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而未决的衍圣公之爵公选,最终以中旨的形式在内阁宣读明发,并着礼部等有司准备册封诸事,尽管此事在很多人的心里已有准备,可是当此事最终尘埃落地,依旧是产生不小的影响!
“陛下的手段太高明了。”
户部。
尚书署。
毕自严带有感慨,坐在那张官椅上,“让五殿下亲自赴内阁,召集有司聆听上谕,备受争议的衍圣公之爵最终定下,董侍郎,只怕此事,皇明时报也要对外刊印吧?”
果然。
今日董应举来户部,为的是涉及钱法之事,毕竟他已奉诏总揽钱法,那么与之有关联的事宜,要先在户部理清才行。
“此事还是要公允一些。”
可事情还没有做呢。
……
头发是大把大把的掉!
甚至在做这些事情时,还要关注到朝中的局势变化,不间断的对找的理由进行改善,以确保平反之事能顺利干成。
钱法不是小事。
特别是牵扯到钱法,为了确保部分铸币税,能够转移到国库中来,毕自严必须要跟董应举掰扯清楚,不然他这个大明财相,今后想做一些事就太难了!
迎着毕自严的注视,董应举面色平静道:“既然天下对此事关注很高,陛下的意思就叫天下人来评判,看看这件事情,朝廷做的究竟是对还是错,这期特别时报,南书房会向各地皆刊印传发,免费!”
特别是温体仁所在大理寺卿署,气氛显得是格外压抑。
毕自严心下一紧,董应举的潜意思很明确,那就是天子不惧有些人以罢考之名,或者别的名义来向朝廷示威,大明尊儒兴科两百余载,文脉昌盛早已扎根天下,即便有一些读书人不开眼,选择以此来表达不满,那只怕会引起别的读书人欢呼雀跃,毕竟科举的竞争压力不是一般的大!
还有后续啊。
倘若开头都没开好,事情就很难按预期来办。
陛下,您究竟想干什么啊!!
温体仁怔怔的坐在官椅上,看着眼前摆放的奏疏,心乱如麻的他,只觉得他这个位置是何等烫手!
一一一.二五三.二零九.一九六
毕自严暗叹一声,但也没有再多说别的,眼下他没有心思去分心别的事,户部这摊子有太多事要处理。
相较于户部这边的氛围还算轻松,彼时的大理寺却显得不一样。
毕自严心底暗叹一声,天子做事总是一环套着一环,这件事情一出,风头势必席卷整个天下,甚至引起广泛的热议,而先前参加会试未得中者,包括参加殿试得中者,在先后返回各自家乡,从京城带回去的消息,会因为这份皇明时报而搅动变化!
甚至毕自严还联想到了此事,即便在一些地方引起争议,甚至是造成大的变数,这也是天子想看到的。
戚家军与石柱土司平反一事,搞到现在才梳理出来,为了给平反找理由,温体仁整日是愁的觉没睡好,饭没吃香过。
想到这些的毕自严,看向董应举道:“毕竟衍圣公之爵公选轮替,这在我朝绝非是什么小事,本阁担心有人会拿此事做文章,如果使得一些地方的读书人被煽动起来,那后果将不堪设想。”
毕竟这样一来的话,从中枢主导而下的事情,就很难在地方引起关注,都忙着抨击朝廷了,甚至彼此间争辩了,除非牵扯到他们的切身利益,否则谁有心思理会这些?
盐税,跟读书人有牵扯吗?
榷税,跟读书人有牵扯吗?
钱法,跟读书人有牵扯吗?
赈灾,跟读书人有牵扯吗?
唯一跟读书人有牵扯的,也就是税改了吧,但是眼下的税改,还只局限于北直隶,即便北直隶成了,也只会暂向辽东、河南等地试着推行,联想到这些的毕自严,就知道他接下来主导的税改要怎样推进。
讲到这里时,毕自严看向了董应举。
“这点阁老无需担心,皇明时报自创设以来,对外刊印的每期刊物,那都是秉承公允的态度。”
董应举如何会不知毕自严的想法,当即笑着说道:“掺杂个人想法或主张,这是南书房明令禁止的,再者言,若真是有些读书人,连是非真相都分辨不清楚,在地方做出过激的行为,那他们还是多读几年圣贤书的好。”
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毕自严尽管知道这些话不该他讲,但是考虑到此事的影响,毕自严还是讲了出来。
原本温体仁想借着衍圣公之爵钦定,趁着朝中局势变幻之际,就将反复敲定的奏疏呈递到御前去,以解决这一麻烦事。
咯噔。
当然董应举面临的挑战与问题,也远超历任钱法侍郎,毕竟就钱法方面的事宜,天子已明确表态,甚至将大方向都明确下来,他要做的事情,就是将天子既定想法不打折扣的落实下来!
“回阁老的话,陛下已颁口谕,牵扯到衍圣公之爵事宜,皇明时报要将前因后果悉数整理好,这其中就包括山东漕运案,大明门聚众示威,承天门百官跪谏等事宜,清清楚楚的都攥写下来。”
一桩更大的事情,就砸到大理寺身上!
给张居正平反!!
最初看到这些内容时,温体仁整个人都麻了,这事儿可比戚家军、石柱土司平反,要复杂十倍,百倍啊!
甚至跟此事相比,那戚家军、石柱土司的事就不足为虑了。
这件事情要是敢在朝吹出风,那比现在要干的任何一件事都要大,因为这等于要推翻万历朝盖棺定论的事实啊!
甚至还将神宗显皇帝牵扯进来了,且无论怎样绕都绕不开啊!
“复官,予祭葬,谥号酌改,这不等于告诉世人,神宗显皇帝先前的事办错了?”温体仁的手轻微颤抖起来,天子是张张嘴,可他这个大理寺卿,不知要抓掉多少头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啊,这事怎么办都是难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