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4章 赚大钱
    正如胡雪岩所料,左宗棠必须钻进胡雪岩设好的这个套子,而且还得开开心心的钻,义无反顾的钻。

    因为左宗棠要在这个乱世之中成就大事,是不可能没有钱粮的支持的。

    而此时此刻,除了胡雪岩,还有谁能一下子送给他十万石粮和十万两现银呢?

    就算再怎么有顾虑,最明智的选择,也是先吃下来再说。

    乱世之中,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其他的都得走一步看一步。

    而且左宗棠认为,他绝对驾驭得了胡雪岩。

    表面来看,左宗棠似乎确实一直做到了这一点。

    也因此,左宗棠赋予胡雪岩越来越大的权力。

    以他的聪明,当然知道胡雪岩一直在利用他给予的权力在赚钱,而且越赚越大。但是这在他看来是没有问题的。因为胡雪岩赚的钱越多,他左宗棠可以用于报效国家的可支配资源也就越大。

    不仅“万年黛青号”的下水,多亏了胡雪岩,此后征战甘秦,尤其是收复西域,那更是不能少了胡雪岩的大力支持啊。

    千军万马,一举一动,那都是在烧钱啊。

    钱从哪里来?

    朝廷早晚会有,但是没那么及时,可是战事绝对等不起。谁来垫付?谁来接济?如何周转?

    多亏了胡雪岩啊。

    那么胡雪岩的好处又有多少呢?

    首先,是荣誉。

    黛青人是非常看重荣誉的,尤其是来自朝廷的荣誉。

    胡雪岩通过支持左宗棠获得了很多自己祖祖辈辈不敢想更得不到的荣誉:“官至二品布政使,头品顶戴,赏穿黄马褂”。作为一个钱庄小学徒出身的苦孩子,这样的荣誉真的是足够他光宗耀祖了。

    当然,这些荣誉都是实打实的功绩换来的,其中布政使的身份是因为他为左宗棠供应军火,以及在杭州办理善后重建立有大功;头品顶戴是因为他主持沪上转运局,办理筹借西征款项,供应西征军火;赏穿黄马褂是因为西征最终取得胜利,他虽未直接接参战但也是有功之臣……

    总之,每一次封赏,都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

    比名更重要的,当然是权。

    黛青自古就是一个权力的秩序。

    上自皇帝,下至百姓,无不围绕着权力而劳苦一生。

    有些权力,哪怕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只要能够管制他人,就会有很多人趋之若鹜。

    比如举报他人的权力,比如监督他人的权力,比如调查甚至刑罚他人。哪怕没有一分钱的好处,也没有任何虚名,还是会有很多人去做,而且做得非常起劲儿。

    可以合理合规合法的去伤害他人,本身就是人类在遭受痛苦和伤害之后产生的一种本能需求。

    更何况一些可以给自己带来巨大利益的特殊权力了。

    比如比如生杀大权,比如行政大权。

    仅仅是胡雪岩获得的那些官位、头衔、甚至那件黄马褂都可以带给他很多特权,比如可以见官不拜……

    是的,在黛青,人和人是有着严重的等级划分的,这种划分不仅仅是礼仪那么单纯。

    而对于胡雪岩来说,比这些更实在的特权,则是采购军火、药品、机器,甚至决定外资贷款的利息金额……

    但是,名这个东西,对于儒士夫而言是极宝贵的,因为他们追求的就是“流芳百世”,成为“道德楷模”。而追求权力的人虽然多,真正得到的只能是权贵和官吏。

    但是对于真正意义上的商人而言,他们更看重的是利,最高理想则是“富可抵国”。如果名和权不能给他们带来实际的利益,那么他们宁可不要那些东西。

    事实上,很多商人都是尽量远离名望和权力的,当然也有很多的商人在追求名望和权力,而目的最终还是为了。

    胡雪岩是后一种,他依附高官,获取荣誉,这一切最终都是为了自己的财富利益。

    胡雪岩曾经说过自己的理想,那就是,赚很多的钱,建一个大宅子,娶一大堆的老婆,住在宅子里享受,却又不生任何口角。

    在曾、左、李、沈,等人看来,这实在是太逊了。就是一个赚钱,享乐,还是那么低级趣味的物质的享受。

    然而,这就是胡雪岩最真实的想法。

    知道自己最真实的需要,这也正是胡雪岩的聪明之处。

    当官的要的多,又要名,又要权,又要发财,又要不断升级。而他胡雪岩真正想要的,不过是及时行乐,当官的有权可以做他的靠山和保障,自己靠着这个保障可以赚更多的钱,除了给当官的孝敬的好处,大部分还是自己用来享受。

    胡雪岩赚的钱,最初还主要是实打实的经营得利,比如他最早创立的胡庆余堂药店。但是后来就转变成了以官府权力为背景,创办钱庄,做起以财生财的“虚荣”生意了。

    接下来,他获得了各种特权,生意开始膨胀。而且随着地位愈高,权力愈重,他的生意也像气球一样越吹越大。军需采购,带动了他的大宗的生丝、粮食生意;以军费调拨则促成了他的大宗的银钱存取、汇兑业务。

    而随着战事和洋务的开展,黛青需要大量的流动资金,而他也逐渐把“食利”业务发展成为自己盈利的主要渠道。

    这个所食的利,可不是普通的存贷利息,而是给黛青帝国和列强银行之间做贷款中介的掮客,他再作为中介从中获利。

    这个利可太大了。

    仅举一例,胡雪岩曾经为左宗棠办理过六次“西征借款”。

    这六次西征贷款,外国银行实际收取的利息最高也仅为每年百分之十,少的时候则只有百分之八。

    但是胡雪岩报给左宗棠和黛青朝廷的却是最高百分之十八,最低也有百分之十。

    仅仅通过历次浮报产生的利润,就高达二百九十万两白银!

    而且,胡雪岩可不是只吃黛青一方,他是两头各通吃的。因为给外国银行带来了这么大的生意,外国银行当然要给胡雪岩回扣。这些回扣总共也有二百五十万两左右的。

    两项加起来了,光是浮报和扣,就赚了五百四十万两。

    这个金额,甚至超过外商的纯利润。

    不过这里有一点很有意思的是,赚外商的钱是以“佣金”的名义正大光明的赚回扣,而赚黛青朝廷的钱却是通过“浮报”这种明显违规的灰色收入。

    为什么要这样呢?

    不管怎么说,胡雪岩赚的这个钱,遭到了来自黛青官场很多人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