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7章 竞争对手
    连开题报告都写不好,令何新泽的自信心备受打击,他决定辞去课题组长,以免耽误M3的开发进度。

    面对何新泽的诚恳态度,方翰民感到哭笑不得,“我都没有说什么,小何,你也太敏感了。”

    何新泽像个诚实的小学生,“方厂长,你虽然没有批评我,但我怕自己当不好课题组长,既耽误科研工作,又辜负你的期望。”

    方翰民摆了摆手,“你想多了,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干什么,所有人的成长都有个过程,赵春明和唐剑也是从这个阶段过来的,你只管放心大胆地干,不要有任何顾虑,遇到不懂的事情虚心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也可以直接找我。”

    联想到方翰民在管理方面的严厉和对科研工作的高标准要求,何新泽还是显得信心不足,“方厂长,咱们技术中心也许有人比我更适合担任课题组长。”

    “哦,技术中心还有这种人才,我怎么没看到呢?你说的是谁?”

    因为何新泽不太自信,他说的话未必出自真心,支支吾吾,提到试验二组几个同事的名字,均被方翰民一一否定。

    方翰民从全方位视角对技术中心所有科技人员进行了长时间观察,真要有比何新泽更合适的人选,他应该早就发现了,根本轮不到何新泽为他推荐,不过,他理解何新泽的心情,毕竟突然被推到课题组长的位置,本来就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又在开题报告的事情上出丑,换做其他人,说不定更加不自信。

    何新泽这种态度虽然有些消极,但也有积极的一面,起码说明他懂得谦虚务实,对于一名科技人员,这样的品质其实是难能可贵的,比那些心高气傲的人更值得信赖。

    在方翰民的再三鼓励下,何新泽终于打消顾虑,不仅有了当好课题组长的信心,还表示一定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尽最大努力做好科研工作带头人。

    ……

    在处理完行政事务后,即使没有技术问题需要解决,方翰民每天也要抽时间去技术中心的三个课题组巡视一番,然后回到厂长办公室,浏览跟制药行业有关的各类科技杂志,了解国内同行在制药科研和生产方面的最新动向,这是他最近一两年养成的习惯,只要不出差,天天如此。

    这天下午三点多,忙完了手头的工作,方翰民随手拿起一本新到的医药工业杂志,从目录开始浏览。突然,一个标题印入他的眼帘,“关于新一代降压药M1的前景及仿制开发进展”,因为涉及红星制药厂技术中心正在开发的仿制药M1,方翰民对此十分敏感,再看标题后面的作者署名,竟然是郭鹏!他以为是同名同姓的巧合,想看看文章的具体内容。

    翻到文章所在的页码,在文章的标题之下,作者姓名赫然写着郭鹏的名字,而作者单位正是方圆科技公司。

    看到这里,方翰民什么都明白了,看来,郭鹏辞职后,不仅去了方圆公司,而且还带去了仿制药M1的有关信息,因为郭鹏跟方圆公司早就有勾结,他辞职后去方圆公司,在方翰民的预料之中,但令方翰民没有想到的是,已经给技术中心的课题组打过招呼,做了必要的防范,郭鹏是如何获取这些信息的呢?

    从头到尾看完这篇文章后,让方翰民略感放心的是,作者对M1的前景知晓得并不多,技术综述给出的工艺路线很不全面,对工艺技术的难点也缺乏足够的认识,这篇文章除了作者向同行显摆自己对M1的了解,看不出有什么学术价值。

    但是,这篇文章也给方翰民提了个醒,既然郭鹏对M1的前景和工艺技术有所了解,说不定这就是他给方圆公司的见面礼,即使现在方圆公司还没进入开发阶段,完全有可能得到了公司领导的重视,也许正在准备进行仿制开发,郭鹏发表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为了引起业界同行对方圆公司的关注。

    事实上正如方翰民所料,从红星制药厂办完离职手续后,郭鹏只在家里休息了几天,就直接去了方圆公司,在张副总的陪同下,见到了公司一把手廖总,谈了自己的设想后,得到老廖的高度重视,希望他尽快把M1的仿制试验开展起来。

    郭鹏觉得自己带着M1的项目资料来投,拥有议价的筹码,便询问他以什么身份开展工作,老廖对此早有准备,当场任命郭鹏为方圆公司主管新技术新产品研发的副总。

    受到新公司如此重用,郭鹏喜出望外,他想尽快干出成绩,报答廖总的知遇之恩。安顿一番后,郭鹏一边筹建实验室,一边紧锣密鼓地准备M1的仿制试验,与此同时,还把他从红星制药厂探知的一些关于M1的信息,写成一篇综述文章,发表在制药工业杂志上,期待引起同行注意。

    事有凑巧,方翰民第一时间看到这篇文章,他把这期杂志送到试验一组,课题组长唐剑看了这篇文章后,显得非常震惊,“郭鹏跳槽到方圆科技公司了?他怎么知道这些信息的?”

