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谢景临喊起来,一人揣着一个小崽儿又提上年礼就出门了。
腊月二十八的时候谭卓燕来过,也见了姜明安,两人可是聊了好半天。
到了苏家的时候谭卓燕他们也在收拾东西,见他们过来,连忙过来抱孩子,“小乖乖,叫姥姥看看。”
说着又去亲孩子脸颊,汤圆咯咯笑了起来。那边肉丸子被苏伟林抱着,有些大眼瞪小眼,虽然被抱了很多次了,但肉丸子似乎还是怕苏伟林,瞅了一会儿就开始瘪嘴要哭。
苏伟林忙道,“把汤圆给我。”
两口子把孩子交换一下,丸子这才不要哭了,抱着谭卓燕的脖子就不肯撒手。
谭卓燕就笑,“你看看你怎么混的,孩子这么怕你。”
“汤圆就不怕我。”苏伟林怀里的汤圆的确不怕苏伟林,甚至还觉得姥爷更好玩,伸手就去抓胡茬子。
“哎哟,汤圆,慢点儿。”
苏伟林是痛并快乐着,其他人纷纷笑了起来。
苏令仪道,“叫您一早上刮胡子您不肯刮,现在好了,汤圆有的玩了。”
“爸明明就是故意留着叫汤圆玩的。”苏令优也在一旁给汤圆鼓劲儿,“汤圆加油,使劲儿。”
汤圆露出几颗小米牙,兴奋的直蹦跶。
孩子有人抱着,姜灵就难得松快,跟苏老太太坐在一块说话。
老太太拉着她的手说,“你那舅舅听说跟你长的很像?”
“像,非常像。”姜灵笑道,“不信您问问孩子他爸。”
谢景临点头,“只要您见过,肯定就觉得这是有血缘关系的。”
老太太只听谭卓燕说了一嘴,自己也不清楚内里,心里还担心,可别叫人骗了。先叫苏老爷子去打听了对方的身份,现在又问了姜灵,那几乎就差不了了。
“那就好,那就好啊。”
苏伟林抱着孩子过来道,“过了年不得回娘家,正好可以喊你舅舅一块过来吃个饭。”
姜灵自然高兴,可也得问清楚,“对您没有影响?”
“找人打听过了,不要紧,亲戚间该走动走动,他是商人,在香江也是有名有号的,不打紧。”
“那到时候我喊舅舅一块过来做客。”
既然认了干亲,那也算她的娘家,初二回娘家的时候过来也合情合理。
叫舅舅与他们认识一下,也好安心。
在苏家略坐一会儿,两口子便准备回去了。
谭卓燕弄了一兜子东西叫谢景临拎着,“后天再见。”
出了苏家又碰上张伟,张伟招呼道,“姜灵,天暖和了一起练练手啊,我最近可是长本事了。”
姜灵摩拳擦掌,“别天暖和了,后天我回娘家,咱们就去操场上比试比试,多叫几个人来。”
“行,唉,你先别走,等一会儿。”张伟跑回家去没一会儿又出来了,手里拎着一些核桃啥的,“西北那边来的山货,拿回去给孩子补补。”
姜灵道了谢,往前走又碰见关玲玲,又得了两条腌咸鱼,这下回去可是齐全了。
到家时家里人已经在准备午饭。
他们那边年夜饭注重晚上这顿,中午这一顿要么不吃,要么少吃点儿。
曹桂兰本来就要给孩子准备午饭,索性叫苗秀兰下一大锅面条,一人吃一点儿垫垫肚子。
俩小孩的饭是鸡蛋饼,也没啥滋味儿,但俩小孩吃的还是很开心。
下午贴春联,姜明安好些年没干过这事儿,很是积极,跟谢家兄弟几个屋里屋外贴个齐全。
谢景明道,“那边小院也得贴,我骑车过去贴上去。”
这说的姜灵那个一进院子,如今暂时给谢景明当上课地方的院子。
“那你早点回来。”
谢景明骑车出去了,回来的时候又绕路去了一趟邵家。
与谢家相比邵家就冷清多了,娘俩过年没有其他人的打扰倒是清净。
但过年热闹,就显得冷清了。
谢景明心里很不是滋味,“要不你们也去我家过年吧。”
邵雪珍笑,“你说什么傻话,我们还没结婚,我们去过年像什么话。”
想到这个,邵雪珍自然也是无奈。
等她结婚了,家里就真的只剩她妈一个了,过年才是真的冷清了。
谢景明似乎知道她的担忧,安慰道,“别担心,就算咱俩结婚了,也能一起过年,到时候两家一起过。我爸妈他们肯定没意见的。”
邵妈妈笑道,“以后再说,现在也挺好的,我都习惯了,只要你们好好的,我怎么都行。”
谢景明忍不住笑了。
谢家院子里就热闹多了。
做饭姜明安不行,也用不上他,他就在院子里跟谢景梨聊天,今天的大厨是姜灵跟苗秀兰,妯娌俩一边忙活一边儿聊天。
说的也是这几天出去逛的事儿。
谢世成虽然来过,但几乎没出去逛过,谢景明又没时间,这年前两天也就姜灵带着出去转了一圈。
也带着苗秀兰去感受了一下首都美食。
姜灵就问她,“秀兰,以后想不想在首都生活?”
这个问题苗秀兰还真不好回答。
没出来的时候就觉得在老家也挺好的,可真出来了才发现,外头的世界有多广阔。
苗秀兰拘谨的笑了笑,“大嫂,首都有首都的好,老家有老家的好,如果有的选,谁不想在首都呢?”
在老家一辈子也就是种地,可在首都,不管是学校还是生活都更方便。
姜灵道,“你有这样的想法就好,你看见了,现在街上不少人做买卖了,你不想有朝一日开自己的铺子?哪怕早上卖个早点,也会比种地要好的多。”
苗秀兰道,“回头我跟景和商量商量。”
如此姜灵没再多说,剩下的就看苗秀兰跟谢景和怎么决定了。
这二弟和弟妹都是厚道人,便是要她帮衬一把也不是不可能。能立起来,以后曹桂兰两口子也能安心在首都带汤圆和丸子,她毕业了就能安心干自己的,立不起来,那她也没辙了。
年夜饭准备的很丰盛,因为姜明安的加入,年夜饭的豪华度也上升不少,就连新鲜的鱼虾都上桌了。
两张桌子摆在炕上对起来,一家子围聚在一起。
倒上姜明安带来的红酒,一起举杯,“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