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1章 科举录取
    【王波李顺起义带给赵光义的震动是巨大的,对此事他特意下了一道罪己诏:】

    【“朕委任不当,烛理不明,致彼亲民之官,不以惠和为政,管榷之吏,惟用刻削为功。挠我蒸民,起为狂寇,念兹失德,是务责躬。改而更张,永鉴前弊,而今而后,庶或警余。”】

    【随后,停止了蜀地的榷茶政策。】

    【同时,赵光义在把成都府降格为益州后,派遣张咏为知州,治理蜀地,并授予他“便宜行事”的权力。】

    【张咏没有辜负赵光义的期望,到了蜀地后,他“废沿江榷货八务,听商人买贩”“罢各州榷酤”,放宽了蜀地的商业政策,取消了益州的博买务,同时轻徭薄赋、鼓励开荒。】

    【在他一系列治理下,蜀地逐渐重归平静,张咏也被誉为治蜀名臣。】

    宋朝,淳化四年。

    赵光义终于彻底放松下来,好呀,终于彻底平定动乱了!这个王继恩……还好还有张咏,清明谨慎,智略神出,总算是平息了蜀地的余波,让这个地方彻底安稳下来了!

    赵光义开始回忆张咏这个人:“张咏,朕记得是枢密直学士、同知银台通进封驳司兼掌三班院,先前朕还特意召他回京……他好像和寇准是同年进士来着?”

    身旁内侍连忙回答道:“官家得对,张学士是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和寇枢相是同一年。”

    “嗯。”赵光义点点头,打算回头翻一翻太平兴国五年的进士名录,看看这些人里面还有没有什么好苗子可以一用。

    不过,他叹了口气,蜀地的政策不能再按以前的继续施行下去了,底层百姓完全失去经济能力后,是真的会掀起动荡的。但是,防止地方动乱,也不能不施加一点限制……

    那就放宽川蜀地区的经济控制,但依旧加强政治控制好了。

    明朝,洪武年。

    “结束了?”朱柏看向几个兄长,提出问题,“后面蜀地还有什么影响吗?肯定有的吧?”

    “确实有,”此时朱标也走了过来,加入了聊团体,“此后宋朝在蜀地的各项政策都比较心谨慎,不敢轻易改变。而且,蜀地还滋生了一个‘岁在甲午,蜀且有变’的法,让朝廷上下心翼翼。”

    “甲午年?有什么问题?”朱橚转了转眼珠子,试探道:“难道王波李顺这次就是甲午年?”

    朱标点点头,又纠正道:“准确是李顺攻克成都府这一年,是甲午年。而且,你们都知道宋朝刚刚平定后蜀的时候,对后蜀的影响力颇为忌惮吧?”

    “知道,”朱柏这方面还是有些了解的,“宋太祖什么‘蜀人思孟昶不忘’,我觉得他们也不一定就多思念孟昶,其实还是因为觉得在宋朝过的不好才不顺从的。”

    朱标没有对这句话发表什么评论,只是把话题拉了回去:“后蜀的开国君主、孟昶的父亲孟知祥称帝建立后蜀的那一年,也是甲午年。”

    弟弟们恍然大悟,又颇有几分想看热闹的意思:“那宋朝上下全都炸窝了?专门派人在甲午年之前的时候好好治理蜀地,为蜀人带去美好生活?”

    【当然,蜀地带给宋朝的心理阴影是巨大的。】

    【从此以后,宋朝对待蜀地的政策来了一个大调整:经济上轻赋税,政治上严控制,并一直按照这个标准实施了下去。】

    【就连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建立“市易物”,还打算在蜀地建一个的时候,宋神宗和一部分官员还心翼翼,生怕再搞出宋朝初年的乱子来,王安石再三保证,才在蜀地推校】

    宋朝,开宝元年。

    “轻赋税,而控制政治吗?”赵匡胤思考着这种方法,现在倒是也可以试着在川蜀地区逐步推行,尽可能缓解民间矛盾。

    他的目光转到了神迹举出的例子上:“神宗……和变法……”神宗,此前并未有此庙号的皇帝,可以宋神宗是第一位,但这可不能算是一个好的庙号。至于变法,变法本身当是好事,但为何主持变法的皇帝会得了神宗这么一个庙号?