    “你问谁呢?辞职以前,郭鹏不是天天到你们课题组来吗?”

    唐剑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方厂长,我们当时已经按照你的指示,采取了防范措施,可是郭鹏每天都到组里来,也许通过长时间观察和倾听,他从我们的日常交流中得到了一些M1的信息,可我们也不好将他拒之门外呀!”

    方翰民本来也没有责怪唐剑的意思,看见唐剑这副委屈的样子,他宽慰道:“这件事跟你们没关系,我让你看这篇文章,只是向你提个醒,你们的竞争对手出现了。不过也用不着过于担心,从郭鹏这篇文章的内容可以看出,他对M1的了解并不全面,根本没有意识到 M1的工艺技术难点。”

    就M1的仿制试验而言,通过这篇文章,郭鹏事实上代表方圆公司,向红星制药厂发起了公开挑战,这一点方翰民看得很清楚,所以,从此以后,他非常关注方圆公司的一举一动。

    作为竞争对手,郭鹏同样关注红星制药厂的动向,尤其对他的老部下,也就是技术中心试验一组M1的仿制试验进展特别关注,在公开资料中见不到有关信息,他就通过电话或手机短信的方式,打探跟试验有关的消息。

    根据公开的专利说明书和辞职之前在试验一组了解到的情况,郭鹏在方圆公司研发中心很快将M1的仿制试验开展起来。但是,在试验进行到第二步的时候,他就遇到了以前没见过的技术难题,其实,试验一组当时也遇到过同样的难题,只不过在方翰民这位来自未来世界的专家面前,难题很快就被解决了。

    回想起以前在红星制药厂技术中心的时候,试验中每当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郭鹏都要向方翰民请教,方翰民就像一座靠山,现在面对技术难题,他只能独自解决,凭郭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这样的技术问题显然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

    最近几天,郭鹏几乎每天晚上都给唐剑打电话,除了拉家常,尽说些增进感情的话,闭口不谈其他事情。这天晚上八点刚过,唐剑夫妇在厨房做家务,家里的电话响起铃声,正在看动画片的女儿跑到厨房门口喊道:“爸爸,来电话了。”

    唐剑放下手头的事情,跑进屋里接电话,听见郭鹏的声音,他虽然有点不耐烦,但郭鹏毕竟曾经是他的顶头上司,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郭主任,你好!请问你有什么事?”

    “离开红星制药厂两三个月了,这段时间很想念以前的同事,打个电话,想跟你聊聊天。”

    最近几次通话,郭鹏每次都这么说,唐剑觉得他也许确实念旧,便关切地问:“郭主任,你在那边还好吗?”

    “我?挺好的。”接下来,两人漫无目的地聊了几分钟,郭鹏突然话锋一转,“小唐,你们的M1开发试验,现在进展到哪一步了?”

    联想到郭鹏在制药工业杂志上发表的那篇文章,还有方翰民的一再叮嘱,一听这话,唐剑马上警觉起来,“这,郭主任,咱们还是别谈工作吧。”

    郭鹏在电话那端哈哈大笑,“看来,方厂长给你们灌输的保密理念,把你们都搞得神经过敏了。咱们现在虽然不在一个单位,但毕竟是同行,小唐你别忘了我是干什么的,相互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对咱们双方的科研工作都有好处。”

    这话用在本单位的同事之间,完全没有问题,但现在郭鹏已经辞职,他所在的单位跟红星制药厂是竞争关系,跟他相互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简直是天方夜谭!

    郭鹏天真地认为,他曾经是唐剑的顶头上司,这几天又多次打电话跟唐剑套近乎,他以相互交流的名义打探有关M1仿制试验的技术信息,唐剑会毫无保留地跟他互动。

    这样的想法只是郭鹏的一厢情愿,他高估了自己在技术中心职工们心目中的地位,因为自从他私自倒卖第一个仿制药生产技术的丑闻逐渐传开后,技术中心包括唐剑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在背后议论他,几个跟郭鹏私交不错的职工,也对他的行为感到不齿,在郭鹏辞职离开之前的一段时间,他实际上成了技术中心不受欢迎的人。

    郭鹏近几天不断打电话套近乎,只是出于礼貌,唐剑才勉强接他的电话,其实内心根本不愿搭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