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距离国庆已经很近了,就算是明年也很悬。
但只要选中了,不管是对中央音乐学院,还是对姜玉楼和刘所拉都是一件好事。
姜玉楼离开中央音乐的时候,是刘所拉送他走的,只是一路上,所拉就没有给他一个好脸色看。
这让他倍感奇怪,明明之前都还好好的,这次更是帮了她一个大忙。
女人不管年纪多大,总是令人捉摸不透。
时间匆匆,转眼就到了9月25日。
这天无疑是值得纪念的,因为刊登了姜玉楼第二部小说作品《黄土地》的文学杂志,在这一天正式上市了。
《收获》是双月刊,一年只刊发六期,凭借着六期的期刊,却能创造将近五十万份的销量,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可以说,在当今的纯文学领域,《收获》是独一档的。
尤其是这一期首开国内之先河,介绍了宝岛作家,并在杂志上连载了聂华苓《台北一阁楼》、於梨华《傅家的儿女们》两部长篇,以及白先勇的短篇《游园惊梦》。
而姜玉楼的小说夹杂在一众名家中,似乎毫不起眼。
不过当一篇篇来自陕西的评论出现在大众视野上,一切都变了。
这还要从路谣说起。
姜玉楼的这部《黄土地》还没有投稿的时候,路谣就看过了。
当时他就赞不绝口,更是称赞姜玉楼是陕西文坛的未来之星。
现在,《收获》终于上市了,但是纸媒上对于《黄土地》的评论却出奇地少。
很明显,大家一开始并没有将写《黄土地》的姜玉楼和出诗集的姜玉楼联系到一起。
这怎么能行呢?
必须讨论起来啊,陕西文坛想要有所发展,必须有人冲锋在前。
自从柳老之后,路谣觉得姜玉楼有望成为陕西文坛东出第一人。
于是乎,他联系了不少作家和评论家,又联系报纸,说通了他们后,为姜玉楼的新作摇旗呐喊。
作为发起人,第一篇评论就是他写的。
“对于一部小说来说,艺术功能决定其本体的存在,而哲理功能则决定其质量的高低。艺术的根本宗旨是求美,科学的根本宗旨是求真。这是判然分明的。文学艺术作为艺术部类之一,当然根本宗旨也是求美。
这个美当然是有多种层次,从生理的快感,到心理的愉悦、激动、陶醉、共鸣。而且,这个求美,可以并不排斥求真,甚至在最高层次上,恰恰必定包含求真,只是必须以符合审美规律的方式求真。
而文学艺术,也恰恰属于这最高层次的部类之一。
姜玉楼的小说《黄土地》理所应当是一部受欢迎的文学作品,作者通过故事情节、人物刻画,以及深刻的人文关怀,造就了这部《黄土地》。”
有评论家在报纸上发表了自己对于这部小说的评论:
“《黄土地》无疑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具有普遍人文关怀的小说。这部小说,以故事为外壳,实现了土地、民俗文化和人物三者的统一。陕西高原的古朴、苍凉、深厚的民风跃然纸上。通读全文,我不禁感慨,作者对民族特性,农民命运的探讨让我为之动容。”
一篇又一篇的评论出现在报纸上,将读者的好奇心都勾了起来。
这部小说真的有那么好吗?
就在普通读者犹豫不决的时候,一个重磅炸弹出现了。
那就是《陕西日报》发布的评论员文章:
“作家的本事就是要把读者的眼睛牢牢地吸引在书本上。真正的艺术家是‘残酷’的,他要控制你的脉搏和呼吸。这种经验,我们都是有过的。《红楼梦》写的林黛玉之死,《复活》写玛丝洛娃最终选择和西蒙松一起去西伯利亚服苦役,以及《罗密欧与朱丽叶》写罗密欧服下真正的毒药而朱丽叶从麻醉中醒来如此等等,举不胜举。这种折磨人的效果,往往来自戏剧的高潮,而在此之前,即引向高潮的故事情节同样是重要的,如果只有高潮,前面松散拖沓,也决不能收到高潮的效果。
可喜的是,《黄土地》也达到了这种效果,那就是翠巧的死。在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我已经预料到了结局,但是我依旧被故事深深地吸引着,为什么?就是因为高潮来临前的故事铺垫。翠巧的死是个悲剧,但是对于《黄土地》这部作品来说,它是成功的。”
这算是得到了官面上的认可了。
也就是姜玉楼人在燕京,消息传得慢,否则的话,他还不知道该有多激动呢。
在纸媒上评论爆炸后,这一期的《收获》同样爆炸,而《黄土地》也得到了越来越多读者的认可。
尤其是陕西那块宝地,更是掀起了一股读《黄土地》的狂潮。
当这股狂潮传到燕京时,一位未来的导演注意到了这部作品。
陈恺歌是北电1978届的学生,今年已经大二学生,他的父亲就是国内的导演,由于家学渊源,他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高。
在同学还在学习导演知识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考虑自己未来的作品了,可惜一直没找到中意的题材,直到他看到这篇《黄土地》。
一开始,他并不是冲着改编去的。而是这部小说最近非常火,走到哪里都能听到对这部小说的评论。
他注意到了一个现象,这部小说在普通人的眼里只是一部合乎水准的小说。可是在知识青年眼里,尤其是女性知识青年眼中非常不同。
她们同情翠巧的命运,同时又赞同翠巧同命运抗争,即使她最终有可能失去了生命。
这可是先前众多评论中没有提到的,看来这部小说还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
正是带着这种好奇,他买了一本《收获》,然后沉迷在了书里所描述的故事中。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这是通读小说后,带给他的感觉。
如果这部小说拍成电影的话,一定美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