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08章 诛晁错,清君侧
    “同样是藩王,大汉藩王和大明藩王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手中的权力上。

    明朝的藩王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且不可参合四民之业,并能世袭罔替。

    而大汉的藩王除了没有帝号之外,俨然和皇帝已经没什么两样了。

    他们在自己的封地拥有征税、征兵、锻铸货币的权力,他们还能有自己的王后和后宫嫔妃,也可以任命地方官吏。

    这和朝廷又有什么分别?

    其中吴王刘濞由于封地靠海,他甚至还偷偷的煮盐、炼铁、打造兵器。

    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刘濞手中掌握了大量的财富和武装力量。

    我这么给你说吧,要是我四哥朱棣当初靖难的时候有这个条件,恐怕他做梦都要笑醒了。”

    刘邦惊出了一身冷汗:“看来这个刘濞早就图谋不轨了。

    这么多年的发展下来,他的力量难道可以抗衡朝廷大军了吗?”

    任小天摆摆手:“那肯定还是不行的,毕竟刘启再怎么样也不会像朱允炆一样菜。

    仅凭一个刘濞还是很难与整个大汉的军队抗衡,所以他就要拉拢其他的藩王一起造反。”

    刘邦不解的问道:“拉拢其他藩王?这个想法倒是不错。

    但是其他藩王又不跟他一样和刘启有杀子之仇,为何要跟他一块造反?

    要知道造反可是诛九族的大罪,藩王们应该不会随便就下决定吧?”

    任小天无奈的摇了摇头道:“老刘你还真是上年纪了记性变差了啊。

    你忘了我刚刚说过的了?刘启已经决定着手削藩了啊。

    你把手都伸到我地盘上来了,那我还能惯着你?”

    刘邦猛的拍了一下脑门道:“嗨,真是老了,脑子不中用了。

    刘启他好端端的怎么想起削藩来了?

    若是他不削藩的话,刘濞也找不到几个盟友吧?”

    任小天手指敲击着茶几说道:“不削藩还等着他们羽翼丰满之后推翻朝廷啊?

    再说这些年过去,藩王也有些过于膨胀了。

    他们很多人都不把刘启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往常应该上缴朝廷的税收,他们总是不按时交。

    要么就只交很少的一部分,更有甚者直接哭穷一分钱都不出。

    刘启面对这种局面也有些坐不住了。

    正好这时他身边的御史大夫晁错向他进言。

    晁错在奏折里写道:皇上你削藩他们会反,不削藩他们一样会反。

    削藩之后造反影响小,随手可灭。

    但不削藩等他们发展起来造反,到时候可就是大祸临头了。

    刘启在看完了晁错的奏折之后终于是下定了削藩的决心。”

    刘邦点点头道:“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这个晁错说的也不为错。

    如果藩王之事已经影响到朝廷乃至天下大计,那削也就削了吧。

    毕竟我也是刚刚才铲除了那些个异姓王。”

    任小天点点头继续道:“刘启在晁错的指点下,先是把目光对准了楚王刘戊。

    他说刘戊在薄太后丧事时偷偷**,于是削去了他的东海郡以示惩戒。

    随即判定赵王刘遂有罪,削去其河间郡。

    又因胶西王刘卬因为售卖爵位时舞弊,削减其六个县。

    等到刘启觉得时机差不多了,于是开始和群臣商议削减吴王刘濞的封地。”

    刘邦抬手打断道:“小天,你先等会。

    我有点糊涂了。

    刘启为何先要从其他的藩王开始削起呢?

    直接对刘濞动手岂不是更好?

    这样不仅不会引起其他藩王的不满,还能以雷霆之势将刘濞的势力削减。

    嗯...这事怎么听着这么熟悉呢?

    对了!朱允炆他当初削藩不就是从其他藩王开始削起的吗?最后才给了朱棣机会靖难成功了。

    刘启他不会重蹈朱允炆的覆辙吧?”

    任小天好笑道:“老刘你是不是弄错了?

    朱允炆比刘启可要晚上将近两千年呢。

    他俩谁重蹈谁的覆辙啊?

    说不定朱允炆会这么做还是参考了刘启的做法呢。

    至于刘启为什么没直接削刘濞的封地,这点我也不知道了。

    一会他过来了之后你自己亲自问他吧。

    但是有一点我是知道的。

    与被逼起兵的朱棣不同,那就是刘濞早就做好造反的准备了。

    无论刘启削藩还是不削藩,他最后都还是要起兵的。

    只不过刘启突然削藩,正好给了刘濞联络其他盟友的机会。”

    刘邦点点头:“小天你继续说吧,把他们造反的事前前后后都给我说清楚。”

    “在刘启着手削藩之后,刘濞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因为削藩肯定会引起其他藩王强烈的不满,正是他拉拢盟友的好时机。

    于是他派出使者先是找上了被削封地的楚王、赵王和胶西王。

    三人正因为封地被削而恼怒不已,刘濞派人联络正中他们的下怀。

    与三人约定好之后,刘濞又先后联络上了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刘肥的儿子,不是刘濞死的那个儿子)、胶东王刘雄渠三人。

    就这样刘濞仍旧放心不下,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约定共同起事。

    最后七王联合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同时起兵造反了,史称七国之乱。

    七**队零零散散的加起来共有近五十万大军。

    大汉中央军虽然也有数十万之多,但是大部分都在北方防御匈奴。

    真正可以用来平叛的也就不足十万人而已。”

    刘邦虽然已经知道刘启最终平叛成功,但是听到这么大的兵力差距仍旧是紧张的咽了口口水。

    随即他惊喜的想到在这么大的兵力差距下刘启仍旧能够平叛成功,难道自己这个孙子也是个不世出的帅才?

    但是任小天接下来的话击碎了刘邦的幻想:“刘启见叛军来势汹汹也不禁有些慌神。

    丞相陶青、中尉陈嘉、廷尉张欧以及太常袁盎几人共同上疏请求刘启诛杀晁错平息藩王之怒。

    刘启最终采纳了几人的建议,将晁错诛杀。

    然而这并没有阻拦叛军前进的脚步。

    最后刘启为了平息叛乱,任命了周亚夫为平叛总帅携十万大军前去镇压叛军。”

    刘盈有些难以置信的说道:“刘启居然真的把晁错给杀了?!

    难道他不明白那只是叛军随便找的由头吗?他这岂不是自断臂膀?!”

    李元吉忍不住嗤笑道:“本王没有瞎说吧?

    晁错这么多年对刘启忠心耿耿,最后就为了平息叛军的怒火就把他给杀了。

    刘启他不是刻薄寡恩又是什么?”

    李世民微微摇头反对道:“三弟,朕不甚赞同你的意见。

    刘启之所以会杀了晁错也许还有他的考量在。

    毕竟叛军打的就是杀晁错清君侧的名号。

    现在朕为了你们已经杀了晁错了,你们再不退兵就是背信弃义。

    这样天下人也不会再向着叛军,大义也就此落到了刘启这儿。

    正所谓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得了天下大义的刘启再想要平叛也就没那么大的阻力了。”

    任小天如梦初醒。

    李世民不愧是千古一帝,想的就是比他这普通老百姓更远啊。

    他之前也一直不明白刘启为什么要杀了晁错。

    今天听李世民一番话之后,觉得这样也能解释得通了。

    果然最懂皇帝心思的还得是皇帝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