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姜玉楼这个外行人的眼光看来,第一遍就非常完美了。她的歌声本就轻巧甜美,行腔婉转流畅,咬字清晰讲究,加上饱满真挚的感情,简直无敌了。
在她强大的实力加持下,整个录音过程其实两个小时都没有用,可以说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后期调整,清除杂音修剪以及最后进行混音。
姜玉楼离开的时候都还有些茫然,觉得歌曲录制没有想象中的麻烦,相反还挺简单的。
又过了些天,燕京的天气越发的暖和了,有些年轻人已经开始穿起了短袖。
金鱼胡同那边的四合院经过了这么些天,在全家人的努力下已经彻底拾掇出来了。
本来就说了要在新房请客吃饭的,姜玉楼一琢磨,这事赶早不赶晚,就决定放在周末了。
父母知道后,倒也没有反对。自己的小儿子在燕京城里认识了朋友,请到家里吃饭这是好事,不仅不反对,还很支持。
只是,当他们想要帮点忙时,却被制止了。
“爸妈,大哥,我现在有钱了,这些杂活都能请人干。你们就好好休息,养养身子,到时候客人来了,帮忙招呼一下就成。”
“那行。”
于是,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
姜玉楼算了一下,他要请的人还不少。
首先就是燕大的几个老师,他肯定要请,但是人家来不来就不是他能做主的了。
还有就是宿舍里的三个舍友,班里的几个要好的同学,以及几个关系好的老外和留学生。
校外的就是那帮子京圈的朋友,所拉姐、王硕他们。
最后就是水木那边,唐月雯要请,还有她的舍友。
这么一算,差不多有二十多,将近三十号人。
人是多了点,但是姜家的院子足够大,摆上三个桌子非常轻松。
就是在举办聚餐之前,吃的东西要备齐了。
于是乎,在前一天,姜玉楼拉着宿舍里的三个工具人,又借了四辆自行车,跟着他骑着去了菜市场。
“土豆,买十斤吧。”
“这豆腐看着不错,买了。”
“大姐,这菇子怎么卖?哦,这么便宜啊,那来几斤。”
“……”
蔬菜买得差不多了,还剩下羊肉没买,不是没有,只是有些麻烦。
市场卖的羊肉都是整块的,还不给你炫肉片,姜玉楼可是要准备几十口人吃的,自己搞的话累死也整不完。
卫国平抹了把头上的汗水,劝道:“玉楼,怎么搞,干脆就买几条羊腿咱们自己弄算了。”
天气倒不是很热,就是自行车上装的蔬菜不少,他们这一路又是骑,又是推的,费了不少劲。
姜玉楼不信这个邪,“我还不信了,有钱还买不到我想要的。”
他想了想,市场上没有,但是火锅店肯定有啊。
于是乎,众人改道东来顺。
姜玉楼上前和老板聊了一通,说起了买东来顺的肉拿到家里做火锅的事。开始老板还不答应,毕竟从来没有做过。
不过姜玉楼把钞票亮出来,还有需求量摆在他面前后,老板妥协了。
“老板,那就说好了。明天我来取肉还有铜锅,你们把东西都备齐了,可别耽误事了。”
“放心姜老板,您钱给得这么痛快,我们办事也利落。”
谈妥后,姜玉楼和几个小伙伴离开了东来顺往四合院赶。
路上徐向东不解道:“我说玉楼,你为什么不直接把买了的羊肉卷带回家?”
“不愧是沪爷,肯定没有想到我们小老百姓家里根本没有电冰箱这种东西吧。”姜玉楼嘲讽道。
徐向东脸一红,他还真没有想到。
不过转瞬间他反应过来了,毕竟小老百姓买不起这句话是没错,可是放在姜玉楼身上不合适。
这家伙可是个狗大户啊!
最后他到底还是没有反驳,毕竟这顿饭还要靠姜玉楼呢。
等吃完了,有他好看的。
几人推门进了姜玉楼家的小院儿后,刚把东西放下,和姜玉楼的父母和大哥打了声招呼后,就在小院里串来串去。
他们是这也好奇,那也稀罕。毕竟三人中,除了卫国平,另外两人一个是住魔都小洋楼的,一个是住茅草屋的,四合院还真没见过。
姜玉楼无奈地摇着头,幸好卫国平看过,帮着他把东西收拾了一下。
徐向东和于敏羡慕的转了一圈后,问道:
“嚯!玉楼,你这院子可真够大的。”
“可不是?要不是有人领着,我都要迷路了。”
卫国平自告奋勇道:“你们不知道吧,玉楼的这套四合院加院子,总共有八百平!”
“嚯,八百平?那得花不少钱吧?”徐向东惊呼了一声。
姜玉楼摸了摸下巴,回忆道:“也没多少,就万把块钱。”
“真是个狗大户!”徐向东低声骂了一句。
于敏和卫国平赞同的点点头。
这小子是真有钱,心里又要不平衡了。
姜玉楼买了院子的事几人都知道,但他具体花了多少钱,宿舍众人也是第一次知道。
他们也知道是什么原因,并没有特别的情绪。
今天能提前看到姜玉楼的四合院,也算满足了几人的好奇心了。
再有就是,除了价格让人艳羡外,他们也没有觉得四合院有什么好。毕竟现在流行的是什么?
流行的是楼房啊!
面积在小的楼房,也比四合院好。
住得方便,洋气,更有一种家的温馨。嗯,他们绝对不是羡慕姜玉楼四合院,绝对不是。
看完四合院后,于敏他们就准备离开了。
至于姜玉楼,今晚就不回去了。
离别前,
姜玉楼特地嘱咐道:“明天学校里的老师就拜托老徐你了,学长还有我的同学就拜托老于你引路了。至于老卫,所拉姐他们就由你带他们来了。”
“没问题。”
“保准把人带到。”
“这回也让那帮子人开开眼,让他们知道我的同学里可是有能人的。”
三人拍着胸脯,好一阵保证后,三人骑着四辆车走了。
接着,姜玉楼就和家人把食材挑挑捡捡一番,该洗洗,该切切地,一切都是为了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