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41章 文化产业大发展(第二更,求订阅)
    “这么说,你们已经决定,先拍这个诺博士吧!”

    将手中的笔放下来,李毅安看着面前的张道明。

    南洋并没有宣传部门,但是却有文化处,这个文化处与其说是主管,倒不如说是协助,协助南洋的文化输出,其中自然也有电影之类的事务。

    “是的,诺博士讲述的是詹姆斯·邦德奉命前往加勒比海调查情报员的死因,这个外景很适合在永定拍摄,所以电影公司才会选择它,毕竟,它的成本更低,而且还有利于永定的旅游业宣传。”

    身为负责文化输出的官员,张道明很清楚文化输出的最终目的是什么——还是服务于商业,不仅仅只是电影中出现的化妆品、食物、服装以及汽车等商品,还有其中的风景,总之,都是为了南洋的商业服务的。

    “嗯,”

    点了点头,李毅安说道:

    “公司出于成本考虑这是没有问题的,不过这部必须要按照我们的要求进行改编!那个家伙在写的时候,受到现实情绪影响太大!”

    他口中的“那个家伙”,就是007系列的作者——伊恩·弗莱明,虽然南洋从他的手中买下了007版权以及剧作权。

    可是那个家伙却是一个典型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他在写的时候,直接代入了很多现实情节。

    “比如这个反派,居然是中德混血,简直了……”

    其实骨子里很多英国人对唐山是充满畏惧的,因为对唐山他们比谁都了解,那头睡狮一旦觉醒,也就意味着英国甚至盎格鲁萨克逊白人霸权的终结。

    所以在许多英国中,反面角色都有唐人的身影,至于诺博士显然就是结合了唐山与德国,唐山是传统而德国是现实,这样的角色要是不进行修改,和影射南洋基本上没有任何区别了。

    毕竟众所周知,南洋的发展和崛起,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唐人的勤劳与德国的科学结合的产物。

    所以,这个必须要改!

    想了想,李毅安说道:

    “把人物形象稍微改动一下,改成白人就好……名字可以带点斯拉夫特色,另外男主角嘛,就用用唐欧混血吧。”

    既然是文化输出,当然是要输出自己的那一套了,甚至就连同伦敦,也要变成长安。

    这没有什么大不了的,都是最基本的操作而已。

    听着阁下的建议,张道明想了想说道。

    “阁下,这样改编恐怕会引起他的不满,这涉及到后继版权的问题……”

    张道明的话虽然没有说完,可是他的潜台词很明白——那家伙还活着,他还在那里写着。

    “他乐意不乐意,不重要,有合同在,怕什么?”

    冷笑一声之余,李毅安说道:

    “没把詹姆斯·邦德改成马邦德,那都是为了007这个大IP,要不然……”

    要不然就直接马邦德了!

    我叫张,张士邦!

    好像叫这个名字更合适一些,以后也可以考虑一下。

    当然,以后可以弄个碟中碟系列嘛!

    要是用李小龙去拍碟中碟呢?

    现在李小龙差不多也投身电影圈了吧……

    这个念头也就是一闪而过,随后,李毅安便询问了一些南洋电影音乐输出的问题,既然已经定下了“文化立国”的策略,这些事情总是需要关心的。

    “今年上半年,南洋电影界一共拍摄了216部电影,从数量上来说,仅次于好莱坞,其中有197部输出海外市场,其中大都以东亚和东南亚市场为主,有79部电影进入北美市场,有117部电影进入欧洲市场,137部进入拉美市场……”

    一一汇报着这些数据时,张道明又特别强调道:

    “根据各电影公司的反馈,角色大都为欧裔的影片,更受欧美市场的欢迎,亚欧双主角配合的,在欧洲影响不大,但在北美则会有一定的影响,在拉美基本上没有影响,如果是全唐山裔角色,在北美市场的票房就不甚理想,欧洲也有类似的情况,只有拉美市场可以接受……”

    听着这些分析,李毅安点了点头,说道:

    “这就是人种形象的影响,这也说明,我们的文化输出之是任重而道远啊!”

