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章 谁买谁傻瓜
    王宇第一个进的就是铁匠铺。

    “李师傅,你这里卖武器吗?”

    开铁匠铺的老板也姓李,据和李铁柱是同一个祖先,只不过时隔百年,血缘关系已经很淡了,两家人早就没了走动。

    壮硕的李铁匠瞥了王宇一眼,见是经常跑到镇上赌博的王二郎,就没好气地道:“王二,你子是不是吃饱了撑的,拿我开涮,我有武器,你有钱买吗?”

    王宇挠挠头,看来原主混得真不怎么样,谁见了都没有好脸色。

    啪!

    王宇把一锭银子拍在柜台上:“瞧见没有,十足的雪花白银,李师傅你瞧不起谁呢?”

    李铁匠一愣,总见王二这子输钱,什么时候竟然有银子了?

    “你子发财了?跟我来吧!”

    大文朝虽然叫文朝,实际上是以武立国,官府并不禁止刀枪之类的近战武器,只是不允许私藏弓弩和甲耄

    近些年匪患横行,民间练武之风极盛,老百姓为了自保,只要经济条件允许,很多都会弄一把武器防身,哪怕是一个镇上的铁匠铺,也能打造简陋的武器。

    李铁匠带着王宇他们,到了后院的仓库。

    “李师傅,你的武器也太少了吧?”

    看着五杆傻大黑粗的长枪,还有三把简陋的腰刀,王宇直摇头:“李师傅,还有更好的吗?”

    李铁匠横了王宇一眼:“你子年纪不大,要求不少,就这些,爱要不要!”

    王宇拿起长枪和腰刀看了看,忍不住直嘬牙花子。

    “李师傅,就这玩意,你准备卖多少钱啊?”

    被一个毛头子嫌弃,李铁匠感到自己的手艺受到了侮辱,如果不是看王宇真心想买,早就赶人了!

    “哼,长枪一两银子一杆,腰刀二两银子一把,要就赶紧掏钱,不要就走人!”

    王宇也不生气,铁匠嘛,粗鲁一些很正常,谁让原主名声不怎么样呢。

    “长枪五钱银子一杆,腰刀一两银子一把,怎么样?”

    “你……”

    李铁匠气得直握拳:“不怎么样,你子赶紧给我走!”

    王宇老神在在:“李师傅,再考虑一下吧,你要是同意,这些刀枪我全都要了。”

    “考虑个屁,不卖……嗯,你子什么,你全都要?”

    王宇点点头:“对。”

    李铁匠眼珠子一转:“你要是全要,我给你打九折,怎么样?”

    谁铁匠就一定粗鲁,难道就不能粗中有细吗?

    王宇压根就不还价,转身就走:“算了,李师傅你没有诚意,我到县里去看看。”

    李铁匠抱着膀子没有吭声,少跟老子玩这一套,不就是那个欲什么擒什么纵吗,老子懂,老子就是不吭声,看你子怎么下台?

    李铁匠压根就不认为,王宇会跑去县城。

    谁不知道下河村的王二郎,妥妥的门里虎,在家里比谁都横,出了门比谁都怂。

    进城?吓不死你子!

    谁知,王宇不但走了,而且还走得很干脆,压根就没有回头的意思。

    李铁匠心里没底了,王二这子该不会真去县里吧?

    想到王宇手里的银子,李铁匠坐不住了,万一王二真去了县里,自己就亏大了啊!

    “王二,等一等,你回来,咱们有话好好……”

    ……

    最终,经过两个人一番激烈地讨价还价,王宇用四两银子,买下了李铁匠所有的刀枪,一共五杆长枪,三把腰刀,比之前王宇自己的开价还少了一两五钱银子。

    李铁匠险些没被王宇气得背过气,王二这子太气人了,明明之前好的长枪五钱银子一杆,腰刀一两银子一把,等自己主动把他叫回来之后,这子立马就变卦了!

    其实,王宇并没有变卦,只不过是挑出了李铁匠刀枪的一些瑕疵而已。

    这根枪杆里有个虫蛀的洞,那把腰刀里有个气泡之类,得头头是道,得李铁匠哑口无言!

    李铁匠打了这么多年的铁,就没有遇到过王二这么难缠的人。

    这子就像是经验丰富的老铁匠,一眼就能看出刀枪的毛病,而且没有一次错!

    离开铁匠铺,王宇直奔粮店。

    尽管赢了胡家兄弟两石粟米,这两王宇还是馋得不校

    一想到香喷喷的白米饭,松软暄腾的大白馒头,王宇就忍不住直流口水。

    哪怕细粮已经涨到了九钱银子一石,王宇还是各买了一石白米白面。

    李铁柱几个子都是干惯了农活的,每人背着六十斤粮食,肩膀上还扛着长枪,居然跟没事人似的。

    “嗯,那边好像有人卖驴,咱们过去瞧瞧。”

    王宇早就想买头牲口了。

    家里的农活几乎都是沈婉儿一个人干,十八九岁的姑娘,干得活比生产队的驴都重。

    毛驴就不错,既能拉车,也能耕田,还能拉磨,甚至还能骑着赶路。

    见二哥有买驴的意思,几个子很激动,大牲口耶,下河村没有几家有,要是二哥能买一头,他们这些跟班脸上也有光!

    不过,等走到跟前一看,几个子就失望了。

    “二哥,这头驴太瘦了,干不了农活啊!”

    “是啊二哥,我看这头驴好像要死了,应该是一头病驴,千万不能买!”

    卖驴的是个尖嘴猴腮的中年人,听张大山他们自己的驴快死了,当即就不高兴了。

    “你们几个子胡什么,我的驴好着呢,昨还拉了一磨,别看它瘦,力气大得狠,你们要是再胡袄,我可跟你们没完!”

    围观群众有人实在看不下去了:“陈倌儿,你就别吹了,这头驴不知道你是从哪里收来的,上个月就开始卖了吧,到现在都没有卖出去,我看你这下肯定要砸在手里啦!”

    “是啊陈倌儿,大家都是三十里铺的,你可不能坑人啊,一头病驴,谁要是真买回去,可就赔惨啦!”

    “对对对,上个月这头驴还没这么瘦,才一个月,就瘦成这样,我看是不行了,谁买谁傻瓜!”

    突然,有人道:“这头驴便宜些,我要了!”

    傻瓜还真出现了!

    围观群众:“……”

    李铁柱几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