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48章 野花香
    “我确实很看好。不过,要是我们拿不出那么多钱的话,还是先顾着自己吧。现在毕竟是起步阶段,可以走小而精的路线。”段嘉嘉倒不是一定要参与到这个项目里。

    这些还要看陈峥年的想法。

    陈峥年这几年明显比之前做编辑的时候要成熟多了,揉了揉胀痛的太阳穴,说:“其实也不是不行。这个项目我看过,导演和编剧都是圈内比较有名的。我们现在刚起步,编剧只有你,导演只有胡莱。合作好一点的演员也只有柳飘飘。但柳飘飘的经纪约不在我们这里,加上她之前还有另起炉灶的想法,不太稳。”

    陈峥年分析着他们现在的情况。

    南北文化论坛已经成熟,有了稳定的用户和流量。

    虽然还没有到可以完全变现的程度,但靠着论坛还是能实现一个月几十万的流水。

    这对于一个刚起步的小公司来说,也不容易。

    更何况,段嘉嘉这边还有版权代理的费用。

    前期制作的几部小成本电视剧和搭着胡莱东风参与的《鬼谷》项目。

    要说公司没钱,还真不是。

    但要说有钱一口气支撑起两个项目的话,稍微有那么一点艰难。

    “我们再去拉个靠谱的投资商,到时候争取把这部剧的编剧和导演,还有几个新人演员都拉到我们麾下。没有靠谱的制作团队是不行的。我看过了,这几个新人演员有三个都是沪市人。演艺圈内划分地域和论资排辈还是挺明显的。”

    陈峥年其实好几次都怀疑自己和段嘉嘉当年的选择是不是对的。

    没有进入京圈,很多项目都不好打入。

    现在他们只能靠着胡莱撑场面,再做一些小投资。

    合作最多的还是沪市电视台。

    但沪市电视台跟其他省台相比,也没有特别突出。

    更不要说更央台比了。

    段嘉嘉看出陈峥年的想法,说:“可以。别人的圈子我们融进去也难受,倒不如打造自己的圈子。如果确定要吸纳艺人的话,那就要找几个经纪人了。团队也要做好。新人便宜好签,我们倒是可以去沪市的影视学院看看,那边也有不少不错的新人。”

    陈峥年知道自己抱怨得太明显。

    他从前只想做一个小编辑,但现在一步步把生意扩张到现在,陈峥年有的时候都会怀疑自己到底够不够格。

    他学到的那些真的能让自己支撑起这么大一家公司吗?

    “铮年,你不用给自己那么大的压力。我们开公司做老板,还要请那么多员工,就是为了帮我们解决问题的。”段嘉嘉知道这几年陈峥年给了他自己很大的压力。

    从《武侠梦》离职后,陈峥年家里不是没有怨言。

    他再受爷爷疼爱,耗费了那么多家里的人脉关系是事实。

    原本还想着让陈峥年进入繁星文化,可以在繁星文化大展拳脚。

    结果陈峥年因为杂志社内斗就出来了。

    段嘉嘉知道陈峥年是受不了里面的氛围。

    但别人不知道啊。

    陈家人甚至觉得陈峥年就是内斗输了。

    为此,陈峥年这几年在家没少被冷嘲热讽。

    要不是陈爷爷还帮着陈峥年,加上段嘉嘉背后还有胡家的背景,陈峥年还不知道要在家被挤兑成什么样。

    因此,段嘉嘉放弃考研选择来公司,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我们现在已经做得很好了。这不像我爸还有长淮做的行业,是没有人探索的领域。我们国家的文化领域一直都处于比较丰富的状态,我们进入的是一片被人已经开垦好的土地,要做的是扎根在这里。”段嘉嘉安慰陈峥年:“不过,陈总既然已经决定了要投资,那我们不如趁着这个机会去剧组考察一番。就算不投资,去挖几个新人,跟导演和编剧打好关系总是好的。”

    陈峥年听出段嘉嘉这是在安慰自己,无奈道:“好。我可没有忘记段总说过,要弘扬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古装剧就是一个很好的点嘛!”

    段嘉嘉连连点头:“对啊对啊!《女神捕》里,女主角不是有一套特别漂亮的女装出场吗?我就打算让找林师傅帮忙做一套汉服。按照我的尺寸做,到时候改一改让演员穿。”

    段嘉嘉要做的不光是这些,还有很多非遗传承的技艺。

    现在不受重视,以后就有别人来偷。

    而且,九十年代的某国文化流行并没有形成太强劲的势力,到现在为止,在亚洲地区最广受欢迎的还是以香江明星和霓虹明星为主。

    尤其是香江明星。

    所以,她为什么不趁着最好的时机,推出自己国家的文化流行呢?

    “好啊。”陈峥年没有不答应的,这样戏服可就是段嘉嘉私人贡献,不算在制作经费里。

    小算盘敲得噼啪响。

    两个老板都决定了,其他人也不会有什么反对。

    再说,段嘉嘉都说了是先考察,确定了才会再联系其他投资商一起投资那部剧。

    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底下员工当然是支持老板的决定。

    段嘉嘉回到办公室,刘长清就拿着文件夹进来了。

    “段总,我发现了一篇挺有意思的短篇,字数不多,不过我有点想法。”刘长清自从决定要做这一行,那是真真切切地跟在陈峥年身后恶补过的。

    打印出来的短篇只有三张纸,篇幅确实不长。

    “这是个悬疑短篇,写得很有味道。我打算找人翻译成英译内容,送去国外看能不能参赛拿奖。”刘长清又拿出自己打印的另外一张纸,是国外一个颇有名气的文学奖内容。

    “时间上来得及。这个奖在国外有名气,但是在国内没什么人知道。我也是查资料的时候无意中发现。我不敢说一定会拿奖,但重在参与。如果有奖项的话,这个短篇肯定能够选入今年的作品合集,到时候我们合集的宣传还能再多出一个。”

    刘长清耸肩:“外面的野花总是要更香更吸引人一些。”

    现在很多人眼里,外国的月亮就是要更圆一点。

    出国热一直到千禧年都不曾断绝,直到互联网兴起,了解世界的途径越来越多,这才打消了部分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