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朱雄英先是一愣后面像是想到了什么道:“李景隆这次做的不错,本身朝廷就已经定下了策略,想要全面对于倭国渗透,将决策传回倭国李景隆的应对方法还是不错的,两千万两白银压在北朝的身上应该是个重担,到时候为了寻求钱粮,两者必定不能够合作的。”
“原本还想着要寻个什么法子让两朝闹掰,现如今李景隆的计策倒是不错的,也算是帮朝廷解决了事情。”
朱雄英一流的好话说了出去,对于李景隆也是不住的夸赞。
老朱皱了皱眉头,看着面前侃侃而谈的朱雄英道:“你真的这么看?”
朱雄英迎着老朱的目光坦然的点头:“对,孙儿就是这么看的。”
“那么他擅自动用两万明军,没有任何人的命令直接打下倭国两地,你也不觉的有问题么?”一旁的朱标也开口了。
朱雄英笑了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今大明远离倭国,隔海相望我们的命令想要传到倭国最快也是要十天半个月,若是凡事听从我们的调令怕是会延误战机。”
老朱却是摇头:“别跟咱扯这些个东西,要知道将军带兵最忌讳的就是不守军令!他又不是第一天在军中,怎么会不知道军里面的规矩!虽然此举乃是对朝廷有利,也是符合了你的心思,但是这件事情是在越权!若是他这个举动激起了倭国的反抗怎么办!若是直接让南北两方联合起来怎么办!这些事情是他一个小小的驻倭大使就能够决定的么!”
老朱说到最后,语气已经逐渐严厉起来。
作为一个开国皇帝来说,军权永远是其心中最为重要的东西,李景隆这一番举动完全是踩在了他的雷点之上。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句话是老生常谈的话术了,但是事实上是没有哪一个将军敢真的这么做!
因为这样会让君臣之间生出间隙,一般来说敢这么做的将军,要不就是野心极大,要不就是真的将生死置之度外,只为了当时战局考虑,为了国家为了百姓。宁愿背负君王的猜忌。
很明显李景隆后面的肯定是不沾边的,也涉及不到这个方面,那么前一个呢.........
朱雄英沉默了片刻,可以说李景隆这件事情可谓是可大可小,重要的就是老朱这边的是怎么想的。
这也是朱雄英一直想让自己便宜二叔留守倭国的原因,若是这件事情是他二叔干出来的,那么老朱必定不是这样的态度。
一定会说,好不愧是咱的种!
就是应该将这些个不尊王化的人给按在地上打!
还敢暗中联合对付大明?给他脸了!
这便是老朱的双标!
当然秦王朱樉身为塞王是有资格宣布对谁作战的,也可以出动少量的秦王卫战争,之前和歌的事情,老朱就没有说半句话,反而还给了许多赏赐。
说到底,还是这个过程。
朱雄英的意思,朝廷的意思是想要对于倭国全面布局,打破两者要合作的状态。
李景隆弄出这个计策向倭国发难没有任何问题,也算是其为了这件事情出力,但是坏就坏在其擅自对倭国用兵。
不论李景隆的出发点是如何,但是其身为一个驻倭大使,擅自调动军队就已经算是其越权了。
虽然在战时他是有调动军队防御的权利的,但是其绝对没有可以擅自攻击他国土地的权利!
甚至严重一点,老朱对其起了疑心可以直接定其大谋逆之罪也是没有问题的。
名义的遵守才是最重要的!
不论你的出发点是不是好的!
不论你这么做结局是不是好的!
因为若是这件事情开了头,之后在外的将军都按照自己认为好的去做,那还算是朝廷的军队么?
身为开国皇帝,朱元璋更是不能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对于这件事情,老朱才如此的重视,而且还专门将朱雄英叫过来。
因为他发现朱雄英对于这件事情的警惕程度完全不应该!
朱雄英叹了口气,李景隆这一次的确是有些冒险和激进,本身有着和倭国条约的约束,这两个地方本就是唾手可得的,这样擅自进攻,让倭国有了准备,以后朝廷想要动手恐怕会多了些阻碍。
见到朱雄英沉默,老朱也叹了口气:“咱知道你对于九江那个孩子很是信任,但是军国大事一定要按照规则办事!这是千百年来先人总结的教训!”
朱雄英深吸一口气,点了点头:“孙儿知道了,但是如今正是经略倭国最为重要的时候,等这件事情结束,李景隆那边由孙儿亲自问罪,一切职务全部取消,只保留爵位让其闭门思过!”
“事情过后?”老朱看着朱雄英反问了一句。
“没错!”朱雄英点头:“之前倭国的南北两朝已经斗争多年,近两年北朝逐渐建立了优势,两者正是针锋相对的时机,大明的突然出现却是打破的这种局面,第三者的插入反而提供了两者合作的可能性。”
“我们大明背地里做的动作,不可能会没有人能够觉察的到的。况且我们的船队来来往往,想来倭国那边也是知道我们在做什么的。”
“原本自家地盘上的东西不断被掠夺,同时还要担负巨大的赔款,这也就大大降低了他们的战争欲望。”
倭国的人不是傻子,总归是有聪明人的,没有大明这个势力出现,一山不容二虎两者必然会打生打死。
但是有了大明这个庞然大物存在,不论是北朝还是南朝来说,其都是让人警惕的存在。
他们在交战的同时,也在警惕着大明的动静。
而且天然的,他们会下意识的将大明当做他们共同的敌人,若是不赶走大明,那么就算是他们灭掉了对方,他们依然不能一家独大,甚至很有可能被大明最后摘了桃子!
所以这两家才会暂时放下了矛盾,甚至开始想要联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