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5章 人已经崩溃了,可能要烂尾了
    长安。

    最近几日,李世民的心情都很不错。

    因为身为四妃之一的杨淑妃,给他诞下了一子。

    该子出生之时,哭声响天彻地,是一个有大造化之人。

    再三斟酌,考据古今之后,李世民最终还是决定给这孩子取名为李愔。(愔,yin,一声)

    当时刚刚生产完,还十分虚弱的杨云,在听到这个名字的时候,很是吃惊。

    因为这不就是当初罗元和她一起深入学习时,所取的名字吗?

    两仪殿内,今日再次怀着好心情的来上朝的李世民,却是遇到了一件十分糟心事情。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吧!”

    日常朝拜礼仪刚刚结束,又一次在早朝前临时接到急报的房玄龄,率先走出了队列。

    “启禀陛下,臣有本要奏。”

    正沉浸于喜当爹的愉悦心情中的李世民,看到房玄龄走出来的这一刻,心中突然一怔,隐约间有种不好的预感。

    因为房玄龄每次要奏什么事的时候,都会提前私下与他通个气。

    可如今不但没有与他提前通气,反而还一脸严肃的样子。

    由此可见,这次大概率又是像上次,北疆突厥将要举国南下的坏消息。

    稍微收敛了一下心神之后,李世民深吸了一口气道:“准!”

    “启禀陛下,山东出现旱情,情况十分严重,波及大半个山东地区的,迁徙流民更是不下十万。”

    房玄龄此话一出,满朝寂静,殿上文武无不震惊。

    已经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的李世民,此刻更是差点两眼一翻,直接晕了过去。

    他强撑着身子,满是不可震惊地道:“多少?”

    “梁国公,你说多少流民?”

    “回陛下,不下十万。”

    再一次的听到这个数字,李世民只感觉脑袋天旋地转起来。

    【不下十万。】

    【光是迁徙的流民,就已经这么多了。】

    【那么整个山东地区的灾民,那将士多到了什么程度?】

    【其山东地区的旱情,又该是严重到了何种程度?】

    意识到这些的李世民,双手不禁死死地抓住龙椅两侧的把手。

    仿佛只有这样,才能让他短暂的镇定下来一般。

    而这时,房玄龄在纠结再三之后,却是再次开口。

    “陛下,山东出现严重旱情,大批流民涌入内地的同时,旱情也在逐渐开始往内地蔓延。”

    “如今的关内,已经有些出现旱情一些征兆了。”

    “以现在的情况来估测,未来三年内,山东的旱情会进一步加剧,关内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

    李世民听到这些,身体已经不禁微微颤抖起来。

    不知道如何挺住的他,又发现房玄龄一副没有说完的样子。

    “梁,梁国公,还有什么,你就一并说出来吧。”

    房玄龄闻此,也是继续道:“启禀陛下,除了旱情外,山东已经流言四起,有着许多关于陛下不好的言论。”

    李世民心中咯噔一下,心中已经有了一些猜测。

    “什,什么言论。”

    “回陛下,山东大多传言,陛下得位不正,上天发怒,降下警示,所以才大旱。”

    “此外,还有流言称,只有陛下罪己诏,才有可能得到上苍的原谅,大旱之景才可能会消退。”

    得位不正?

    下罪己诏?

    原本还有些不知所措的李世民,脸色一下子就变得阴沉起来,心中的怒火更是有些难以压制。

    他那因愤怒释放出来的寒气,更是直接让大殿内的温度低上了不少。

    “这等留言是何人散布的?”

    “不知。”

    房玄龄这简单的两个字,堵得李世民的心火难以发泄。

    一瞬间,大殿内陷入了短暂的安静之中。

    大臣们都低着头,不敢有任何的交耳和小动作。

    李世民尽管很愤怒,但是他也知道,如今的愤怒也不过是无能的狂怒而已。

    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处理好流民以及山东旱灾的事情。

    只有处理好了这些事,那些所谓的流言也就不攻而破。

    深深呼吸了一口气,强行压制住内心的怒火后,李世民目光看向房玄龄问道:“这批流民,现在到哪里了?”

    李世民本来是打算问问这批流民的位置,如此也好根据情况,让当地州县进行安置。

    紧接着,朝廷这边再对应的拨下赈灾款。

    另一边,由于山东的急报是早朝前刚刚送进宫里的。

    房玄龄也不过是只来得及看了一半。

    此时李世民问起,他也就将奏章拿出来翻看了起来。

    这一看,他的脸色瞬间就变得古怪起来。

    几个呼吸间,在他将奏章看完之后,便合了起来。

    “回陛下,这便是臣今日收到的,来自山东的奏章。”

    “里面说道,那是十多万流民,全部北上,朝着隋国涌去。”

    房玄龄这话,直接把李世民和满朝文武给干懵了。

    “梁国公,朕刚才是不是听错了?”

    “你说那些流民没有朝着关内涌来,反而朝着我大唐北部的隋国涌去?”

    “回陛下,您没有听错。”

    “那些流民确实都是朝着隋国涌去的。”

    “据说这些流民,全部是有荥阳郑氏的当代家主郑继伯所引导。”

    “自一个月前,郑家大就开始朝着隋国不断运送了大批粮食。”

    “他们一边运送粮食,一边给那些流民发粮食,称只要随他们进入前往隋国,就不会饿肚子。”

    李世民沉默了,嘴巴微微张开,一脸的震惊之色,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沉默了许久之后,他这才问道:“郑家,为什么要这么做?”

    “还有,他们郑家运了多少粮食?”

    “回陛下,臣亦不知郑家此举的目的,同样也不知道郑家往隋国运了多少粮食。”

    “这奏章里只提及到三个词,源源不断,数不胜数,不可估计。”

    “这郑家本就是经营粮业,而且自去年下半年起,郑家就从江南和河北购置了大批粮食。”

    “因此,郑家到底有多少粮食,运了多少,还有多少,我们都无法得到一个确切的数字。”

    听到这些的李世民,心情自然很不美妙,心中一时间不由想得多了。

    之前的主家北迁,商会北迁,现在又往那运送了那么多粮食。

    要不是隋国是大唐的附属国,他都以为郑家不成这是要资敌了。

    对于这件事,李世民不好说什么,更不知能说什么。

    毕竟郑家也给他免去了十万流民之祸。

    最后,一番商议之后,李世民终于还是决定让魏征带着赈灾款到山东走上一遭。