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格闻言,很诧异,有些奇怪廖会长为什么会如此坚定的回答。
不过也不好再继续追问。
把廖会长送到官方大棚附近的办公室,许格和向迟继续往自家大棚的方向开去。
把车停好,向迟思索着廖会长的话,下车刚关上车门,她突然灵光一闪,一回头,许格也恰好回头在看她。
两个人异口同声的说:“军管!?”
越想越觉得有可能,这种情况下组织居民领取救济水,想要不出乱子,也只能寄希望于军队了。
虽然现在网络基站时不时就坏个几天,毕竟没有完全断网。
前些日子网上就对各大城市将要实施军管而吵的沸反盈天。有的人还po出几张糊的要命的大批军车在市区里驶过的照片。
现在看来,真是无风不起浪。
向迟和许格是希望军管的,现在的治安真的是乱的够呛。
他们之前囤了那么多物资,尽管这段时间消耗了一些,也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现在洋房的地下室里还有满满当当的食物、水、日用品等等……更别提空间里成山的物资和蔬菜水果粮食了。
最主要是家里有几位老人,向迟和许格总有力有不逮的时候。
尽管洋房的防盗设施很全面,但是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如果真的实行军管,别的不说,最起码治安一定会好很多。军队的威慑力还是很大的。
而且河西村的蔬菜种植基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实行军管,河西村里肯定要驻扎一队兵哥哥。
碧柳小区距离河西村这么近,兵哥哥一旦驻村,附近的治安肯定会大程度的改善。
可能再也不会遇到回家的路上遇到打劫的情况了。
细想了一下廖会长透露的消息,向迟愈发肯定,应该是要实行军管了。
……
……
到了大棚,小邵和小魏正在把最后一批被虫卵污染的育苗基质清理出来。
尽管在发现虫卵的第一时间,人们就发现了它具有很强的抗药性,但是没想到这小小的虫子,威力竟然那么大。
换了各种各样的杀虫剂和消毒水,都不能将这些虫卵彻底杀死。
而且这些虫子无孔不入,无论怎么防范,总是会有漏网之虫。一只成虫,就可以产出上百枚的虫卵。
因为其生长周期短,只要漏下一只虫子没有被消灭,没几天,又会出现一大堆。
这段时间,这虫子是把大家折腾的焦头烂额。
直到有一次河西村的新支书王进,无意之中在消毒剂中混入了一些带有成虫焚烧后的灰烬,把这些消毒剂浇到基质后,他发现在短短的几分钟时间后,基质里的虫卵竟然腐烂融化了!
这才解决了这小黑虫杀不死的难题。
经过技术人员多次试验之后,发现这虫子的天敌竟然就是自己本身。
将虫子焚烧,把焚烧后留下的灰烬加入到消毒剂中,虫卵如果接触到这种消毒剂,就会迅速腐烂融化。
发现了这个办法,人们可算是松了一口气。这段时间尽管对被污染大棚进行了隔离处理,其余的大棚仍然遭到了这黑虫的攻击。
短短七八天,就蔓延到了整个河西村的蔬菜种植基地。
而且因为成虫一旦在基质中产卵,人们就只能选择人工处理,进行过筛。这就需要大量的人力。
现在河西村整个基地因为其重要性,所有的蔬菜大棚,无论是村民们自己承包的,还是自己出资建造的,全部由官方统一进行管理。
这些虫卵虽然需要大量的人力来处理,但是官方也不可能让太多的人进入大棚。现在除了粮食,蔬菜也很是紧缺。人一多,就会出乱子。
所以这段时间大家都在加班加点的干活,即使是这样,也依然造成了一部分蔬菜的减产。
后来经过官方研究员对这种虫子的深入研究,发现这种变异虫子的虫卵融化后的残留物,竟然还富有很多特殊的营养物质!
使用混有这种残留物的基质培育出来的菜苗,比普通基质培育出来的菜苗叶片更加肥大,口感也更加好。
官方将这种残留物进行提纯处理,加工成了植物营养剂。格外的好用。
这可真是峰回路转,村民以前发现这种虫子都是愁眉苦脸,现在发现虫卵就像捡到宝贝一样。
官方还为此成立了一个小组,专门收购这种虫子的虫卵。村民们可以把自家大棚的虫卵都收集起来,到官方那里换粮食或这种植物营养剂。
十斤虫卵可以换取一百克的玉米面。一时间,之前人人喊打的黑色虫卵还成了香饽饽。
甚至还有村民在自家大棚里专门隔离出一个区域进行虫子养殖。
现在的大棚里面都要求充分利用空间,一平米的地方从高到低可以放置三四十个育苗盘。
一个大棚如果受污染的育苗盘比较多,可以筛出来三四百斤虫卵。
如果按三百斤算,可以换到整整三千克,也就是六斤玉米面。
这六斤玉米面,如果一个成年人节省着吃,可以吃二十天!
虽然有大棚的村民一般都不缺这口吃的,但是谁没有亲戚朋友呢,总不能自己不缺吃喝,看着别人饿死吧。
而且,现在谁都知道粮食是最重要的,现在有了可以额外换粮食的渠道,村民们恨不得二十四小时都待在大棚里筛虫卵。就为了多换些玉米面。
现在在供保超市买主食,早就买不到大米了,大部分主粮就是玉米面。
即使在交易市场有大米,也都掌握在有实力的个别人手中,十斤八斤的有紧俏的日用品说不定可以换到,大批量的换购大米,普通人想换都换不起。
蔬菜的虫患问题是解决了,但是粮食那边的受灾情况,真是让人心生绝望。
这才几天时间,尽管人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去除虫,但是仍然收效甚微。
丹城周边的农田,百分之九十种的都是玉米,晚上站在玉米地旁,能特别清晰的听到黏虫在啃食玉米杆的声音。
“卡兹……卡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