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奶奶慈爱的笑着:“你呀,教孩子也有一套,似乎没有什么事能够难倒你。”
“奶奶,您就别夸我了,做饭就可以难倒我,上次我炒了个鸡蛋饭,团团圆圆都嫌弃。”
沈智有些窘迫的说道。
团团圆圆捂着嘴偷笑,“爹爹,那蛋炒饭咸死了,到学校以后,我们一直喝水,把教室里的水差点都喝完了。”
“那我下次少放一点盐。”
沈智还是很有改正错误的自觉性的。
两个小家伙把头摇的跟拨浪鼓似的,“我们再也不吃爹爹做的蛋炒饭了,以后吃太奶奶做的。”
苏奶奶一听,更是笑的合不拢嘴,“好,晚上我就给你们做蛋炒饭,我往里面放一点肉末,肯定更好吃。”
两个小家伙发出了欢呼声,温暖的厅堂里因为有了孩子们的欢声笑语越发显得温馨。
沈智一抬头,就看见了挂在墙上的挂历,上面写着11月24日。
突然,一种莫名的情绪撞击着他的胸膛。
今天晚上,在安徽凤阳小岗村将发生一件改变华国历史的大事。
严立华家低矮残破的茅草屋里聚集着18位社员,关系着全村命运的秘密会议在这里召开,直接诞生了一份百余字的包干合同。
最主要的内容有三点:一是分田到户;二是不再伸手向国家要钱要粮,三是如果干部坐牢,社员们要把干部的子女养到18岁。
任何一场变革都需要牺牲和勇气,这次,却是这些淳朴,赤诚的农民冒着风险,小心翼翼的摸石头过河。
这些底层小民也有着开天辟地,气吞山河的气势,他们是可敬的,可爱的。
他们根本想不到第二年的十月小岗村打谷场是金灿灿的一片,经过统计,一年的收成就是过去五年的总和,这样的成功给农村带来了希望,给华国带来了希望。
不管那个年代,最苦最累的都是广大的农户,只要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华国也将迎来铺天盖地的改变。
变革的齿轮已经转动,激情冲击着胸腔,如果可以,他真的希望自己能够亲眼去见证这一刻,大声的告诉他们,你们做的是对的,你们是千千万万农民的楷模。
你们是战士,是英雄,是顶天立地的好男儿!
傍晚时分,沈智顶着风雪去接苏月。
双手戴着厚厚的手套,可是一出门,十根手指就冻僵了。
因为气温持续走低,低年级已经提前放了寒假。
他只有用力的蹬着自行车,努力让自己身体发热,才能够驱散一丝寒意。
十几分钟就到了《梦之花》杂志社门口,却见大门口矗立着一个雪人。
对,就是雪人。
沈智立即停下自行车,那雪人却突然间动了。
雪人快速的朝他走过来,激动的喊了一声,“沈智。”
这声音异常熟悉,定睛一看,却是葵花村的村长陈福祥。
“村长叔,你怎么在这里?”
沈智惊讶的叫道。
“我可找到你了,我是特意来汉城找你们的,可是不知道你家在哪里?
还好我记得苏月上班的地方,所以就一直在这里等着。”
村长眼含热泪,好像是委屈的孩子碰到的大人一样,紧紧的抓着沈智的胳膊。
沈智满脸愧疚,道:“都是我不好,应该早点把地址告诉您的,你这大老远的跑来,是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
村长有些不好意思的道:“我们还是找个僻静点的地方说,这里人来人往的不方便。”
这时候已经到了下班时间,杂志社很多员工都推着自行车走了出来。
很快,苏月也下班了,她一眼就看见了沈智。
“跟你说了,不要来接我,又没有多远,我可以自己回去的!”
“苏月,你真的在这么大的杂志社上班呀?”
村长激动的说道:“我就知道在葵花村让你受委屈了,幸亏你遇到了沈智,现在一切都好了。”
苏月这才认出是老村长,一脸欣喜的道:“村长叔,是您呀,我都没有认出来。”
村长穿着一件破旧的棉袄,头上戴着一顶狗皮帽子,肩上,帽子上堆满雪花。
就连胡子和眉毛上也凝聚着霜花,如果他就那么直挺挺的站在那里,就是名副其实的“雪人”。
沈智道:“村长不知道咱们家的地址,所以一直在杂志社门口等你,估计已经等了几个小时,冻坏了。”
村长蠕动着嘴唇,“我也没有等多久,就是我过来恐怕要耽误你们的工作了。”
他的表情卑微,生涩,根本没有在葵花村的时候那种迫人的气势。
苏月笑眯眯的道:“耽误个啥,我都已经下班了。
村长叔,快点跟我们回家,我们家就在附近,很快就到了。”
沈智也连忙说道:“村长叔,您坐在我后面,我驮您。”
村长应该还没有坐过自行车后架,所以不知道怎么上车,沈智并没有蹬开自行车,拍了拍后面的车架,“您直接坐上来,等我上来之后,抓紧我的腰就行。”
村长小心翼翼的坐了上去,身体挺得笔直,一看就无比紧张。
沈智立即用脚蹬着踏拐,滑翔了三四米才上车,很快自行车就平稳的行驶在雪地上。
村长依言赶紧搂住他的腰,听着雪背碾的咯吱咯吱的声音。
平稳的行驶了一段时间之后,他也慢慢的放松下来,混浊的目光顿时充满着希冀。
“沈智,你们小两口的日子过得真不错,居然买了两辆自行车,应该花了不少钱吧。”
沈智笑道:“是花了一些钱,苏月又要上班,没有自行车不方便,我有时候也爱出去溜达,所以也买了一辆。”
“看来苏月这丫头工资挺高的。”说完就笑着对苏月说道:“你一个月有30块钱吗?”
他可是打听过的,一般大厂的职工都有20多块,苏月这丫头是文化人,又在气派的杂志社上班,怎么一个月要多挣几块钱吧?
“叔,我现在一个月有80多块,过日子绰绰有余,您不用担心我们。”
苏月一直把村长当成长辈,以前在葵花村的时候,如果不是村长的照顾,她跟两个孩子的日子过得更苦,这份恩情她要记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