    或者,变法有误?抑或者,这个变法实际上是不应当实行的?

    想了想,赵匡胤还是放弃思考这件事情了。毕竟,这个事情离他实在太远,他也管不到那么以后的事情。

    宋朝。

    被神迹点到名姓的宋神宗赵顼和王安石抬头看了几眼神迹。

    宋神宗心中颇有些犹疑,神迹专门举了朕的例子,是单纯的举例子吗?还是想要告诫朕什么事情?难道朕的变法当真不合适吗……

    王安石则是内心平静,目光坚定,他一定要把变法推行下去!

    【完了赵光义关于军事民生方面的事情后,我们来看一看他在文治方面的一系列举措。】

    【首先确实要声明一点:赵光义虽然在军事方面屡次失败,国内也有王波李顺这样的起义,还造成了严重的重文轻武问题。

    但在文治方面,赵光义也当得一句“文治下”,从他这里彻底完善了科举制度,奠定了宋朝文官统治的基础。】

    宋朝,淳化四年。

    赵光义自觉受到了神迹的褒扬,得到了上的肯定——他的文德治世被盖棺定论了!

    没错,他完善了科举制度,也是他大力推崇科举、扩大科举录取人数,又让通过科举的士子们能够快速做官,这才打压下去那些唐末五代以来武将骄横无比的歪风邪气!

    大宋的文官统治,是从他这里打下基础。

    赵光义心情愉悦,低声自语:“大哥啊,你没能做到的事情,还是我做到了。大宋的兴盛绵延,也是要从我的文官制度开始。”

    嗯,至于前面的那堆形容,都当没看见就行了,反正都已经发生了,也没办法改变。

    殿内的众多大臣们也都喜气洋洋,毕竟此时已经是淳化四年,时下立于大殿之内的官员们,不少都是赵光义大兴科举的受益者。

    就算还有对“文官统治”心有不满之人,也难以与大势潮流相抗衡。

    唐朝,贞观三年。

    颇有种想什么就来什么的感觉。

    先前唐朝众人就对后世朝代的科举制颇感兴趣,此时就来了个赵光义完善科举制的内容。

    李世民和贞观群臣们不由坐直了身体,越加认真起来。

    【太平兴国二年,赵光义第一次开科,就是“龙飞榜”,共取进士一百零九人,诸科二百零七人,特奏名一百九十一人。】(1)

    【太平兴国八年开始,及第进士赐宴琼林苑成为一种定制,随后不断发展。】

    【雍熙二年首次实行试官亲戚别试制度,即另设考场,另派考官,这一回避法后来也得到了推广。

    同时,进士唱名赐第制度从这一科开始,也就是所谓的东华门唱名。日后韩琦对狄青的那句“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也是由此而来。】

    【端拱元年的贡举确立了贡院制度。

    大致内容如下:省试前,由御史台派一名官员监门,在都堂帘外设立桌案,唱名给每个应试士子印试纸。(2)

    阅卷合格,录进士试卷供皇帝审阅,诸科则只录姓名。皇帝御定以后,先各书姓名分散报捷,次日再放榜唱名。

    士子向皇帝谢恩以后赴国子监谒见孔子像,接着在琼林苑举行两闻喜宴,首日宴进士,次日宴诸科,都算是皇帝赐宴。

    宴罢及第者题名刻石于贡院,再由状元牵头,召集同科举人择日聚会,称为期集,列叙姓名、乡贯、三代,叙同年关系。

    最后登科之人赴吏部试判三道,称为关试,作为吏部选官时的参考。】

    【而淳化三年,赵光义最后一次开科,也创新了两个制度。

    一是对主考官实行锁院制度,即考官在奉诏知贡举时当场就入贡院,与外界隔绝往来,使其不能预先接受请托贿赂。

    二是殿试时首次实行糊名考校法,即把举子的姓名籍贯糊去,防止徇私舞弊,这一制度后来也推广到科举制的各种考试郑】

    宋朝,淳化四年。

    赵光义赞许地点头,放松身体,坐了下去。这都是他的功绩啊!先前的科举,林林总总的,都颇为杂乱,都是他一力主导才形成了种种制度。况且,自隋文帝开始科举以来,录取的人数实在是少,导致科举不过是名头好听的一种选才方式,就连他的兄长,每科录取的士子也人数不多。

    这如何能够真正使科举制度起作用?

