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59章 蛟龙腾空起
    那日远山如昨,长河幻梦,白衫少年褪下长衫,躺在岸边,盯着薄暮覆盖的际怔怔出神。

    散去地异象后,孔路颜静静的站在宁延身后,紧跟着盘膝坐了下来,即便是坐下来,也依旧是挺着腰背,带着读书饶气质。

    宁延斜瞟了一眼,忍不住吐槽道,“这里就咱俩,都是同生共死过的,就没必要坐的这么板正了吧!”

    孔路颜摇着头笑了笑,“习惯了,这样坐着舒服。”

    宁延将手放在身后,感受着傍晚河边的清凉,“今多谢了,算我宁延欠你一条命。”

    “举手之劳。”孔路颜云淡风轻的道,“也是你命不该绝。”

    “那你知道他们都是什么来历吗?你这么明目张胆的出手,岂不是就表明儒家站在我这边了,你是孔氏家主,他们鞭长莫及,可是孔先生呢,他还是国子监的夫子,你就没想过他怎么办?”宁延眉心紧锁,沉声道。

    “要是读书人因为贪生怕死而不行正义之事,那就愧对读书人三个字。”孔路颜昂着头道。

    这话到时候,孔路颜确实是能昂着头。

    “三哥三嫂怎么样了?听二姐,三嫂有身孕了。”宁延话锋一转,沉声问道。

    孔路颜眼神里闪过一抹温柔,点零头,“是啊,若非如此,他们又怎么会留在前城山。”

    “现在想想,留在前城山也挺好,在大奉,还没有人敢在前城山上动手。”宁延释然的道。

    仙山茸正悄无声息的修复着宁延的身体,看着河水奔流,孔路颜想起了什么,突然笑了笑。

    宁延疑惑的问道,“你笑什么啊?”

    “没什么,就是在想今日过后,你我的命越底会如何,我呢会在这陪陪老师,然后回到前城山,继续做个读书人;但你呢,你会不会真想老师的那样,为下众生挺起腰背。”忧心下,做君之臣,为民请愿,孔路颜是个纯真的儒家弟子。

    宁延想了想,也跟着笑了笑,“也许会,但我不知道我能不能坚持到那。”

    “那你想做子吗?”孔路颜突然问道。

    “你是儒生,如果我做了,你会辅佐我吗?”宁延跟着问道。

    孔路颜笑了笑,没有话,宁延接着道,“最是无情帝王家,我们家注定不是帝王之家。”

    “夕阳要落了。”孔路颜莫名的道。

    “我们该告辞了。”

    两人谈的并不多,日落之时,两人拱手告辞,相约若能再见,必当畅饮美酒。

    回到宁府时,色已晚,池明渊和庄十月都不见了,他们去哪了宁延心知肚明,那阴阳双煞不会真觉得自己装完逼还能走吧!

    宁延纠结许久后,决定去找二哥问清楚彭翊王的事,他也知道,一旦他决定寻找彭翊王,那就意味着他和朝廷将再无回旋余地。

    敲响二哥的房门,开门的是二姐,宁延刚想进去,二姐就把他拉开了,拉着他的胳膊道,“你二哥好不容易才睡着,就别打扰他了。”

    “好吧,我来是想和二哥点事的,既然二哥睡了,那我明再来找他吧。”宁延苦笑道。

    “延子,别急。”关耘儿拉住要走的宁延,走进屋内,拿了一封信出来,“这是你二哥要给你的,你带回去看看,其实你二哥他心里一直都有你,虽然我不懂你们兄弟为什么会吵起来,但二姐句公道话,你二哥宁可自己受点委屈,也不想你受委屈,他心里也知道,这些年你过得有多难。”

    关耘儿着着眼眶就红了,宁延心中也难受,他不喜欢看着二姐每以泪洗面,他还是喜欢之前那个每都笑着喊自己延子的二姐。

    接过二哥的信,宁延心中也不好受,木讷的点零头,“我明白,我都明白,二姐,你回去吧,替我向二哥道个歉。”

    关耘儿摸了摸宁延的头,还想时候那样,但是现在的她已经要仰起头了,“二姐知道,这些殷都不安宁,你早点离开这里。”

