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三,朝会重开。
一大清早霍敬之和霍谨言父子就去参加新年第一个大朝会了。
而霍君瑶呢,这次回京城也待了好些天,早就已经想念起温泉山庄了。
索性就在用早膳的时候,同宁阳长公主说起打算返回温泉山庄的事。
同时也表明了,这次她打算自己一个人回去,往后宁阳长公主若是想她了,偶尔过去看望一下即可。
闻言,虽然宁阳长公主很不舍,但也很清楚自己闺女这是要准备同太子单人对决,若是她再像去年那样一直住在那边,即便自己没掺和,也少不了会被人认为掺和其中。
这对霍君瑶的机会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让闺女一个人住那边,她有十分心疼。
“娘,您放心吧,我会照顾好自己,那边的情况您去年也见到了,条件并不差。”
经过霍君瑶的再三安慰,宁阳长公主的心里才好受一点。
“那为娘让人给你准备东西。”
霍君瑶点了点头,同时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虽然她也很喜欢老娘陪着自己一起住,毕竟两世为人,她还是第一次感受到母爱的呵护。
可若是宁阳长公主一直待在那边,她很多事做起来都不会太那么方便,而且这还会影响到她布置了这么久的计划。
所以,就算很享受母爱呵护,她也不得不先忍一忍。
这边霍君瑶很快就搭乘着马车离开了大长公主府。
而在朝会上,此时也是相当的激烈。
正如霍君瑶和霍敬之猜想的那样,免死金牌的出现,刺激到了不少人。
这不,刚上朝不久,就有不少人站出来弹劾霍君瑶嚣张跋扈,仗着金牌公然行凶。
弹劾的人中尤以那些士族官员为最。
这些士族官员一直以来都嚣张跋扈,自认为虞朝的好东西除开皇家之外,都必须是他们士族才配拥有。
他们士族为虞朝的建立付出的也一点不少,居然都没能获得如此殊荣,霍君瑶一个女子凭什么?
其次弹劾力度最大的便是,开国功臣之一的魏国公孟玄城。
他是御史中丞,也是虞朝的首席谏官,平日里干的就是怼天怼地的工作,上至皇上,下至文武百官,他都没少怼。
而这次他站出来弹劾霍君瑶,倒不是因为心里不平衡,而是觉得皇上赏赐这免死金牌,实在于理不合,简称——瞎搞。
听着这么多人的弹劾,昭武帝则是一脸的淡漠。
昨天,他就已经预料到了会这样,所以早就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也有了应对之法。
“纪国公,不出来说两句?”
他突然开口,朝堂上所有人的声音都停了下来,目光齐刷刷的看向一直不声不响的纪国公。
此时此刻,这些人才反应过来,刚才他们弹劾了这老半天,纪国公居然一点表示都没有。
他们可是弹劾的是他女儿啊,不表示一下就算了,瞅瞅这面色还如此的风轻云淡?这是几个意思?
被点名的霍敬之,迈步走出队列,拱手道;“小女得此恩宠,臣感激不已。”
“臣也赞同魏国公的说法,这确实于理不合。”
听到他这话,昭武帝还有一些个没有发表意见的朝臣都是一脸错愕的看着霍敬之。
咋的,这是打算放弃这天大的恩赐?霍敬之这是脑子有毛病?
虽说很多人心里都不平衡吧,但是对于这恩赐,更多的还是羡慕,这可是虞朝第一份,且还是能保命的玩意,若是落到自家头上,那是打死都不可能放弃的。
而就在这时候,霍敬之的声音继续响起。
“然,古人云,长者赐不可辞,太上皇对小女的一片拳拳爱护之心,臣若是拒绝,岂非不识好歹?”
哗!
他这话一出,所有朝臣都是一片哗然。
原本他们以为霍君瑶手里的金牌是皇上赏赐的,所以今日他们这些人弹劾,无非就是希望皇上收回成命,将金牌要回来。
但是现在霍敬之的话一出,他们都震惊了。
太上皇赐的?
这情况就不一样了啊,那位可是虞朝的开国之君,权威那可是顶顶的,他赏赐下去的东西,除开他自己开口收回来,否则就算是当今皇上也无权收回来。
“诸位也都听明白了吧?”
“这是太上皇对外孙女的爱护,朕也没办法,若是诸位实在不满意,不妨去找太上皇说说?”
对于金牌的事,他是早就知道的,说实话,他对此也是觉得非常不妥,奈何那是人太上皇赏赐的,他就算是皇上觉得不妥,也没办法收回来。
总不能太上皇刚赏赐下去,他就去收回来吧?那不是打太上皇的脸吗?
他要是敢这样做,不夸张的说,太上皇绝对能立马拎着藤条打上御书房。
朝堂上的群臣这下无言以对了,就算是那怼天怼地的孟玄城,此时也是哑口无言。
去找太上皇?他可不敢。
他虽然怼天怼地,但并非真的不怕死,怼怼昭武帝就算了,毕竟这位心胸宽广,而且自己又是跟随着一起打天下的人之一,多了一份情谊。
至于说去怼太上皇,那位老爷子的心胸可不怎么太宽广,相反手段还有些铁血,并且还是开国之君,那威严可不是对面能挑衅的。
孟玄城也不废话,该认怂还是得认怂,老老实实的回到了队列之中。
剩下的那些士族官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也只能是灰溜溜的退下。
别看他们好像势力很大的样子,时不常就会同皇上对着干,那是因为他们知晓,皇上就算想动他们,那也会掂量掂量。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他就算做出点啥不好的决定,烂摊子也有当今皇上为他收拾不是?
而且这些士族,真就那么嚣张不怕死?
那是假的,无非就是吃准了昭武帝想要治理好天下,就算愤怒,也决计不会对他们下死手而已。
不会并不代表不能,真要是莽起来,他们没一个敢说自己不怕的。
什么掌控了全天下大多数读书人,真要是逼急了,就全都辞官这一类的威胁,说白了就是扯淡,他们也就只是说说而已,真要是执行起来基本不可能。
毕竟,士族啥的又不是只有一家,谁能保证大家伙都齐心?
即便说齐心,难道他们手底下收拢来的那些非本家的读书人,在面临朝廷官员诱惑的时候,就真能同他们一起同仇敌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