    感慨之余,李毅安想了另一个世界港片的输出——就两个字“功夫”,先是李小龙,然后是成龙,接着是李连杰。

    然后呢?

    看似辉煌极了,可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人们对港片的印象,最后也就只是“功夫”,其实,功夫固然可以打破世人对唐人的偏见,但是最后却又定型在“功夫”上,这也是最后港片无法突破的根本原因。

    到最后港片基本上就被定义为——黑邦片、功夫片,而更奇幻的是两者还是相辅相成的,功夫片里离不开黑邦,黑邦片里离不开功夫。

    你说这是偏见吧。

    可问题还真是这样。

    等到最后,人们也就形成了固定的某种思绪,认为港片就是功夫片或者黑邦片。

    哪怕是港片还有其他很多优秀的片子,也都被他们以偏盖全了。

    也正因如此,李毅安对于功夫电影一直都是非常谨慎的——受到港片功夫电影的影响,好莱坞的很多电影里港岛的形象都是渔村、黑邦和功夫。

    这种刻板的印象,李毅安绝不会希望在南洋发生,所以,南洋想要有所突破,就必须要寻找新的方向。

    至于功夫电影,就随缘吧!

    想了一会,李毅安说道:

    “拍一部科幻电影呢?”

    “科幻电影?”

    面对张道明的不解,李毅安说道:

    “科幻电影是没有国籍,没有人种区别的,他是属于未来的……嗯,也许,我们可以用一部科幻巨作来进行突破。”

    几乎下意识的,李毅安就想到了大名鼎鼎的“星球大战”,卢卡斯的《星球大战》开创科幻电影的新纪元,一经推出就横扫全世界,其势头甚至超过九零年初横扫世界的好莱坞大片。

    南洋电影界完全拍摄一部自己的《星球大战》嘛!

    就是不知道,电影特效上有没有办法解决,不过,这也不是问题,毕竟,从视觉效果上来说,七年后的《太空漫游 2001》效果也不见得比《星球大战》差,无非就是采用的模型制作和光学合成技术而已。

    实在不行的话,自己也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嘛!

    想到这,李毅安便说道:

    “没错,先用一部科幻电影冲击一下,回头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剧本,拍一部让全世界为之震撼的科幻电影。”

    其实,科幻电影还有很多,除非了《星球大战》之外,还有《终结者》等过两年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趁着人们对核武器的恐惧,推出这个电影,或许可以引起轰动效应。

    只要是能够进行文化输出的,都可以用一个拿来主义嘛。

    为了全人类嘛!

    文化人的事那是偷嘛!

    几乎下意识的李毅安就开始回忆着《星球大战》的故事梗概了,这似乎是个不错的什么。

    卢克,用光剑,用原力的,换成唐人,不是更合适嘛!

    原力……妥妥的内功啊!

    这一瞬间,李毅安甚至都有些佩服自己的脑洞了,把东方文化与功夫、内功和《星球大战》结合在一起,会结出什么果来,他并不清楚。

    但是文化输出这件事,他是认真的,不仅仅只是产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这事关南洋的未来。

    毕竟,南洋不是欧洲,欧洲或许可以在与美国文化的竞争失败后,让自己的资本、人才、文化符号都变成了“美国产物”。

    但同为欧洲白人的文化基因,即便是变成“美国产物”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可如果南洋走上这条路,那么,就意味着南洋彻底失去了文化自主权,最终沦为欧洲文明的附属物。

