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2章 教育改革开始
    “吃空饷”治理完以后,赵晓北又召开了全市教育改革会议。

    大会上,赵晓北提出了现在教育存在的问题,现在地方存在功利化,短视化的教育观念和行为,导致有的地区教育只顾当下,不管长远,影响了基础教育生态,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有些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也因偏向的,急功近利的教育政绩观作祟,又进一助长了这种功利化教育倾向,短视化的教育行为猖獗。

    同时现在教育行政化倾向严重,导致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检查过多,基层一线教师负担过重,干预了真正的课堂教学。

    他在教育改革上会议提出,让教育回归学校,让教师回归课堂,减少减轻家长还有一线教师职工的压力。并且提出教育事业应该由懂教育的人来管理和治理。逐步建立起教育局长,中小学校校长任职职格。

    最后他提出4点改革具体措施:

    第一:所有民办学校转公办,原有的民办老师一律根据相关规定,通过考试入编公办教师。对于特别优秀的老师可以放宽考试条件,具体考试由市教育局和人事局共同举办,市纪委全程参与。

    第二:市委市政府在这次“吃空饷”治理行动中清除出来的岗位,将由市委统筹,从教师队伍中选拔一批优秀的教师职工,充实到政府的队伍中来。

    第三:开始全市治理规范课外辅导班,不允许在职教师开办收费补习班和兼职校外培训学校的老师。市教育局要组织人员进行详细的清查,市政府督导室也将参与,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对在违反上述问题的在职教师直接清除出公办教师队伍。

    第四:将提高教师待遇,减少教师之间的收入差距,收入不再只跟职称挂钩,而是按照教师教龄工资,绩效工资,绩效以期中期末两次开始为基础,由教师代表委员会考核教师本人的工作过程,工作量多少和工作效果等等,以确定绩效工资的高低。还有一部分工资就是工作量绩效奖,以教师一年之内保质保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班级学生平安稳定,没有师德师风等问题的,按照教师的教育工作和工作绩效考核,就有绩效奖。

    这样就把老师的收入脱离职称,也是为了缩小教师收入差距,现在但凡关系到薪金的事,全靠职称调节。为了晋升职称都在想方设法挖空心思,哪还有剩下精力专注于教学工作。有的教师一旦评上高级职称,就选择躺平,卸去担子,少带课,一身轻松。

    晋升不上的情绪低落,一脸怨气,但是还得挖空心思继续评职称,因为这些都跟自己的收入挂钩。其实无论是正高副高一级二级三级都干一样的活,谁也替代不了谁,但现实情况就是相同学历,相同教龄,干着同样的工作,因为职称相差,工资差距几千元,这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而且领导近水楼台先得月,领导评上职称的比例多,一线教师因为指标有限,评上高职称的比例少。因而就出现一个现象,职称高的大部分是领导,他们课少,责任少犯错挨批评几率小,工资却高。那些没有职称的一线教师,是课多责任多,犯错挨批评风险高,工资反而低。赵晓北就是要解决这些事情,只有大家的收入差距小了,才能杜绝校外辅导和开收费小班。这才是治标又治本。

    散会以后全市的教师职工很多都非常的兴奋,因为赵晓北这一系列的操作都是为了保障大部分人的利益,损害的是小部分人。

    会后赵晓北还特意把人事局局长殷桂香留下来。殷局长是一个年纪53岁的女同志,一脸和气。她是一步一步从基层干上来的领导。

    “殷局长,我留你下来就是嘱托你,一定要主持好这次的教师入编考试,这个关系到多人的切身利益,绝不能出现徇私枉法,走后门递条子的事情。”

    “我明白市长,我也是基层干上来的,知道这一次对于民办老师转公办,能够改变很多人的一生,我坚决抵制走后门。”

    “还要考虑到一个方面,对于那些特别优秀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咱们也不能一刀切,毕竟那个时候的老师学历都不高,但是他们这些年确实为教育付出了很多,经验也很足,所以这一类人你们人事局要联合教育局,拿出一个标准筛选出这些人,然后再通过一定的政策给这些人一个公平的机会。”

    殷桂香一笔一笔都认真记下了赵晓北的话,并抬头说道:

    “好的市长,我回去以后就联合教育局出一个具体方针政策,再给您汇报。”

    殷桂香知道这是赵晓北担任市长以后,一项大的工作,不说做的好升官。但是至少不能出纰漏,要不然自己能不能安全退休都不知道。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可是相当有魄力的,别说自己一个正处级的局长,就是市委常委他说拿下都拿下的,谁叫人家背景深厚,还是那种深不见底的背景。

    等她走后副秘书长贾州过来了。

    “贾州过来了,先坐。等我忙完这个文件。”

    “市长您先忙,我也没有什么大事,就是想过来跟您聊聊天。”

    赵晓北停下手中的笔抬头看了贾州一眼,他明白贾州是有事情找自己帮忙。他也会心一笑,低头继续批改文件。

    秘书姜伟达也赶紧给贾州副秘书长自带的水杯蓄满茶水,然后转身离开。

    这时候赵晓北也批改完了文件,抬头看着贾州。

    “市长,你这一次教育改革肯定有很多一线教师职工举双手欢迎,这样的大改革是需要您这样的魄力才能推行下去。”

    赵晓北知道贾州这是没话找话聊,肯定是有什么事情想自己帮忙。

    “贾州咱们也认识十多年了,你现在又是左右手,有什么事情你就直说。”

    贾州不好意思的看着赵晓小北支支吾吾的说道:

    “就是咱们在大良工作的时候,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那个孟副县长?也就是现在的大良县的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