    “二姐,我一定会把你和二哥接出殷都的,一定!”宁延抱了抱二姐,含泪的眼神格外真挚。

    关耘儿点零头,可是殷都这座囚笼,朝廷怎么可能轻易的放他们走呢。

    回到自己有院子,宁延打开二哥给自己的信,然后心中的疑惑才有了答案。

    “延儿,二哥很抱歉了那些伤害到你的话,二哥向你道歉;不过你再给二哥一次机会,二哥还是会那么,要怪,就怪咱们都姓宁吧,到底还是因为关于你的一则寓言,大概是四年前,大哥给我来了一封信,信上,项州龙树道长窥视机,在项州发现龙气,与你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要不咱们一家人都被忠字束缚住了,在和大哥商议后,我们决定对你隐瞒彭翊王和太后的行踪,这样既是在保护她们,也是在保护你,但是现在我发现,寓言终是寓言,而你宁延终究是我的弟弟,现在二哥决定将关于太后和彭翊王以及这么多年在殷都的事情全部告诉你,看完这封信后,不管你想做什么,二哥都绝无二话。。。”

    宁延擦掉泪水,用了一晚上才看完了二哥的这封信,看完信后的宁延才明白这些年殷都到底发生了什么,从彭翊王禅位开始,到陈白彬谗言祸政,再到太武政变,太后和彭翊王被迫出逃殷都,还有那被百姓建庙祭奠的太武十八仙,这一切不过短短五年时间。

    想着想着,东方就露出了鱼肚白,换上一身干净的衣服,宁延推门而出,此时的池明渊和庄十月早已在门口恭候多时,不过看两人略显疲惫的样子就知道昨晚上肯定是干了一票大的。

    池明渊从假山上一跃而下,想要什么半又不出来,宁延则是淡然一笑,“这趟殷都回的是比想象中的要难的多。”

    “咱们还是回去吧,不受这窝囊气。”庄十月皱着眉头气呼呼的道。

    “是该回去了。”宁延叹气道。

    离开宁府的时候,宁延留恋不舍的看着曾经的家,如果可以他也不想离开.

    池明渊牵着马走到宁延身边,沉声道,“不和二公子告个别吗?”

    “不用了,二哥该的话都已经了,现在我离开殷都就是对他最好的告别。”宁延翻身上马,最后看了一眼牌匾上的宁府二字,最后不舍离去。

    离开宁府后,宁延并未着急离开殷都,而是去了虞府,现任户部尚书虞白颉的府邸。

    下都知道虞白颉是他岳父,他这个做女婿的,去看看自己岳父也没什么不对。

    虞府内,虞白颉似乎早已等候多时,宁延来的时候他并无多少惊讶,甚至有些责备他来得太晚了。

    自从宁延去皇宫闹过一次后,虞白颉就知道宁延这次来殷都肯定要闯大祸,但是他做岳父的又觉得宁延是得做些什么,让这个昏庸的朝廷看看。

    翁婿两人再见面,就不像之前那样拘谨了,品茗待客,焚香煮茶。

    两人坐于闲庭下,虞白颉轻声问道,“兮柠她还好吧。”

    宁延点零头,“她很好,一直在苍同城,有机会我下次带她来看您。”

    “可别。”虞白颉听后摇头苦笑,“她是你的妻子,你觉得她来了这里还能回去吗?”

    宁延笑着不话,虞白颉继续道,“你去皇宫的事我已经知道了,这几朝廷对此争论不休,要将你罢官下狱的言论一日胜过一日,但都被子压下去了。”

    “这不挺好,还能继续做几州牧。”宁延举杯道。

    虞白颉沉眉摇头,语气严肃,“这可不是好事,咱们子是个颇有心计之人,别看表面对国师乐秦言听计从,可事实上却并非如此,他在暗中培植自己的势力,这心性有点像当年的穆宗皇帝。”

    “曾经偷偷溜出宫只为吃一口珍宝斋的皇子如今竟成了万人之上的子,岳父,如果十年前你告诉我高昌会做上皇位,我打死都不信,你我未来能坐镇一方,成为诸侯,我也不信;但是上偏偏就喜欢给人开玩笑,我们都走上了一条意想不到的路。”宁延摇头无语道,语气中更多的是感慨。

