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老拴头,郑大锯他们这些匠人,每人每的工钱是三升粮食。
领队和匠人一样,也是每三升。
除此之外,每至少还要管一顿午饭,没有死规定,一般都是两个杂粮饼子。
当然,只有干活的时候才有工钱,没活的时候各回各家。
打井的并不多,一个月也不一定能接一个活,工钱只能当作外快,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即便是井头,靠打井赚钱也是梦想。
尤其是遇到今年这种旱灾,能不赔钱就不错了,不然下河村的打井队也不会解散。
王宇自然不会破坏规矩,两的活,给老拴头和郑大锯每人发了六升粮食。
不过,六升粮食并非全都是杂粮,而是两升大米,两升白面,还有两升粟米。
两个匠人欣喜若狂,万没想到,王二郎竟然大方如斯。
一升大米白面之类的细粮,差不多能换一升半的粗粮。
有了这六升粮食,省着点吃,再配上野菜麸糠之类,夏收之前的苦日子应该能熬过去了!
其实,就算王宇只发粟米、黄豆之类的粗粮,两个匠人也会感恩戴德。
一是王宇给了他们一个做工的机会,二就是王宇并不是一只管两个杂粮饼子,而是一管三顿饭!
每早上出发之前,几人先到王宇家喝一碗米粥,吃两个杂粮饼。
中午吃的是带去的干粮。
晚上回来还能再吃一顿。
这一顿就牛逼了,第一是大白馒头,第二是白米饭,而且连续两都有鱼汤,甚至还吃了好几块鱼肉!
如今的光景,就算一粒粮食不给,只要王宇能管饭,愿意干的人绝对能从村头排到村尾!
老拴头和郑大锯是第一次和王宇打交道。
以前总听王二郎名声不好,好吃懒做,什么活都让寡嫂干。
谁知,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王二郎简直太仁义了!
张二叔,柳五叔和郑四叔也一样,全都被王宇的做法震惊得无以复加。
王宇把他们仨全都算成了工头,每的工钱都是三升粮食。
而且,给他们发的也是细粮和粗粮都有,不比两个匠饶差。
尤其是张二叔,因为打井的活是他找的,王宇还给他发了一份提成。
整整十升粮食,险些没把张二叔高忻晕过去!
好吧,和十两银子的收费相比,十升粮食的提成似乎并不多。
然而,这是建立在王宇有特殊能力基础上的。
如果王宇没有特殊能力,看不到地下的水源,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要想打出一口出水的井,不知道要浪费多少人力物力,不定十两银子全都赔进去都不够!
可以,王宇挣的就是技术费。
技术往往才是最值钱的,王宇的银子拿得心安理得,丝毫没有心理负担!
看到众人都很满意,王宇也笑了。
如果刚开始就有人不知足,嫌自己拿得少,王宇不介意终止这笔买卖,或者重新换人。
这年头,别的不多,就是人多。
只要有钱有技术,想要多少人就有多少人!
“各位叔伯,如今旱,有张大户家这口井做例子,以后找咱们打井的人会越来越多,你们尽管找活,如果打井得太多,忙不过来,我可以让你们各自带领一支打井队,咱们多处开花!”
“好!”
所有人都充满了信心。
谁都知道,气干旱到这种程度,除非很快就下雨,不然打井的人会越来越多。
只要下河村打井队的名声传出去,相信大家的外快就会源源不断!
……
第二,考核通过的六个子,一早就到了。
王宇昨过,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凡是跟着自己的子,每都可以到自己家吃饭。
而且,还是一三顿饭。
之所以这样做,而不是直接把粮食发到这帮子手里,就是为了亲眼看着他们吃下去。
如果把粮食发下去,肯定有人不舍得吃。
王宇收人,是要培养手下的,不是做慈善的,钱粮花了,却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那还搞个毛线!
想做慈善,可以等将来有能力了再做,事业和慈善绝对不能混为一谈,不然什么都搞不好!
喝着沈婉儿熬的米粥,吃着兰花婶烙的葱油饼,嚼着王宇调的野菜,好几个子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泪水!
丝毫不夸张,几个子是真吃哭了。
打自己记事开始,从来就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难道真像有些村民传的那样,王二郎是神仙派来拯救自己的吗?
尤其是葱油饼,那叫一个香!
太好吃了!
尽管葱油饼早就有了,却不是下河村的穷人能吃到的!
除了胡家人,下河村有一个算一个,真正吃过葱油饼的,估计连一手之数都不到。
反正,愿意冒险跟着王宇的这帮穷子,是一个都没吃过!
就连兰花婶都没吃过,还是王宇亲手教导,兰花婶才学会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兰花婶才会百分之一万相信,王宇绝对和高人学过艺。
就是再勤快,一个穷人家的子,又怎么会知道葱油饼怎么做,而且还能做得那么好?
吃完早饭,休息了一刻钟,王宇就开始拉着一帮子训练起来。
第一个科目是跑步。
这帮子都太瘦了,王宇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把他们的身体素质提升上来,跑步无疑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至于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王宇就不知道了,他是研究三农的,又不是学体育的。
除了跑步,还有站军姿。
还有走队列,立正,稍息,向右看,向前看之类。
这些都是前世上学时学的东西,军训的时候也练过。
至于传中的军体拳,太极拳,乃至更高深的功法,对不起,王宇是一样都不会!
可是,就是最简单的跑步和站军姿,这帮子也是做得一塌糊涂,险些没把王宇的鼻子气歪。
太复杂的不,单是一个左右,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子就分不清楚。
让他们迈左腿,有些子偏偏迈右脚。
让他们向右看,有些子非得往左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