了。

    帖木儿帝国暴露了其狼子野心,率领大军不惜一切代价地远征大明。

    朱棣不得不倾尽举国之力迎战,最后在李弘壁的辅佐之下,成功赢下了这场国战!

    而这场国战之后,朱棣也彻底坐稳了皇帝宝座,帝王威望提升到了一个崇高的地步!

    此外,四方蛮夷都亲眼见证了大明王朝的强盛,所以齐齐归附。

    这就无疑证明,战争本就是政治的延续。

    更别提,国战之后,作为战败方的帖木儿国,还要向大明赔付巨额赔款,缓和了大明内部的种种矛盾。

    大明打这一场国战,单从经济角度去想,其实并没有亏损多少。

    除去帖木儿国的战争赔款外,大明还顺势派遣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遂经略西域,重新开启东西方贸易的丝绸之路,因此每年从西域运送至京师的商税贸易,都是一笔令人心动的巨大财富!

    想着,朱棣忍不住欣慰地笑了笑。

    老四这个家伙,真是不同凡俗啊!

    随便一言,都能发人深省!

    “我们现在,最重要的国策,不是打仗,而是民生!”

    “具体到实际,那就是提高生产力,或者说提高粮食产量!”

    李弘壁沉声解释道:“提高粮食产量,第一个是推广高产粮种,这一步要等到郑和回国之后,不过除了土豆玉米等作物外,还有一样东西也可以提高粮食产量,那就是占城的早熟水稻!”

    “早熟稻最早是前宋真宗时期由占城传入福建,但还未广泛栽种,这东西只要培植推广成功,那么稻米一年二熟就会很常见,甚至一年三熟也不是梦,毕竟安南占城这些地方都是如此,他们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朱棣听得心花怒放,正准备开口下令去找早熟稻,可李弘壁却快他一步。

    “这东西我已经命人去找了,带回来再研究研究,基本上问题不大!”

    李弘壁笑道:“而除了早熟稻外,就是提高化肥质量,除了人畜粪肥、绿肥、浸渍废物、河泥积尘等传统肥料外,还有各类农业加工副产品如酒糟、糖渣、豆渣、油渣等制成的优质肥料,另外硫磺、砒霜、黑矾、卤水、螺蚬壳灰、蚌蛤蚝灰等无机肥料也可以着手尝试生产并且推行。”

    事实上,大明王朝在这方面做得很是不错。

    比如大明土著科学家徐光启还发明创制了无机、有机肥混合成的高效“粪丹”,其效力一斗可相当于大粪十石,宋应星、徐光启介绍的骨灰蘸秧根,即磷肥在酸性土壤中的施用,也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其他如耕田工具的技术革新,水利灌溉工具的进步革新,选育良种技术的进步革新等等,这些我们也可以着重抓一抓,前提是必须提高匠人待遇,因为只要匠人开始发挥他们真正的本事,才能做到革新进步!”

    “提高匠人待遇,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大明粮食产量,这才是我们接下来应该着重紧抓的国策!”

    “只要百姓能够吃饱穿暖,他们自然不会闹事,人口也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到了那个时候百姓反而会觉得田地少,他们会主动请战求战,促使朝廷对外开战,从而缓和人口田地的压力!”

    “届时,即便陛下不想打仗都不行了!”

    朱棣闻言一怔,默默陷入了沉思。

    李弘壁也不再多言,识趣地告辞离去了。

    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工匠之城还没建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