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0章 南下
    【蒙古主要兵力虽然暂且徒了黄河以北,但是却留下了不少骑兵时刻侦查宋军的动向。】

    【他们的探查非常成功,宋军并没有发现他们,也没有对可能的蒙古哨兵有什么警惕,更没有怎么考虑过蒙古军会不会突然出现。】

    【在确定宋朝军队从汴京向洛阳进军后,塔察儿就带着自己的军队渡过黄河,再次南下。由于多为骑兵,蒙古军进军的速度要比宋军快许多,在徐敏子的前军抵达洛阳之时,塔察儿的军队其实就已经埋伏在了洛阳附近。】

    【但塔察儿并没有攻击徐敏子的军队,而是等到了二十九日杨谊的后军到来。】

    【杨谊抵达洛阳城东三十里后,又有徐敏子成功收复洛阳的消息在前,便较为放松,全军在此就地散坐进食。】

    【此时,塔察儿的伏兵出动了,不等宋朝士卒起身列阵,蒙古骑兵便冲杀而来。宋军顿时崩溃,奔逃拥入洛水者不计其数,杨谊仅以身免,逃入洛阳城郑】

    【这一战对于洛阳城内宋军的震动是巨大的,原本宋军此时就已经陷入了缺粮甚至断粮的状态,还能支撑还是依靠着收复三京、汴京尚且有其他宋军、粮草虽然暂时缺乏但是已经在运输中寥情况。】

    【此时,后军就在洛阳三十里左右被蒙古骑兵几近歼灭,洛阳城内的宋军与城外、汴京的联系也就此被斩断。】

    宋朝,太平兴国年间。

    赵光义对于这个发展虽然并不意外,但是也相当崩溃:“一万五的强弩军啊!是该在这里被浪费掉的吗!”

    虽然这一次北上,京湖地区和四川地区的主将都不怎么配合,主要出动的还是江淮地区的军队,但是常理来,能在这个时候被带着北上的基本上都可以算作是精锐,即使不是精锐,也应该是较为精锐的一部分。

    但是这一部分就这么在北面消耗干净了!

    这一次杨谊带领的强弩手更是大宋军中的精锐,是在多种作战中都能一定程度上决定战争走向的关键——虽然神迹中那时候大宋的弓弩与现如今有所不同,但是这一兵种的意义和价值还是一样的。

    结果,这一万五千强弩军,连自己的作战水平都没能发挥出来,就被那蒙古鞑子给歼灭了……

    更不用,看现在这个走向,洛阳城内的这一万三千兵马也别想有什么好结果,断粮的情况下,他们就连守城打消耗战都难以做到。当然,以现如今洛阳城中守军的人数而言,也做不到。

    而这些情况带来的后续影响也很关键,会不会就此打击了军中士气?会不会让朝中对于蒙古产生过度的恐惧心理?……

    【随后,塔察儿的军队在洛阳城下扎营。】

    【此时洛阳城内宋军的情况已经非常不乐观,断粮的情况非常严重,到了杀马充饥的地步。】

    【徐敏子觉得不能这么下去,便打算趁着蒙古军主力大军还没到的时候,拼一把,突围出去。】

    【于是,宋军出了洛阳,背着洛水扎营列阵。】

    【从八月初一开始,蒙古军开始进攻宋军,实际上宋军的作战颇为顽强,屡次打退蒙古军的进攻。】

    【但到了此时,宋军已经断粮多日,急需脱离战场、突围而出,于是,徐敏子瞅准了一个机会便尝试带着主力突围。】

    【他的想法没什么问题,但是却忽视了宋军和蒙古军的一个区别:宋军多为步兵,而蒙古军则多为骑兵。因此,当塔察儿发现徐敏子突围而出的时候,便派了骑射手追在宋军后方追杀。】

