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7章 搞事情
    果然!一众皇子了然,他就知道自己这个大侄子要搞事情!

    方孝孺也是无奈,自己这弟子铁定是想要刘三吾难堪。

    刘三吾也是一愣“殿下请说。”

    朱雄英当下站起身来,“历朝历代,明君贤臣都在努力,可终究没有成功,可孤翻阅历史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朱雄英停顿了下,见众人盯着自己装模作样的清咳了声:“凡经盛世,必然是战乱之后!大家可知为何?”

    “英哥,你别卖官司了!快说!”朱桂不耐烦道。

    “因为人都打没了!之前被那些旧贵侵占的土地又重新出现了!那些土地又被分给了百姓,耕者有其田自然安居乐业,国家昌盛!所以皇爷爷编造鱼鳞图,便是为了理清天下田地!使百姓安居各司其职!”

    朱雄英朗声道。

    屋外朱元璋听了脸上也浮现出笑意道:“这小子还真能想到咱的意思!”

    “皇孙聪颖乃陛下之福,臣为陛下贺,为大明贺!”李善长恭贺道。

    “啥聪慧,叫着小子讲方法,他说咱的政策干啥!”朱元璋摆手,可脸上的笑意未减。

    “可仅仅是这样还远远不够!谁又能肯定随着朝代发展,土地落入权贵之手的事不会再次上演?而且就算我大明得天独厚,历任明主,也有贤臣辅佐。我朝百姓我战乱之灾,那么暴涨的人口,现有的土地又如何养的起,现有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人!”朱雄英语气坚定。

    “殿下的意思是,要向外扩张?”刘三吾沉声问道。

    一众皇子也眼神闪烁,作为朱元璋的儿子,自是喜好武事。

    “当然不是!”朱雄英当即否决,虽然他是这么想的,但现在显然不能这么说,不然穷兵黩武的帽子,就会被刘三吾扣到自己头上!

    “那殿下的意思是?”方孝孺开口问道。

    朱雄英没有回答而是反问道“先生以为我大明如今最缺的是什么?”

    “自然是人!”方孝孺斩钉截铁的回答。

    没错!说来可笑,现如今泱泱华夏,一向以人口着称,现如今竟然最缺的是人!

    元末动乱,几乎将河北山东等地杀成白地,齐鲁大地出现“千里无鸡鸣”、“人烟绝迹”的境况!

    逼得老朱没办法只能从山西等地移民!大明洪武14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才1065万人!

    “对!可只要没有兵灾人祸,没有兵伐之事,那么人口增长是必然的!所以第一要务是要为这些提供前提条件!”朱雄英侃侃而谈。

    “如今天下既定,中原自无兵灾人祸,殿下的意思是顺其自然?”刘三吾问道。

    “当然不是,甚至孤觉得朝廷应大力干涉!”

    “此事我朝已有了政策,对于百姓多有补助。”方孝孺提醒到。

    “孤说的是对整个大明得干涉!”

    “此话怎讲?”方孝孺追问。

    “正如十一叔和十二叔所说想要老有所养幼有所倚,主要在衣食,在吏治却没有说如何提高衣食,如何肃清吏治!”朱雄英说到这目光一沉,扫视着众人接下来才是他最想说的。

    “孤自认为,大明需要一个目标!有一个由朝廷为主的目标!最终的目标自然是那个美好的愿景,但近十年近百年却是能提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朱雄英目光炯炯。这是他第一次对于天下提出自己的看法!

    “就比如工部,掌管水利,全国有多少需要修缮或者动工的地方有一个总和,那么每年新修多少、修缮多少有一个定量,之后多久能修完有一个确定的时间!”

    “如此其余几部也按照自己管辖制定工作计划,以计划完成度为官员的考核进升之标准!”

    “对官员任职进行量化考核!就比如每个衙门都放三本簿籍,其中一本登记本衙门的事务,作为底册,将一些没有必要考察的公事进行剔除,然后再造两本一模一样的簿籍,一本放在六科,进行实行一件公务就注销一件,没能按时完成的就交给六科中所对应的科进行处理,另一本放在皇爷爷那可随时查验!”

    “哈哈哈好!好想法!”门外响起朱元璋的大嗓门。

    众人一惊,连忙就要行礼。

    “免了!”朱元璋大手一挥,“大孙还有啥想法没?”

    “当然有!”朱雄英重重点头,刚刚他说的只不过是结合了张居正的考成法,还有后世的规划的产物。

    “快快说来!”朱元璋眼睛放着光芒。

    “说完吏治,便是衣食了,重点在于增加粮食,还有农作物的产出!”朱雄英说道。

    “大孙你有办法增加粮食的产量?”朱元璋一惊连忙追问道。

    “孙儿没有,至少现在没有,但孙儿知道有人能有!”

    “谁!说出来咱就是挖地三尺,也把他找出来!”朱元璋兴奋道,农民出身的他太知道一个粮食产量增多意味着什么!

    “皇爷爷,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朱雄英摇头道。

    “多少人都成!快说都有谁!”朱元璋焦急道。

    “不知皇爷爷可听说过,明明是一个村子的,可有的老汉种的收成比别的家都多的事?”朱雄英反问道。

    “你问这干啥,咱听说过!咱……”朱元璋说到一半反应了过来。“你是说那群经验丰富的老农?”

    “是!但是不止!”朱雄英点头说道。

    “还有啥?”朱元璋急切的问道,口水都喷到了朱雄英的脸上。

    “还需要设立一个专门研究种地的衙门!”朱雄英缓缓道。

    “研究种地?那玩意种了几千年还有什么可研究的?”朱元璋一脸疑惑。

    “当然有!”朱雄英无语,天知道他多想有杂交水稻!有了这玩意他能直接成圣!

    “皇爷爷,稻种的好坏直接影响收成吧。”

    “那是肯定的!只有好的稻种才能有好收成!咱小时可都是挑着最好的一颗,作良种!”朱元璋点头。

    “所以有他们来不断筛选,尽心照料并总结经验,然后推广大明,那岂不是人人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农了?”

    朱雄英一字一句道,\\\"到时候百姓们都知道这些经验了,那么就能提高粮食的产量了!\\\"

    \\\"好主意!\\\"朱元璋一拍桌案。

    “大孙,你把你今日所思所想写个折子递上来!”

    “啊!可以不写么?孙儿……”朱雄英苦着脸。

    “必须写!今晚就给咱递上来。”朱元璋不容置疑的说道。

    “孙儿遵旨!”朱雄英苦着脸,那还有刚刚意气风发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