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16章 各方反应
    “你刚才说,张和平带着他的老婆、孩子闯进海军大院,打倒了339个警卫?”郑老太太知道张和平曾经单挑打倒过一百多知青,所以只是略微惊讶被打的警卫数量,“起因是什么?”

    中年勤务女兵见老太太眉头紧锁,急忙说道:“是孩子打架……”

    郑老太听完女兵的讲述后,厉声说道:“15个高一男生,打5个初一学生,其中还有3个姑娘,打得好!好得很!张和平现在在哪?”

    “他昨天打完人,就带着老婆、孩子坐飞机去了花都,随后去了深城婷美保健厂招待所,这会正跟一個鹰国人说着什么。”

    “昨天……”郑老太听到这个时间,心中不由一黯。

    ……

    “徐慧芝,组织委员跑你们院里打倒了三百多个警卫,你知不知道?”

    “不是让你找关系说情!我跟你说,我找了好多人查组织委员的工作单位,结果什么都没查到,学校、街道办、知青办、版纳关于他的记录都没了!还有赵建国也……遭了!楼下有警察找我!”

    ……

    “李苏,你是否提前知道张和平要进行打击报复?”

    “他的2个儿女、3个子侄被打当天,学校只给那15个打人者记过处分,他老婆搬离11号楼1号别墅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家会打击报复,我当时就上报了!”

    “7月7号中午,张和平冲进海军大院报复一事,你事前是否知道?”

    “不知道!”

    “你是怎么知道,张和平出钱找街溜子去打另外10个打人者的?”

    “他用1万5千镁元,从街溜子那里得到那15个打人者的姓名、家庭地址后,多给了5千镁元。当时,张和平没有明说让街溜子去打人,应该是街溜子猜测张和平多给钱的用意,自作主张去的。”

    “猜测?”

    “那个街溜子当时说,只要张和平一句话,他下午就去教另外10个王八蛋做人。然后,张和平回了他一句话,‘今天打了他们,傻瓜都知道是我找人做的!’”

    “李苏,伱觉得,他们一家会不会移民国外?”

    ……

    “妈,我还是觉得,坐火车安全点!”张招娣牵着两个小儿子,担忧地看着空荡荡的机场航站楼。

    相比于人山人海的火车站,机场这边可谓人烟稀少。

    “坐火车,至少要3天3夜,现在又这么热。”母亲马秀珍兴匆匆地走去售票口,“同志,我买10张去花都的机票,最近的航班是几点?”

    售票员随口回应了一句,“最近的是下午3点20分,请出示你的证件,谢谢!”

    “护照、户口簿,介绍信……”马秀珍从黑色双肩书包里,拿出用橡皮筋捆好的证件。

    “火车站?”售票员扫了一眼“购买飞机票介绍信”的出具单位,略微迟疑了一下,问道:“同志,你们去花都干什么?”

    马秀珍急忙答道:“探亲!我儿子在那边上班。”

    “行李多吗?”售票员起身,想看一下马秀珍他们带的行李,结果只看到几个脚丫。

    马秀珍拍了一下黑书包,笑道:“不多,就这个书包。”

    售票员心中虽有疑惑,却见后面有外国人排队,便不再多问,“首都飞花都,单人票价91元,10人需要910元。”

    售票员这话,让跟来送机的张招娣、张盼娣、马丽莉等人心神恍惚了一下,好贵!

    反观马秀珍这位在港岛见过世面的50岁老太太,笑呵呵的拿出一卷镁元递过去,“同志,我给镁元,这里是600镁元,你看够不够?”

    话说,马秀珍之所以笑得出来,是因为她觉得600比910少,感觉少给了310块,自己省了一大笔钱。

    她为何有这种错觉,要怪之前在港岛的经历。

    当时,张和平给她说,用镁元买东西便宜;原本要价100港元的商品,20镁元就能买下,节省80块!

    话说,张和平也不想骗母亲马秀珍的,但跟她说汇率、兑换什么的,她又听不懂……

    售票员打了几下算盘,对马秀珍笑道:“10人需要594镁元65镁分,我用RMB给你找零,你看可以吗?”

    “可以!”

    随着售票员手写了10张飞机票,并找了8块1角8分零钱后,马秀珍、张兵带着6个外孙、2个侄孙坐飞机的事,就板上钉钉了。

    “到了南边不许乱跑,记住没?谁要是不听话乱跑,以后就不让他坐飞机了!”