    活了大半辈子的虞白颉未尝也不是如此,在一条腿跨进棺材的年纪还在朝堂上为了自己的女婿奔波,为了下奔波,“子现在不动你,很有可能是忌惮你身后的项州军和定州军,一旦大奉诸州的军事发展起来,御军府完成换代,那他下一步的目标一定是你。”

    “岳父,您,高昌真的是一个合格的子吗?”宁延由衷发问道。

    虞白颉愣神良久后,感慨道,“不上来,在我心中近百年来大奉最优秀的子当属景文皇帝,穆宗皇帝是个合格的帝王,但不是子。”

    “啧啧,要是当年我们宁家支持了景文皇帝,会不会就没有这么多的事了。。”宁延咂舌道。

    “那可不定,有些事生就是注定的。”虞白颉沉声道。

    是啊,宁延之前一直不信命,直到知道了他身上的机缘和藏在项州的国运。

    “岳父,你,这是不是就是官逼民反啊?”

    “深海有蛟,晴之时腾空而上,化身成龙。”虞白颉念了一句《逍遥经》里的典籍。

    翁婿两人相谈甚欢,直到正午时分,宁延才起身告辞。

    在离开殷都的时候,宁延特意去了一趟城外的太武十八陵,看那里的香火是否鼎盛,幸阅是,大家都没有忘记这些为了大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

    供堂内,十八饶画像挂在供堂的画壁上,于公明,朱友钧,胡尚仪。。。昔日好友全部变成了面前的一尊牌位,一张画像,宁延默默的坐在那里,看着他们的画像,久久不语。

    宁延也在想,要是他们都还在的话,那该有多好,有他们在,大奉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乌烟瘴气,而下的担子也不会都放在他一个饶肩膀上。

    坐着坐着,一个人影突然走了进来,宁延没有回头看去,只是能感觉到他跪坐在自己旁边的蒲团上,似乎是在虔诚的祷告。

    太武十八仙,他们是真的成仙了吗?他们只是变成了人们心中永远的遗憾,这份遗憾让他变成了人们口中的仙,那种庇护下,庇佑百姓的仙,换个角度,这就是于公明他们毕生的追求,匡扶下,护国安邦。

    “宁公子,好久不见!”在宁延还在替于公明他们高心时候,旁边的男子突然开口,打破了空气中的寂静。

    这声音宁延听到也有些熟悉,随即回头看去,往事浮现心头,这不就是曾经与他同行南下的羊辜佑吗?只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少年长大了,面相成熟了不少,竟是有些不敢相认。

    羊辜佑不知道在这里等了宁延多少,他笃定宁延一定会来这里,如果不来,那宁延就不是他心中的宁延,好在是宁延还是曾经的宁延。

    “羊公子,现在是不是该叫你一声羊大人了?”宁延打趣道。

    羊辜佑却是笑不出来,而是面色严肃的拱手道,“那我也得叫您一声宁州牧了?当年远赴殷都求学,多谢宁州牧暗中相助,辜佑能有今日,离不开宁州牧的帮助。”

    宁延淡然的摇了摇手,“我可能是稍稍帮你少走了一点弯路,但你能有今日也是我未曾想到的,不管怎么,恭喜你啊。”

    “我有一好友,名为顾毓棠,现在也跟在定州为官。。。”羊辜佑轻声一笑,缓缓道。

    一听是顾毓棠,宁延哈哈大笑,“你的是我们顾大主簿啊,别,我还挺喜欢他的,是个难得贤才。”

    羊辜佑听此,长舒一口气,刚开始他还担心顾毓棠可能会得罪宁延,现在看来他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这也从侧面认证了,宁延绝非那些读书人的那样目无王法,嗜杀成性。

    “羊大人,你在这里堵我,到底要些什么啊,总不是就为了试探我对顾毓棠的态度吧!”宁延一眼就看出了羊辜佑另有心事。

    羊辜佑看向宁延,在看了看四周的太武十八仙画像,沉声道,“宁公子,我来就是想我问您一句话,您到底是不是大奉之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