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和朱标同时将目光放到了朱雄英的身上,朱标将手中的奏章放下道:“南方士人的打压?”
“没错!”朱雄英重重的点点头。
老朱轻笑一声:“咱可是不知道还有这件事情,那些文人可没有这么大的胆子,在咱的面前做这种事!”
朱雄英看着老朱一脸的自信,心中却是泛起了苦笑,的确现在老朱春秋鼎盛,所以他们这些文人是不敢再老朱面前跳脚的。
就像是现在,虽然那些文臣不敢跟老朱炸毛,但是无论是淮西文人还是江南士绅那边的文人,终归都是南方的文人。
北方文人一直都被压制着,尤其是因为蒙元的问题,北方被打的最惨,说是十室九空都不为过。
而且当时最大反抗是农民起义,当地的士绅阶级是被屠杀的最为惨痛的地方,虽然大明建国已经十几载,但是北方也是近几年才安定下来的,其学术氛围远远落后于南方各地。
朱雄英这一次选择都是北方的重要城市,只要有算学堂还有图书馆两个金字招牌,就能将附近富户的学子们吸引到这里。
“皇爷爷,北方受战乱摧残最严重,这次科举北方士子上榜之人寥寥无几,长久以往下来,死不利于国家统治的。皇爷爷也不想再过几年满朝大臣全是南方士子吧。”
更是到最后,经历了太子朱标离世,皇太孙朱允炆不堪重任,高达七十岁高龄的朱元璋,被那些南方士子狠狠的上了一课。
着名的南北榜案,让开国识到了这个开国皇帝的衰落,倘若放到现在,南北榜案绝对不会如此轻易的就被揭过。
只是很可惜,当时朱允又不顶用,老朱又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只能暂时稳住局势,选择最为稳妥的方案,用来让自己的孙子能安稳的接过政权。
所以这个强硬了一辈子,用雷霆手段将一切压服的男子,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为了自己的孙子妥协了。
而朱雄英现在,则是不会再让这件事情发生了!
老朱咧嘴一笑:“哈哈哈,也好!既然你小子有想法,咱也不说什么。但是咱听说你让太医院的那些老学究们,研究什么药丸之类的是怎么回事?”
朱雄英没想到连这种小事老朱都在关注着,只得解释道:“孙儿以后想要将皇家慈善堂铺出去,不止在京城有,以后大明的各个城市都开上一座皇家慈善堂。这些慈善堂都是聘请些医师坐阵。现如今虽然慈善堂的学徒都经过太医的教导,但是医师数量还是有限的。”
“若是聘请当地,调配药材也是一笔开支,若是有学艺不精的,还容易误诊。孙儿想的是,若是能将比较常见的头疼脑热这类的病症,制作成类似于丹药的那种药丸。在盛产药材的地方生产,然后在运往各地,以成本价卖出,或许对百姓是一个德政,也能让天下百姓感念我皇家恩德。”
老朱泥腿子出身,当然是知道穷人看病有多么的艰难,一个病看完兴许一年的辛劳全部白干了。
若是有了成药,还能以成本价卖出,对于清苦百姓有多好他自然是知道的。
“哈哈哈!好啊!好!有这么好的主意你咋不跟咱说呢?有啥咱能帮上忙的么?咱专门给你派几个人负责这件事情怎么样?”
“那倒是不用,但是其他地方孙儿想请皇爷爷帮忙!”朱雄英看着老朱,神情多少有些......不怀好意。
“啥事?你小子一露出这种表情准没好事!”老朱有些警惕,看向朱雄英怀着一丝防备。
“没啥,只不过是孙儿手中的医师太少了,想要开遍全国,要用多少医师自然是不言而喻,所以想请朝廷下令,直接开启一个医师考试,选取天下英才。同时孙儿觉得,太医院的医师靠传承有些不太靠谱。不然直接开一个医学院,到时候考试录取,成绩优秀的可以进太医院。成绩合格的可以当慈善堂的预备医师。”
说实在的老朱之前办过惠民药局,这种东西不是说不好,但是缺乏盈利点,全靠大明财政撑着,只要大明财政吃紧,那么这个东西就是空中楼阁。
而一个医馆想要挣钱,就要有医术高超的医师。医术高超的医师是怎么来的?那当然是从天下遴选啊!
而大明的太医院,人员的选拔简直就和闹着玩一样,老朱一向是十分遵守他的户籍制度的,在这种制度下多得是子承父业的人,而医护就是民户中的一种。
明朝的医护登记,每三年一登记,及时上报。医护的子弟在15岁之后,朝廷如果举办考试,如果通过考试就会成为医丁。
而成为医相当于第一步,相当于科举考试中了一个童生,在此之后还会三年一考。再次通过考试就可以成为医士了。
但是朱雄英了解过,这些考试简直就像是闹着玩一样,只要看几本医书,是一个读书人都能将这些题答对。
虽然进太医院,还是要经过系统的学习,但是这样简单的选拔制度,可以得知这群人的能力如何。
而且还有一个地方官的保举制度,就是外地官员可以推荐他们认为的优秀医者,通过太医院的考试即可进入太医院。
这种模式,全靠人才自己从地方上蹦出来,更是几率极小。
而且医术这种东西,尤其是中医,只要是望闻问切,没有师傅教学更是很难学成。
朱雄英就是想要趁着这一次,直接选拔出一群有真才实学的人,然后老带新,一点一点通过地方上的慈善堂来筛选,最后留在太医院的,都是医术高超之人。
从根本上,给大明的医学界来一个大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