    “要听姥姥、姥爷的话,如果走丢了,就找警察叔叔。”

    “脖子上的平安符里,有舅舅的电话和地址,不要搞丢了。”

    “你们再背一下舅舅的电话,记不住的不许坐飞机。”

    ……

    7月9号,下午6点半。

    当马秀珍背着黑色书包,扶着腿脚不利索的张兵,带着8个拿扇子的外孙、侄孙走出花都机场时,就见大儿媳和大孙子在朝他们招手、喊话。

    还是3辆212吉普车接机,只是其中1辆是唐欣开过来的。

    “舅妈,飞机上有好多好吃的,蛋糕、面包、巧克力、饼干……”

    “舅妈你看,这是坐飞机发的纪念品,折扇!”

    “表弟,你脸上的乌青都消了,为什么我的还没消?”

    唐欣跟母亲马秀珍他们打过招呼后,就把他们安排上了车,“爸、妈,你们一人坐一辆,注意别让他们乱开车门。”

    “阿欣,和平怎么没来?”马秀珍其实很担心儿子张和平。

    自从张和平前天下午坐飞机来花都后,这两天来了好几拨警察上门,询问张和平的去向。

    “和平今天有些忙!”唐欣笑道:“妈,你放心!在粤省这边,没人敢对咱家做什么!”

    唐欣说这话的时候非常有底气,一是他们家捐出去的那几十万吨粮食,二是深城婷美保健厂、科学印刷厂派的警卫,三是张和平给她的手枪。

    ……

    张和平昨天打发走汇峰银行的客户经理后,今天又迎来了不少华人港商,以及唐家的人。

    不过,他们过来的主要目的,不是找张和平说事,而是应邀过来开会的。

    上个月,深城换了负责人,来了个主管粤省经济特区的吴主任。

    张和平之前只是远远的见过他几次,因为平时都是小老婆陈淑婷在跟这边的官方打交道。

    但今天,这位吴主任却主动邀请张和平去参加深城的城市规划会议。

    “我们这边多台风,深城未来肯定还会建地铁,这地下排水系统得提前设计好。”

    “港岛与深城的口岸需要多开几个,最好能通行汽车。”

    “如果允许坐直升机入境,那就方便多了。”

    “吴主任,深城的城市建设,能否让我们参与投资?”

    参会的人中,以三来一补厂背后的华人小港商居多,其次是港岛的华资地产商,然后是港岛多彩投资有限公司的一众股东。

    “张先生有什么建议?”发言台上的吴主任,忽然看向了台下第一排边上摸鱼的张和平。

    随着周围的目光聚集过来,一支带线的话筒也递了过来。

    在小老婆陈淑婷捂嘴偷笑时,张和平却站起来认真说道:“既然吴主任点到我了,那我就简单说几点。”

    “一是深城缺人,更缺人才!所以,深城不仅需要从外部吸引人才,还应重点培养自己的人才,这就涉及到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技术培训学校、图书馆等等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

    “二是根据城市未来发展方向,规划配套设施!三来一补厂让咱们珠三角坐实了外向经济特性,出口创汇、产业创新是经济特区的使命。所以,配套的港口、码头、仓储、科技产业园等等,应着重关注一下。”

    “三是效率问题!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我建议深城首先建造行政服务中心,将所有需要审批、盖章的部门办事窗口,都放到行政服务中心大楼里,最好都在一楼大厅里,来个一条龙服务,一站式解决……”

    张和平说到这里,会议室里立马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以那些小港商拍得最激动,令发言台上的吴主任额为动容。

    此间掌声有多热烈,就说明之前的办事效率有多低下。

    待掌声平息后,张和平又陆续说了六点,从土地租赁到公共设施建设,从交通到消费,他都简单说了一通,希望深城发展得更快速一些,政策更开放一些。

    “张先生!”吴主任右边的一个中年男子激动问道:“‘消灭土地私有制并不要求消灭地租,而是要把地租转交给社会。’这句话真的是列宁引用恩格斯的话?”

    张和平正色说道:“应该是《列宁全集》、《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上面的内容,我忘了是哪一本了,需要你们翻找一下。”

    张和平那谦虚的话音刚落,就见几个秘书匆忙离开了会场,估计是去翻找那句话了,因为它关系着深城的建设资金。

    随着张和平坐下,会议室里的讨论热度不减反增,众人根据张和平提的那九个点,又延伸出了许多建议,搞得这场会议开到很晚才结束。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