    而对于一心构建“亚洲经济圈”的李毅安来说,这无疑是不可接受的,毕竟,未来的世界注定是“文明之争”。

    所以,无论如何,在文化输出上,南洋都不能认怂,该争的总是要争的。

    并不仅仅只有李毅安认为这是文明之争,对于西方世界来说,他们认为冷战,同样也是文明之争,而且还是你死我活的那种。

    从六月,赫鲁晓夫和肯尼迪在维也纳会谈,谈了两天没有谈出一个所以然,再到八月的柏林危机。

    那怕是最后东德只是修了堵墙。苏联人真正在意的,只是东德不再流失人口罢了,对于西柏林本身,他们未必执着。

    可是对于美国来说,他们还是嗅到了危险。毕竟,在对抗期间,赫鲁晓夫还在各种场合公开说:只要六颗氢弹就能摧毁英国,九颗可以夷平法国,美国本土也是能打得到的。

    美国应对危险的方式是直接的,这边柏林危机刚以美国默许的方式宣结束,那边五角大楼就制定了一个应对计划。

    “开什么玩笑。”

    肯尼迪面对送来的提案,直接对国防部长罗伯特·麦克纳马拉道,“这个计划有什么意义?我们已经在西德部署了核导弹,即使是再增加几十枚,又有什么意义呢?”

    “可我们总不能什么都不做。”

    罗伯特·麦克纳马拉也为难,国防部长并不是军人,和五角大楼的那些军方高层相处,他也要小心翼翼。

    “你直接告诉五角大楼,这个没有意义,我们需要的是在其它的地方。”

    肯尼迪面带不悦的回答,

    “要么我们就完全不回应,要么就要让我们的回应,让俄国人感受到痛。”

    经过几个月的磨练之后,肯尼迪已经知道如何和俄国人打交道了,他觉得,与其是用这种方式回应,还不如不回应,完全没有任何意义。

    一旁的罗伯特.肯尼迪问道:

    “那么土耳其呢?我们在那里部署中程导弹的谈判怎么样了?”

    麦克纳马拉回答道:

    “土耳其人很欢迎我们部署导弹,目前谈判进行的非常顺利。”

    何止是欢迎啊,简直就在部署核导弹问题上,土耳其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作为与俄国有着厮杀数世纪的世仇、又与苏联接壤的北约前沿国家,土耳其对苏联保持高度警惕。

    加上土耳其在北约内部处于不受重视的边缘地位,因此在土耳其看来,美国核导弹部署计划就如同“从天而降的馅饼”,不但可以用最小的代价“间接获得核武器”,“威慑苏联的任何轻举妄动”,而且还能强化与美国的同盟关系,寻求更多的美国军事援助。

    肯尼迪点头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尽快争取在他们那里部署中程导弹,从土耳其发射的中程导弹,可以威胁俄国的腹地,我们必要要让赫鲁晓夫感觉到痛,还有……”

    想了想,肯尼迪又说道:

    “不过俄国人早就知道我们要在那里部署中程导弹,现在,我们还有其它的选项吗?”

    面对总统的询问,罗伯特·麦克纳马拉陷入了沉默之中。

    其他的选项?

    话说起来容易,但实际操作起来却是非常困难的,甚至哪怕是德国在部署导弹的问题上也是推三阻四的,

    其他的选择?

    即便是有,想要立马让对方答应下来也是非常困难的。

    在罗伯特·麦克纳马拉沉默的时候,一旁的罗伯特,也就是另一位肯尼迪,则说到:

    “我倒是有一个选项,”

    罗伯特看着他的哥哥说道。

    “南洋呢?如果我们把南洋拉进来呢?借助他们的力量去回应俄国人呢?”

    不得不说,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罗伯特在处理问题时,已经不再像刚开始那样青涩了,这一点,他们肯尼迪兄弟差不多都是这样,一开始的时候,两个人都欠缺经验,所以在很多时候,都受到专家的左右,比如“猪湾事件”一开始的时候就受到专家的左右,也正因如此,现在他们对专家的态度都是持以怀疑的。

    “南洋……”

    肯尼迪沉吟了一会,他的表情变得有些复杂,对于南洋他的感觉是非常复杂的,原因无他……就是因为那个家伙!

    现在要去求他帮忙?

    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