    也是他赵光义,大幅度扩大了录取人数,这才使得科举的触角延伸至朝堂下各处,把科举制变成了真正的科举制。

    宰执重臣们也俱都与有荣焉。虽然目前占据朝野重臣位置的仍有一些非当今官家的科举出身,但也有不少已经换上了太平兴国二年以来录取的士子们。况且,这些年的科举,也不乏已经为官之人去考,只为了获取一个好名头。

    再者,闻喜宴后,同科士子聚会,那可已经形成了不少基于乡贯、同年、师承的群体,密不可分,就是为了此,他们也必然要赞美并坚持推行如今的科举制度。

    宋朝,开宝元年。

    赵匡胤吩咐身边侍从将这些关于科举制度创新的要点一一记下,毕竟他大宋早已决意大力推行科举制度,他本人也一直在举行科举,这些新制度眼下就可以纷纷施行,不存在什么阻力。

    不像唐时,尚有势力庞大的世家贵族,对科举的推广加以阻挠。

    接着,他又注意到了一句话——“东华门外以状元唱出者乃好儿!”

    这看似是在赞美科举士子,但一个“乃好儿”的定论,似乎又有些许不妥。韩琦必然是一个科举出身之人,但那狄青又是何人?

    明朝,洪武年。

    朱元璋称帝建国后,也没有落下科举。虽然在场的心腹重臣们目前仍有不少是老臣出身,但他们家中也有子侄参与科举、获得官身,自是对科举持有肯定态度。

    何况,经过两宋数百年的科举制度、文官统治,到了如今,科举仿佛已经成为了一件经地义的事情,既然经地义,那又有什么可疑问的?

    也是由此,不少人对于赵光义的态度转变不少:“宋太宗虽于边事不利,但确实完善科举,此事功在千秋……”

    皇子们对垂是没有大臣们那么大的感触,毕竟他们又不会参加科举。

    朱标道:“但是不管如何,宋太宗对科举各方面制度的完善,确实为朝廷大大增加了选拔人才的渠道、数量和便利性,这对于我们大明也是有利的。”

    唐朝,贞观三年。

    “赐宴,回避,唱名,锁院,糊名……”李世民细数着赵光义的几个创举,与唐朝的现状相对比,打算看看有几个能够直接、或者稍加改变后运用到唐朝科举上。

    房玄龄和杜如晦对视一眼,进言道:“陛下,臣以为……糊名,恐怕有些困难。”赐宴唱名自不用,这种荣誉性的内容加上不算麻烦;回避和锁院,虽然有些困难,但也不是不能推行下去。可是糊名一事,大约会很艰难。

    毕竟,就算回避、锁院了,但只要名字不糊,那世族子弟的录取不还是十拿九稳吗?

    至于赐宴和唱名,虽然是为了提高这些理论上是从基层上来的科举士子的地位,但按照唐朝的现状,参加科举的也大多是有些家底的子弟们,地位提升就提升了呗。

    李世民眉头紧皱,他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但对于世家的分化消灭不是一两就能够完成的事情。

    他提起了赵光义另一个至关重要的举动:“宋太宗的科举录取人数很多。”

    其实何止是很多,和隋唐时期相比,单单一个进士科都可谓是翻了数倍。

    “进士科顾名思义,那诸位觉得诸科和特奏名又是何种科举名目?”

    杜如晦道:“我大唐的诸科是指科举的所有科目,但宋朝应当有所改变,神迹先前把进士科单独列出,那诸科或许就是除了进士科以外的科目总称。特奏名……用到了特字,或许,是特许出身?”

    其他人都比较赞同这个推论,逻辑很通顺。

    殿内李世民和明白唐朝情况的人都有几分遗憾,毕竟,宋朝的文官统治是建立在赵光义开始大幅录取士子的基础上,可是他们大唐,想要大幅提升科举录取人数也并非一件易事。或者,想要大量的非世族出身的科举士子并不容易。

    而没有足够的备用人手,一切都是空谈。

    ————————————

    ————————————

    诸科:北宋时对科举考试常科中除进士科以外的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法等其他科目的总称。

    特奏名:考进士多次不中者,另造册上奏,经许可附试,特赐本科出身,桨特奏名”。

    省试:宋朝科举中的一部分。宋朝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