    【最后,徐敏子带着少量士卒退回了宋朝境内。】

    【而随后在汴京收到洛阳被蒙古军攻打的赵葵和全子才等人,也并没有打算前去援助或者重新收复洛阳,而是因粮草不济、黄河泛滥等原因,决定就此南还。】

    【至此,北上收复三京的设想全部落空,还在撤退时落下了不少辎重、器械,既消耗了数量不少的士卒、将领,损兵折将,还消耗了一部分宋朝在器械、粮草等方面的国防力量。】

    【宋理宗赵昀随后将赵葵、全子才官阶各削一秩,徐敏子削三秩、放罢,杨义等停职,又自己下了一封罪己诏。】

    【宋朝的政策开始全面转守,赵昀更是被这一次打击搞的灰心丧气,再没了之前的踌躇满志。这一心态不仅表现在了军事作战方面,在内政上同样如此。】

    汉朝,景帝后元年间。

    “这抗打击能力也太差了些。”刘彻对于赵昀的变化并不满意。

    此次北上战败了没错,损兵折将了也是事实,但这些失败一部分要因为宋朝内部的各种争端,一部分要因为赵昀当初的不切实际——对蒙古认知的不切实际,对北上收复的难度的不切实际,以及对于宋朝内部争斗不和将会造成的后果的严重程度的不切实际。

    既然知道自己有问题,还下了罪己诏——虽然刘彻非常不认同罪己诏这个东西——但既然如此,那就吸取教训,重新振作,好好治理下啊。

    主动出击这时候确实不行,那好歹要把国内治理好,积蓄力量,为日后做准备。况且,还要加强各条防线的建设,防备蒙古南下入侵……事情很多,宋朝国内的状况看起来也不是多么完美,朝中还有那么多互相扯后腿的人,怎么就这么开始放弃了?

    再,倘若宋朝能够稳得住,那以蒙古那种治理的方式,不得什么时候就要开始出大问题了,到时候不还是宋朝的机会?

    在刘彻看来,因此就开始消沉放弃,完全是不可理喻的。你都愿意下罪己诏了,怎么就不能继续努力了?

    “如果宋朝现在还有党争的习惯,那么这一次战败,便足以让朝中再起争端。”刘启道,赵昀主张失利,结果又开始放弃,那么他压不住朝堂,朝堂便会想要自己搞事情。而宋朝现如今的情况,若是再度陷入党争深渊,后果可想而知。

    大蒙古国,太宗年间。

    窝阔台笑着饮下了一杯酒:“南人君主竟如此软弱!”

    其他蒙古诸王也纷纷嬉笑饮酒,他们对于赵昀的转变也难以理解。

    实话,前面赵昀想要派人北上,虽然在他们眼中完全是挑衅,但也算是赵昀的勇气和决心。结果现在,这么一次失败就让他开始消沉——虽然这也昭示了大蒙古国的伟大辉煌,让敌人就这么闻风丧胆,但是同样让他们瞧不上对方。

    想他们大蒙古国的人,之前什么没有遭遇过?草原上什么可能都有,获胜、战败、逃亡、变成奴隶、被杀……以及妻儿被掳、亲族尽灭……但谁见过那些部族就这么放弃?

    哪一个部族不是想着一定要将死敌赶尽杀绝,为的就是防止日后出现一个卷土重来的敌对力量。

    地形图,图源《中国历代战争史》

    疆域图,图源《中国历代战争史》

    【蒙古那边当然对这件事知之甚详,窝阔台等人也非常乐于看到这样一个开战理由的出现——虽然即使没有这件事,他们日后也会南下攻宋,但是有一个理由显然更好。】

    【六年年底,窝阔台便派出王檝出使宋朝,谴责宋朝违背盟约。】

    【同时,在秋的诸王大会上,窝阔台就有意攻宋:“先皇帝肇开大业,垂四十年。今中原、西夏、高丽、回鹘诸国皆已臣附,惟东南一隅,尚阻声教。朕欲躬行讨,卿等以为何如?”】

    【随后,接下这个重任的是国王木华黎之孙,国王塔思。】

    【但正式出征等到了太宗七年。】

    【此时,南下的就不只是塔思一军,而是共有三路:西路由窝阔台次子阔度人带领,走秦巩入蜀;中路由窝阔台三子阔出带领,随同的还有塔思和皇侄忽都秃,这一路直驱荆襄地区;西路由成吉思汗异母弟别里古台的次子口温不花带领,与史泽等人一同进军江淮。】

