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赵元宏下令关闭太学,无疑是让世家勋贵子弟少了一条稳定晋升的通道。但现在赵桓提出重开太学,让这些世家子弟再次有机会成为官员,甚至在家族的帮助下控制朝中机要,像他们的父辈那般把持朝政。
因此这些世家产生了一个错觉,他们觉得赵桓是在和他们妥协,用重开太学来换取裁撤尚书、门下。对此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
“重开太学一事若无异议就这么定了吧,为国遴选人才,这么好的地方怎么能关就关了呢!”赵桓打了个哈欠,“待会儿政事堂讨论一下太学的章程,讨论完后递到本王这里。好了,若是没什么事退朝吧!”
“等一下,臣有一事!”赵桓刚想离开大庆殿好好去睡一觉,却被一名臣子拦下。
“此次平定卫氏叛乱,出征将士无论官职大皆有封赏,但唯独落下一人,那就是吴王殿下您,殿下不辞辛苦为国征战,功劳苦高朝廷却没有赏赐,这不是优待功臣之道!”
赵桓一听顿时有些哭笑不得,难不成要自己封赏自己,那算什么事。
不过韩玉儿一听来了兴趣,不等赵桓开口她先是问道,“那你觉得该如何封赏吴王才是?”
“臣听闻吴王殿下有一女已经长成,因此臣奏请皇后册封其为庆国公主,以示朝廷恩宠!”
赵桓现在位极人臣,已经封无可封,因此想要封赏只能从他的子嗣入手了。而赵桓长子现在还在吃奶,不方便封赏,只有一个女儿虽是庶出,也只有两三岁的年纪,但提出封一个公主也算是示好赵桓。
韩玉儿隔着帘帐看不清神情,“本宫认为这个提议不错,列位臣工以为如何?”
“自当如从!”文武百官高呼道,他们可不会傻到在这个时候与皇后唱对台戏,更何况韩玉儿身后还有一位更加棘手的赵桓。
“臣认为此事不妥!”
一道不合时夷声音响起,韩玉儿仔细一看,竟是自己的父亲韩正言。
“我朝只有皇帝亲子亲女才能获封王爵和公主头衔,而吴王殿下仅是一介外藩,其女就是册封也只能封郡主,而非公主!”韩正言顿了顿继续道,“况且,臣听闻吴王之女仅有两岁,尚是孺子,而直接册封庆国公主的头衔恐有夭折!”
韩正言并非危言耸听,因为古时医疗条件极差,幼子多有夭折,因此古人认为孩童尤其是幼子不能起太过尊贵的名字或是头衔,那样会招来妒使其早夭。
对此赵桓倒是没什么意见,毕竟不论是公主还是郡主都是他的宝贝女儿,难不成因为一个假大空的头衔就不要这个女儿了?
“韩吏部所言极是,朝廷的规矩就是规矩,本王不能带头坏了规矩,就先册封郡主吧!礼部,可有合适的封号?”
刘子然一听点了他的名字,忙不迭站出,“有,早就准备好了!臣奏请册封吴王之女为金城郡主!”
这一次自然无人再有异议,赵桓满意地点点头道,“既然如此,那本王代女谢过朝廷了。麻烦礼部测算个良辰吉日,为本王的女儿举行册封大典!”
......
朝会过后,赵桓便和韩正言以及一众文臣来到中书商议重开太学的具体事宜。
“列位,重开太学一事也是本王一时脑袋发热想的,具体如何做还得靠你们呐!”赵桓笑呵呵地冲众人拱手道。
除了韩正言,其余臣子皆口称不敢,颤颤巍巍坐下后,赵桓开口道,“首先是这太学选址一事,列位看看应周边可有合适的地方?”
几位大臣声商讨一番后,一名被推举出来的大臣回道,“回禀殿下,我等认为借用太学旧地即可。若是重建需得耗费大量钱粮,如今朝廷恐怕负担不起。至于太学旧地,先帝下诏关闭太学后,旧地便划给了禁军操练,就在皇宫以北八里。”
“原来如此,本王会命禁军腾出簇,为太学所用!”赵桓点头,“选址选完了,那接下来的问题是太学学生和谁来传师授道,本王倒是听闻你们之中有几位在经学上颇有建树,可你们还得为国操劳,没时间去教授学生啊!”
几位大臣对视一眼,拱手道,“殿下,臣等举荐宋玄叔为太学博士,为太学学生传经授道!”
“宋玄叔?好耳熟的名字......”
“是臣的老师。”韩正言拱手答道,“曾任在朝中担任太常寺卿一职。”
韩正言这么一提醒赵桓算是想起宋玄叔是何许人了,他是韩正言的授业恩师,同时也是当世大儒,德高望重,培养了无数弟子。现在赵桓面前这几人不定都曾在宋玄叔座下听他讲授经学。
而宋玄叔还和赵桓有几分关系,当初赵桓还是太子时,宋玄叔曾上书赵元宏,请求为他开蒙,因此触怒赵元宏被迫辞位,后来逐渐隐退,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郑
“老人家......身子骨可还康健,能担任太学博士么?”赵桓问道,宋玄叔年岁可不了,这些年来又没有消息,朝廷都以为他早已去世,只是家里人对朝廷有怨气,不愿上表发丧罢了。
“康健的很,恩师就在应居住,前臣还去拜会过恩师。”韩正言答道,“恩师或许会他年老体衰不愿担任太学博士,但他的子孙和弟子,皆继承了恩师的衣钵,精通经学,远胜臣等。”
还是韩正言想得周到,请宋玄叔担任太学博士一职,无非是想借助其在儒生中响亮的名头罢了,哪怕他不做事,只要挂个头衔也够了。
而且他还曾经为赵桓上书,请求担任为其开蒙授业,怎么也算有些香火情,因此这个人选极为合适。
赵桓略作思考道,“既然你们都举荐宋玄叔为太学博士,本王也曾听闻这是位德高望重的大儒,就按你们的意思来吧!”
韩正言起身道,“臣替恩师拜谢殿下,待会臣就去恩师府上,请他老人家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