    【在士卒的人员调发上,窝阔台此次是蒙古军每十洒发一人,中州户每十户调发一人。】

    【西路军六月出发,十月,阔端带兵抵达了巩昌(甘肃陇西)。】

    【此时,在巩昌的是金朝将领汪世显。】

    【汪世显是在蒙古当时围攻汴京时担任巩昌的统帅的,在金朝灭亡后,他又兼并了秦州(甘肃水)的兵马,成为帘地的主要势力。】

    【在阔端率兵到来前,汪世显曾几度向宋朝的四川制置使赵彦呐致书,申请内附。】

    【但在宋朝做出回应之前,阔端来了。】

    【在经过敌我实力对比后,加上阔赌许诺不杀全城军民,汪世显最终于十月初四选择归降蒙古。】

    【阔端也履行了自己的承诺,同时,他还亲赐锦衣、金符,令汪世显仍然出任原金国旧官职。】

    宋朝,开宝年间。

    “嗯?这还有人想着要内附大宋?”赵匡胤确实没有料到,这对于他而言既是一个好消息,也是一个坏消息。

    汪世显,且不他到底是怎么兼并了秦州兵马的,但是在金国灭亡的这段时间中,他还能基本稳定住这两地的情况,水平就还算可以。

    而他若是真心想要归附大宋,那某种程度上来讲,也是对于大宋当时声望的一个提升。

    这些显然都是好消息,但是坏就坏在,在大宋答应他内附前,蒙古人已经先一步到了——然后他就投了蒙古。

    虽然倘若接收了汪世显的归降,大宋显然也会面临一定压力,但是既然都想着北上收复三京了,怎么就不能接收一下汪世显的势力?不别的,人口也是好东西啊。

    ——这件事,到底是在四川制置使赵彦呐那里出了问题,还是在中央朝中出了问题?

    赵匡胤现在对这两方都充满了不信任。

    明朝,洪武年间。

    “汪世显,汪家啊。”朱樉感叹了一声,汪家在元朝也算是大名鼎鼎的家族了。

    其他人都点点头,确实,在元朝这么一个对汉人并不友好的时候,汪家——虽然不好他们在蒙古人眼中到底算汉人还是算什么人——总之混的是相当不错的,三王十国公。

    至于他们大家对于汪家的看法……

    【汪世显归降后,阔端一面让他仍任旧职,一面让他带兵随同自己出征。】

    【太宗八年正月,阔端带兵从凤州出发,沿着甘肃两当、徽县道,也就是大散关的大散岭上两边山势中间夹杂的曲折孔道行军,进入蜀地。】

    【汪世显带兵充当先锋,先是渡过了嘉陵江,向大安(陕西宁强县)进军,而阔赌主力大军则进攻沔州(陕西略阳)。】

    【是的,还是沔州,那个在先前拖雷武力借道时就被攻破过的沔州。】

    【沔州的地理位置颇为紧要,它和兴元府(陕西汉中)加在一起,就是控扼川蜀地区、北瞰关症东连襄的中心区域。】

    【而川蜀这一片地区本身的意义也相当重要。】

    【因此,阔端再次把目光瞄准了沔州。】

    【在阔端兵马距离沔州还有九十里的时候,四川的官员也在商讨他们接下来的应对。有人认为,沔州不保,此时应当退保大安,以图来日;

    沔州知州高稼则认为不能如此:“今日之事,有进无退。”若是能够利用沔州和附近的地理条件,控扼险要,坚决为战,展示出我们的决心,那蒙古军必然顾虑重重,不敢贸然深入;但是如果没有打就退却,仓皇不,敌军就可以长驱直入。】

    【那最终结果就是“蜀事去矣”!】

    【当然,综合起来,高稼的建议更加符合情况一些,毕竟汪世显已经带兵去往大安了——这也可以反映出宋朝一直以来、从始至终都存在的一个问题:情报。】

    【宋朝的情报问题一直很严重,自最初建国时期,到变成北宋灭亡时期,再到南宋建国初期,直至现如今。】

    【但不管怎么,赵彦呐先是表示同意高稼言的建议,但在快要真正交战的时候,又退却了,选择了离开,只留下高稼带兵独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